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

《亮剑》中李云龙饮弹,楚云飞写的诗别有深意,可惜少有人懂

说起中国的抗战剧,有一对双子星,一部是反映华北八路军抗战的《亮剑》,另一部是反应西南国军抗战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这两部剧,作为半虚构的历史小说剧,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刻,那种不屈服的精神,都是中国抗战精神的集中体现。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1)

只不过,《团长》太多辛酸和苦痛,游击队出来一下就团灭了,炮灰团最后因为没有战死被处决。这种不够乐观的战争剧,注定不受人喜欢。而爽片《亮剑》,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则收割了大量的忠实观众。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2)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3)

电视剧《亮剑》中最大的败笔其实不是楚云飞,而是李云龙的后半生。其实李云龙之死,最能体现"亮剑精神"的。李云龙之死,其实有两首悼词,一首是田雨的绝笔《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另一首便是楚云飞《满江红》。

这两首词,都来自于宋代,田雨那一首《临江仙》,讲的是李云龙的英雄风范和感情生活,而楚云飞这一首《满江红》讲的则是李云龙的戎马生涯。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4)

与《临江仙》一起播出的,还有一段楚云飞对李云龙的"盖棺论定":

驻岛全体国军将士对李云龙将军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民国三十一年冬,李将军率部与倭敌激战于野狼峪,白刃战中手刃侯寇数百余,日军闻风丧胆。民国三十三年,李将军于晋西北全歼装备精良之日军山本一木特种部队,凭血肉之躯及劣势装备与敌浴血奋战,实乃中国军人之楷模。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5)

这一段话,与《满江红》放在一起,很有味道,大家不妨尝一尝: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6)

这一篇《满江红》作者是壮志未酬的南宋豪放派诗人刘克庄。上阙讲的是自己在军营中的生活,讲当时风华盛茂、极为得意的状态。下片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哀叹,本来拥有平戎的妙策和从军的家什,只能收起来,和别人谈都没法谈。

从表面看,是楚云飞对李云龙被冤枉只能用自杀自证清白的哀叹,可是深一点想,恐怕又包含了海峡对岸的舆论攻势。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7)

可是,实际上,这里的思考,其实完全是作者都梁本人的思考。因为,楚云飞如果真的敢在广播里赞美李云龙,可能早就被秘密警察带走了。

有个故事说,一个海岛知识分子,说过对面一两句好话,然后天天害怕秘密警察上门。有一天听到宪兵脚步声,直接心理崩溃自杀了。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8)

楚云飞如果真的是胡琏那样的老狐狸,这种同情对面的话,绝对不敢说,想都不敢想!

其实,楚云飞也从未走入李云龙的内心。李云龙选择用饮弹自尽的方式,表达的是对国家的忠诚,表达的是一种军人和硬汉对冤屈的态度。这种情况,在解放军那里,完全没有,因为,所有的解放军指战员,都受到纪律的约束,这正是解放军超强战斗力的根源所在。

非常有趣的是,小说中的最后保护李云龙的梁山分队,居然还掩喻了一下"南京路上好八连",其实所有的解放军部队都是好八连的纪律性,李云龙也不例外。

亮剑原著楚云飞与李云龙对话(亮剑中李云龙饮弹)(9)

对于解放军指战员来说,国家的兴旺发达、老百姓丰衣足食才是最重要的,个人荣辱何足道哉!楚云飞没有投诚或起义,根本不是什么三民主义信仰,就是丢不掉美国大米和雪茄烟。

这才是真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