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人体内必需氨基酸的重要来源,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在膳食中不应低于总脂肪来源的50%。

油脂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性油脂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长期大量食用可引起血脂增高,从而加大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高血脂病人要控制食用。

植物油由于含不饱和脂肪酸较为丰富,易发生酸败,产生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植物油的保存时间不易过久。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油脂。

一、大豆油。

大豆油是利用大豆经过溶剂浸出而获得,大豆油富含维生素E,同时大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所以极易氧化酸败,所以保存时间不宜过久。大豆油在存储的过程中会出现色泽加深的现象,这种现象要比其它油脂明显。大豆油较为适合煎炸食物。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1)


二、花生油。

花生油具有独特的花生气味,色泽优质,可直接用于制造起酥油、人造奶油和蛋黄酱。

由于花生油含有长碳链脂肪酸,,因此花生油在冬季或者冰箱中一般呈固体或半固体。花生油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也是良好的煎炸油。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2)


三、玉米油。

玉米油又称为玉米胚芽油、粟米油。玉米油的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15%,不饱和脂肪酸占85%,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它对于血液中胆固醇的积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减少对血管产生硬化影响。对老年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由于天然复合维生素E的功能,对心脏疾病、血栓性静脉炎、生殖机能类障碍、肌萎缩症、营养性脑软化症均有明显的疗效和预防作用。有的老人每天空腹食用一匙玉米油,以此作为一种补品。烹饪中切记将玉米油加热至冒烟。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3)


四、向日葵油。

又叫葵花籽油。生产与前苏联、加拿大、美国等地。向日葵油含饱和脂肪酸15%,不饱和脂肪酸85%,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的含量又较为丰富,所以向日葵油是为数不多的高亚油酸油脂。葵花籽油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因此有人将它与玉米油列为“健康保健油脂”。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4)


五、菜籽油。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芸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来的一种食用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油之一, 主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产量居世界首位。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菜籽油的胆固醇少,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5)


六、芝麻油。

芝麻油是我国最古老的食用油之一,产量居世界之首,品类众多,有白、褐、黄及黑芝麻。芝麻油的维生素E含量不高,但是稳定性好,保质期长。芝麻油一般不作为烹饪用油,通常作为凉拌菜使用。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6)


七、橄榄油。

橄榄油,属木本植物油,是由新鲜的油橄榄果实直接冷榨而成的,不经加热和化学处理,保留了天然营养成分。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

橄榄油突出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除能供给人体热能外,还能调整人体血浆中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能防止人体内胆同醇过量。因此,对于习惯摄食肉类食物而导致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过多的人,选择橄榄油做食用油,便能有效的发挥其降血脂的功能,从而可以防止发生高血脂症、脂肪肝和保护心脏,有助于减少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等富贵病的发生风险。

橄榄油可用于煎炸、做酱料和调味品,也可直接食用。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7)


八、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由亚麻籽制取而成。低温冷榨的有机亚麻籽油口感清纯,为了获得最佳营养和口味,可直接饮用或与其它食品凉拌食用,应避免高温加热。冷榨亚麻籽油内富含Ω-3,Ω-3属于“必需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胎儿和婴幼儿大脑发育,所以亚麻籽油非常适合孕妇和婴幼儿食用。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8)


九、核桃油。

核桃油是采用核桃仁为原料,压榨而成的植物油。核桃油新鲜纯正、营养丰富、口感清淡,脂肪酸组态近似母乳,易被消化吸收,是儿童发育期,女性妊娠期及产后康复的高级保健食用油。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9)


十、猪油。

猪油是我国动物性油脂中食用量较大的一种。猪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主要用于烹饪及糕点起酥油,高胆固醇人群或有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应慎用猪油。

怎样使用食用油的方法(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食用油)(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