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1)

夜读·开卷有益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2)

据说在2021年的B站,鲁迅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作家之一,与他相关的视频总共超过1.3万条;在微博上,鲁迅是拥有自己“超话”的顶流,作为“中学生最害怕的男人”“亚洲第一梗王”“世界上马甲最多的人”,鲁迅甚至还捧红了一个名为“鲁迅说过的话”的检索网站。

然而,一个有趣的人,从不说自己有趣,也少讲“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自《鲁迅:大先生,小日子》,对原文有删节。这里有一位性格鲜明、深刻峻冷、幽默有趣的鲁迅先生。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3)

开什么玩笑

文|菜馍双全

鲁迅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

没有跟鲁迅交往过的人,往往凭了他的文字来了解他。而他给人的印象,大都是严肃的、刻板的。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他却是个爱开玩笑的人,是有趣的智者。只不过时代选择他做战士,自然战士的一面压倒了幽默的一面,除去战士的特征,他实在好玩得可以。

岂不知,战士亦可以幽默。

要了解鲁迅,亦须了解他的幽默,其实,他从不曾板着脸。只不过这许多年来,鲁迅的形象似乎固定了:板着面孔,不苟言笑——这是时代的错读,和鲁迅本人没有关系。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曾说,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个爱开玩笑,非常幽默和蔼的人……周海婴一直强调,人们要了解鲁迅,须要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

所有证据表明,他是个多么好笑的人啊!

01

少年时代的鲁迅,被邻人和长辈称为“胡羊尾巴”。

意思是这孩子很聪明、很顽皮,爱搞恶作剧。

按绍兴周家的规矩,平时是不许打牌的,但过年除外。有次春节,鲁迅看几个长辈玩牌,有一位想要逗他便问,你欢喜哪一个人打赢?

鲁迅答:“我喜欢大家都赢。”

一句话逗笑了所有人,因此而得“胡羊尾巴”的外号。他的曾祖母经常端坐在家中的太师椅上。有一次,鲁迅从她面前经过,摔倒了,老太太着急地说,把衣服弄脏了,赶快站起来。后来,鲁迅就常故意在曾祖母身边摔倒,其实他只是想看曾祖母着急的样子。

年轻时,他懒得理发,而且一忙起来,往往数月不理。朋友们跟他开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

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噢!我掏腰包,你们好看!”

另有一次,鲁迅去理发,理发师见他衣着简朴,便断定此人没什么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鲁迅不仅不生气,还在理发结束后掏出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大喜过望,脸上立刻堆满笑容,毕恭毕敬地送他出门。

再过一段,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好好给他理了一番。不料理毕,鲁迅并未再显上次的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他,一个子儿也没多给。

理发师不解:“先生,今天咋给这点?您上回……”

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处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

说完头发,还有胡子。鲁迅的胡子很有个性,从日本留学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日本式的——两头往上翘,看起来很滑稽,被周围的人嘲弄,说他是崇洋媚外。

鲁迅烦扰得不行,干脆把胡子修剪成隶书的“一”字,从此平安无事。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4)

02

鲁迅的玩笑,多是出于机智,现场发挥,因此特别易感染人。当时他身边的朋友,最能感受这一点。

叶紫给鲁迅写信说:“我已经饿了”“借我十元或十五元钱”。

鲁迅回了一封信,并附了钱,信尾问候语是:“即颂饿安!"

萧红去鲁迅家里玩,跟先生打招呼,正在看书的鲁迅转过来,一边朝萧红点头,一边说:“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萧红有点犯晕,自己刚刚不是来过了吗,怎么说好久不见?难道自己上午来过他忘了?

百思不解时,鲁迅自己笑起来,她才知道先生是在开玩笑。

他还有很多“尿事”。

还是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给许广平的信里,讲了一个秘密:“每每在半夜的时候,跑到楼下,找一棵树,草草倾泻,了事。”

有次,鲁迅受伤,晚上小解不想下楼,便找来了一把夜壶,但又不想去厕所倒,“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

在上海时,他喜欢开着窗子写作,经常有人溜到楼下墙角小便,尿臊味儿对鲁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迅哥儿怒了,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瞄着人家的屁股发射。乱尿的人被击中,不由四下张望,提起裤子落荒而逃,迅哥儿恶作剧成功,偷笑不已。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5)

鲁迅随时随地拿生活中的事来调侃,有信手拈来的巧妙,那种不经意间的玩笑,对于活跃气氛有相当的助益。喝点小酒之后,鲁迅的兴致会高起来,身处朋友之间,谈笑则更为有趣,典型的人来疯。

一次饭局,鲁迅与林语堂及郁达夫等人共饮。郁达夫的太太王映霞插嘴说:“尽管周先生会骂人,却骂不过他儿子!”

众人哄堂大笑,鲁迅自己也笑,还解释说:“是的,我的孩子也骂我。有一次,他严厉地责问道:‘你为什么晚上不睡,白天困觉?’又有一次,他跑来问我:‘爸爸,你几时死?’意思是我死了之后,所有的书都可以归他。到了最不满意的时候,他就批评我:‘这种爸爸,什么爸爸。’我倒真的没有方法对付他。”大家又哄堂大笑起来。

在饭桌上,他的谈吐比别处来得都更有兴致。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6)

即便是鲁迅先生,也拿孩子没办法

03

侄女周晔曾问他:“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指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呢?”

鲁迅笑答:“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

鲁迅演讲时喜欢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

鲁迅家里有两个保姆,不知何故,二人经常发生口角。他受不了整天的吵闹,竟病倒了。

邻居家的小姑娘俞芳问:“大先生,你为什么不喝止她们?”

鲁迅微笑着说:“她们闹口角是因为彼此心里都有气,即使暂时压下去了,心里那股气也是压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或两个人失眠,还不如让我一个人失眠算了。”

俞家姐妹是鲁迅的二房东,多有接触,他喜欢给这几个小朋友讲故事。有一次的故事讽刺的是绍兴的读书人:“从前绍兴有个读书人,评论文章好坏时说:‘天下文章,算我浙江,浙江文章,算我绍兴,绍兴文章,算我家兄,家兄的文章,还要我批改批改呢!’”

俞芳回忆说,她和三妹最喜欢听鲁迅讲故事,皆因他讲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章衣萍在《枕上随笔》里讲了件鲁迅的趣事:大家都知道鲁迅先生打过巴儿狗,但他也和猪斗过的。

有一次,鲁迅说:“在厦门,那里有一种树,叫做相思树,是到处生着的。有一天,我看见一只猪在啃相思树的叶子。我觉得相思树的叶子是不该给猪啃的,于是便和猪决斗。恰好这时候,一个同事的教员来了。他笑着问:‘你怎么同猪决斗起来了?’我答:‘老兄,这话不便告诉你。’……”

大文豪萧伯纳见到鲁迅,夸道:“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

听了这样的赞美,鲁迅一点儿没有谦让的意思,他调皮地说:“我老了会更漂亮!”

他身上散发的那股自信,才真正漂亮。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7)

鲁迅(左)和萧伯纳(中)

04

生活中爱开玩笑,文字里亦不乏智慧的玩笑。

民国时期,失恋诗流行,鲁迅以为很无聊,便极尽冷嘲热讽,便有了辛辣幽默的《我的失恋》: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

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

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他在《关于蚊子》一文里,有非常精彩好笑的一段话:

你只管叮我好了,但请不要叫!然而蚊子仍然呜呜地叫。这时倘有人问我“于蚊子跳蚤孰爱”,我一定毫不迟疑答曰“爱跳蚤”!这理由很简单,就因为跳蚤是咬而不嚷的。早上起来,但见三位得胜者拖着鲜红色的肚子站在帐子上;自己身上有些痒,且搔且数,一共五个疙瘩,是我在生物界里战败的标征。我于是也便带了五个疙瘩,出门混饭去了……

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后,无非恼怒、生气,恨这些蚊子的可恶,但鲁迅,却借此自嘲,兼以逗乐,实在算得上可爱。

如此这般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看他文字里,有嬉笑,有幽默,有怒骂,有讽刺,有长枪,有匕首,有大炮。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8)

图/《觉醒年代》

05

鲁迅不只爱开玩笑,还爱给人取外号。

在日本留学时,鲁迅与许寿裳、钱玄同等人听章太炎讲课。在大家一起讨论时,钱玄同最是活跃,喜欢在房间爬来爬去,鲁迅随即为他取外号“爬来爬去”,钱玄同则回敬以“猫头鹰”的绰号。

他在北大讲课时,当时北大有位青年教授叫章廷谦,留了个学生头,他便给人家起了个外号“一撮毛”,见面时还亲切地叫他“一撮毛哥哥”。

俞芳俞藻姐妹俩,和鲁迅相熟后,鲁迅戏称俞芳为“野猪”(属猪),戏称俞藻为“野牛”(属牛),姐妹俩戏称鲁迅为“野蛇”(属蛇)。

严复是著名的翻译家,鲁迅特别称道他的翻译功力,所以给严复一个轻松的外号叫“不佞”,意思是指严复的翻译中看不到废话。

当时有位著名的维新人物蒋智由,谈到服装问题时,说清朝的红缨帽有威仪,而西式礼帽则无威仪,鲁迅便给他也起了外号叫“无威仪”。

鲁迅给人起外号,总是事出有因,一般来说大都充满善意,也会有讽刺。当然,例外也有。比如,他给许广平取的绰号,小红象、害马等,简直相当有爱了。

开玩笑归开玩笑,取外号归取外号,关于幽默,他亦有深刻的理解:然中国之所谓幽默,往往尚不脱《笑林广记》式,真是无可奈何。

在他看来,《笑林广记》实为庸俗无聊的笑料罢了并不提供智慧和深意。

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他如何反对林语堂作幽默的文章了。林语堂提倡幽默,是想借助幽默,表现性灵闲适,曲折地表达自己对当下社会的不满,林氏认为:“愈是空泛的、笼统的社会讽刺及人生讽刺,其情调自然愈深远,而愈近于幽默本色。”

鲁迅全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希望林语堂放弃这样的写作,而去做些真正有意义的斗争。因持有不同的理念,两人才愈走愈远了。

鲁迅修养的经典语录(鲁迅一个有趣的人)(9)

摘自《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菜馍双全 著,作家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