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云课堂教学平台(创新推进智慧教学)

学乐云课堂教学平台(创新推进智慧教学)(1)

自2012年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现代化教育的重视又上升到了新的台阶,提出“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希望以“校校通”解决网络问题,“班班通”解决硬件终端和资源问题,最终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厦门市同安区在“人人通”智慧教学的建设、应用中与学乐云教学携手,扎实推进、应用驱动、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实施智慧教学,须遵循“三个理念”、“一个原则”

三个理念是:第一,碎片化的资源才是深度融合的切入点;第二,最好的碎片化资源来源于学生;第三,移动学习将改变未来的“教”与“学”。一个原则是:由小到大,由浅入深,逐步推广;实验先行,形成团队,引领带动。

二、基于学乐云教学平台,创新推进智慧教学

(一)所见即所得,所得即所用

使用学乐云教学平台备课和授课,老师能够找到的图片、音频、视频的碎片化“所见”资源,都可利用手机、平板拍照上传至云盘转换成自己“所得”,并可在授课过程中随意拖取以“所用”。

(二)有效预设,更注重课堂的智慧生成

在学乐云教学中,有效预设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学生课前利用手机APP完成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先“学”作业;二是教师备课时查找的录音、图片、视频、Flash动画等等碎片化的教学资源。有了这两部分资源的预设,教师不仅关注教材,更关注学情。

学生课前可通过任一终端(手机、电脑、平板)完成教师布置的文本图片作业、声音朗读作业、操作视频作业。以平台科学的数据统计反馈学生的先学效果,让老师数字化地了解学生的易错点与不足之处。

(三)“二四操作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

“二四操作法”,即布置的预习作业要有“四性”:探究性、操作性、对比性、合作性;完成作业后要让学生在班级圈中进行“四做”:比一比、听一听、评一评、教一教。

这样,学生利用移动APP完成作业时,为了能比其他学生做得好,为了能得到同学与老师的点赞与表扬,这股力量就驱使学生主动地去完成作业,并在提交作业后互相学习同学之间的优点,取长补短,真正化被动为主动。

(四)以点带面,全面开放

国外很多信息化做得很好的学校,推进项目都是以俱乐部的形势出现,几个先行先试的老师做出一个模型,并不断研讨、展示,逐步吸引更多老师加入到这个俱乐部中,就是典型的以点带面的做法。

同安区实施体现:

各试点学校都成立了“人人通”俱乐部,由校长担任组长,俱乐部成员定期开展“人人通”教学与实验研讨,并形成教学相长的新格局。业务上老教师带年轻教师,技术上年轻教师带老教师。

首批试点学校带动后加入实验的学校,通过亲身实践与指导,让后开展实验的学校少走弯路,共建共享,促进区域“人人通”实验校的良性开展。

在推进学校开展“人人通”实验的过程中,同安区97所学校都成立“人人通”推进小组,并形成区域联盟,定期开展区级研讨,要求学校做到两个“全面开放”。

同安区“开放”落实:

向兄弟学校开放。每个实验校开展半天的开放活动:第一节课区级观摩研讨课,所有学校派骨干教师一同听课;第二节课所有开展“人人通”实验的班级同时开放,听课教师任意选择自己相同的学科与班级进入听课;第三节课集中研讨,并由学校做经验介绍。

向家长开放。“人人通”的实验促进了家校的联系,也促进了亲子的关系。手机APP的使用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实验班级向家长开放,把家长请进课堂感受先学的魅力,让家长了解并体验孩子主动学习的必要性,从而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人人通”学习中,家校共同托起孩子成长的摇篮。

(原标题:叶冷辉——创新推进“人人通”智慧教学的建设与应用)

作者:剑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