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

关注中高考,教育有方法。

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1)

上一节张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中考关于质量和质量的测量知识点和考点,今天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密度和密度的测量的知识点和考点,这一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知识会结合浮力杠杆,所以需要同学们多下些功夫!

密度这个定义很多同学不太理解,它描述的是单位体积内物体含有质量的多少,用小写的p(读rou)来表示,密度 = 质量/体积,p= m/v,密度的单位是kg/m3和g/cm3,它们的转换关系是1g/cm3 = 1000kg/m3。

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2)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绝对的关系。密度主要受温度影响,正常物体是受热膨胀,受冷收缩。所以物体受热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物体受冷体积收缩,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但是水这个物质比较特殊,它在4℃密度最大,在0-4摄氏度,热缩冷胀;在4℃以上,热胀冷缩。所以在冰冻的河下面温度不是一直升高的,最高温度只能到达4摄氏度,温度再高,密度变小,下面的河水就会到上层来。

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3)

不同物体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物质如果状态不同,那么它们的密度也不同。比如说水的密度是1g/cm3,冰的密度是0.9g/cm3。

那么物体的密度如何测量呢?

根据密度公式,我们只要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算出物体的密度了。

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4)

我们可以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可以用量筒或者量杯来测物体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来计算密度。

顺便说一下量杯和量筒有什么不同,量杯也是测量体积的一种仪器,它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面口大,下面口小,它的好处就是可以测量相对体积较大的物体。

如果测量的是固体就按上面的常规操作就可以了,如果物体吸水,那么可以让物体先吸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量筒或者量杯中测量。也可以用排沙法,就是把量筒里放满细沙,然后把物体放入量筒中测量。

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5)

如果物体的密度比水小,可以采用针压法或者坠物法,就是用细针把物体刚好压浸没,或者采用坠物法,就是拿一根细线系在重物的下面使它完全浸入水中。

如果物体体积非常大,也可以用排水法来测物体的体积。也可以用浮力来测量物体的密度,通过“漂浮求质量,浸没求体积”,再结合阿基米德公式和漂浮条件,就可以求出物体密度。

也可以利用杠杆知识加浮力知识求出物体的密度,这种类型的有些难度,需要同学们认真对待。

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6)

那么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呢?

测量液体密度我们需要先测液体的质量,前面说过液体质量需要借用烧杯来测量,但是如果是测密度就会引发出“倒不净”的误差问题。

不管是先测液体质量还是先测液体体积,如果需要把烧杯中液体全倒出的话,那么肯定会产生“倒不净”的误差问题,具体是影响测量质量还是测量体积就需要具体分析了。

中考物理密度基础知识(初中物理中考必考考点)(7)

那么如何避免这个误差呢?

我们可以不倒净液体,只倒一部分液体于量筒中,这样问题就很好解决了。

测量液体密度可以用水进行等体积或者等质量替换,这样也可以算出物体的密度,不过这种方法很多同学很难想到。

以上就是张老师给大家总结的密度和密度测量的考点,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