成昆复线辟谣(成昆精神在这里传承)

成昆复线辟谣(成昆精神在这里传承)(1)

建设者在隧道内战涌水。 谭武军 摄

成昆复线辟谣(成昆精神在这里传承)(2)

曲折的作业队驻地之路。 谭武军 摄

进入寒冬腊月,四川峨边地区阴雨连绵,巍巍小凉山寒气袭人。

1月14日,新建成昆铁路复线大坪山隧道出口段深处,工人正冒着接近40摄氏度的高地温,紧张施工作业。

大坪山隧道是中国中铁五局集团承建的新建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4标的重难点工程之一。

“你在洞外纷飞的大雪中艰难滑行,我在隧道的最深处挥汗如雨。”这是今年一场大雪后,项目工地的真实写照,也被工人们戏称为“冰火两重天”。

无论是大坪山隧道还是八月岭隧道,在施工掘进中,都面临着高地应力、岩体破碎、不良地质发育等各类风险,还有长大隧道的高温施工。

随着隧道的逐渐深入,加上地热和混凝土水化热,洞内作业面温度持续升高,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以上,人在里面犹如蒸桑拿。特别是立架和二衬作业时,大家感受更加深刻,在里面干活时即使穿着短袖短裤也是汗流浃背。偶尔遇到有水的掌子面,工人浑身湿透却还苦中作乐:“咱们就当洗个澡,凉快凉快。”

然而隧道内高温带来的是作业人员易疲惫、易中暑、易感冒。为此,项目部增加通风设施,不定时洒水降温,准备大量降温防暑药品和饮品,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环境和身心健康。

峨米段是整个成昆铁路复线中施工难度最大、里程最长的一段,途经区域大多是高山峡谷,地质、气象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中铁五局集团承建的4标段,虽然施工管段仅有22公里,主要工程为一站二隧三桥,但是其中桥隧比例高达99.3%。

从成都坐动车沿绵成乐客专一路向西南下到峨眉站换乘汽车后,时而在雨雾弥漫的山区公路上盘旋,时而沿大渡河与对岸的老成昆铁路并行,时而在正在修建的峨边至美姑公路上交错缓行,如此,3个多小时才到达项目驻地。

中铁五局集团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4标项目部就驻扎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深谷中,旁边就是滔滔奔涌的大渡河。几乎每个工点都是一面临河、三面环山。

面对各种困难压力,项目部人员正传承成昆精神,在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筑路禁区里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项目部驻地1个小时的车程外,就是老成昆线关村坝站,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亲临现场视察。为此,进场不久,项目部党工委就组织员工集体参观铁道兵博物馆,追寻老成昆人的足迹,决心弘扬成昆精神,再铸时代丰碑。

自2016年4月上旬进场建点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传承成昆精神,重难点工程各个节点工期目标按期实现,施工进度及质量安全一直位居各参建单位前列。

“业主下文件了,要求进度满足要求的施工单位1月25日起开始放年假!大家更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每道工序完成后先进行三检,待监理和业主复检合格,我们就可以安心地回家过年了!”站在大坪山隧道出口段开挖掌子面的高处,项目部常务副经理李映群向工友们大声宣布。

“大家好好干,下班后,一起来找我,我帮你们买车票!”项目部技术主管吉健也兴奋地补充道。

“今年,我们可以回家过年了!”顿时,隧道里响起一片欢呼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