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

我国首款汉字间架结构全息测定图设计发明人 辛昕 编著

汉字是由点、横、竖、撇、捺、折、提、钩等基本笔画所构成。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每一笔画应该写得或长或短、或高或低、该居于什么位置、具有什么形态,都有严格要求。只有每一笔画各有其长短、角度、形态、各在其位,才能把字写得正确、易辨识。但在书写的过程中,尤其对于书法创作性书写而言,有些笔画的长短、角度、形态或位置为体现个性化书写风格,即使有些误差,也显得无关重要。而某一两个笔画的长短、角度、形态和位置则显得尤为重要,一旦把握不好,字则显得缺泛平衡稳定性和美感。于是,便有了汉字主笔画之说。

关于汉字的主笔笔画问题,自古至今有多种说法:

清代刘熙载在其著作《艺概》中有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现代人说:

“字中最长的、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笔画是主笔”

“字中处于重要位置的笔画是主笔”

“主笔是字中往往往是最难写的笔画”

……

刘熙载所述仅以文学语言说明了主笔的重要性,并没有对字的主笔作出具体表述。同样,今人对字的主笔也只是一种概括性说法。

基于现代人对汉字主笔画的理解,我们不仅要问:

为什么字中最长的笔画是主笔?

一个字中到底哪个笔画称得上是最引人注目的笔画?它能引人注目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字中哪个笔画是处于重要位置的?

为什么字中最难写的笔画又称为主笔画呢?

显然,至今人们并没有就字的主笔作出具体定义,并没有搞清楚主笔的真正含义。所以,就一个字而言,其主笔到底是哪一笔?有几个笔画可称为主笔画?如何确定主笔画,确定主笔画的原则是什么?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做出统一的判断。

一、汉字主笔画的定义

按刘熙载所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主峰,则体现了一幅画的整体风貌,看画者一眼便看出了主峰的存在。而且,同样是画山,不同的人所画的主峰必然也不一样。

对于汉字而言,同样也是一种形体表现,这种形体还主要体现某一两个笔画在构形过程中对字所呈现出的大小、平稳性、稳定性以及形体特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样的笔画正是我们所说的主笔画。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主笔画:

汉字中,决定字的大小、平衡性、稳定性以及字的基本形体特征的笔画,叫做字的主笔画。

二、汉字主笔画的确定原则

给主笔画作出了定义,我们便有了确定汉字主笔画的基本原则:

  1. 决定字大小的笔画是主笔画;
  2. 决定字稳定性的笔画是主笔画;
  3. 决定字形体特征的笔画是主笔画。

有了确定字主笔画的这些基本原则,我们就可以理解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说的主笔画了。

三、哪些具体的笔画可作主笔画?

基于汉字的主笔画既要体现字的大小、平衡性和稳定性,还要决定字的形体因素,因此,在一个字中至少会有一个笔画,甚至两个笔画来作主笔画和副主笔画。

(一)长横画作主笔画

1. 如:“丕、血、盘、置、益”等字中最后一笔的长横画,因为它们居于字的最底端,不但决定了字的宽度,还有托举作用,从而使字具有了稳定性。所以,成为字的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

2.如:如“丁、万、百”等字,顶部的长横画对字的宽度和平衡性起到重要作用,可作主笔画。同时下部对应的竖钩、横折钩、横折画,对字的稳定性起到了支撑以及字的形体造型作用,可看作副主笔画。“夏”字下部的捺画相对于顶部的长横画而言,对字的平稳性支撑作用更大,反而可将捺画作主笔画,顶部的长横画作副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2)

3.位于字中间的长横画是字中最宽长的笔画,决定字的宽度和平衡性,作主笔画。如“青”字字头第三横是长横画,作主笔画,而下部“月”中的横折钩画对整字的稳定性和字的高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副主笔画来看待。“鲁”字亦同。“幸”字上部的长横作主笔画,下部竖画的垂直度和长短,也对字的工整和稳定性以及字高起关键作用,可作为副主笔画对待。“兵”字的长横画作主笔画,下部的长点画作副主笔画。其实类似“兵”字的捺画很多人并不容易写好。这样考虑一主一副,可使初习字者更加关注关键笔画的造形意义,在书写时加以重视,更利于把字写好。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3)

(二)长竖画及较长竖画作主笔画

通天入地的长竖画对字的稳定性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一般都可作为主笔画。如“冲”、“川”、“串”中的长竖画,是主笔。

但如“木”字中的捺画,因为它具有拉动重心归位和对字的平衡性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难以写准写到位,于是有人认为“木”字的主笔画是捺画。但要知道,要想把“木”字写端正,首先得把竖画写直,高度写够,它是使字稳定的基石,然后要把捺画写准写到位,与撇画形成呼应关系,它是字平衡的配衡之笔,故作副主笔画。其实,我们也可以颠倒过来,把竖画当主笔,而把捺画作副主笔。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4)

字中的非通天性竖画,支撑了字的稳定性,也是字的主笔画。如下列例字。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5)

(三)竖钩、弯钩、竖弯钩、斜钩、平钩类笔画作主笔画

竖钩,竖直而钩,竖得坚挺,钩得结实,雄立而字正,故作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6)

弯钩,头尾上下相对,弯而有度,钩得强劲,以曲为美,竖中见弯,弯中求正,弓力十足,对字具有强大的稳定、支撑作用,使字挺立,而作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7)

而下面的弯钩画以及捺画,对字中下部形体造形起到关键的作用,且对整字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平衡作用,使字显得重心稳定,则分别成为字的主副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8)

斜钩,以超长大斜著称,且钩跟高高跷起,似浪荡公子哥儿悠闲之态贯穿斜靠字中,幸有它“物”(笔画)助其支撑斜而不倒,成为字中傲娇抢眼之笔,且恰与其它部分构成稳固架构,让字极其稳定,故为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9)

竖弯钩,竖中变弯,弯中见平,如平底锅底,竖弯过渡自然,稳固可托,具有塑造字形体的重要作用,而成为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0)

(四)折类笔画作主笔画

折画因横与竖、弯钩等笔画组合而形成一种复合性笔画,如横折、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折弯钩类笔画,因在字中具有塑形的构架作用,常作主笔画。

横折钩、横折弯钩画对字具有重要的构架作用,作主笔画或副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1)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2)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3)

竖折折钩、竖折折撇、横折折折钩等折类笔画,都是字形构建的主骨架,作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4)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5)

(五)撇画、竖撇、横撇画作主笔

这里所说的撇画,是指在汉字中对字形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长撇、长竖撇笔画,如“少、秒、步、穆、形”等字中的长撇,“厂、户、严、产”等字中的竖撇画。这些撇画看起来简单,实际书写时却很难把握其倾斜度和长短。竖撇画中竖的部分和撇的部分也不好掌握,一旦竖得长短不合适,撇得失势,字就会因撇势不当而使字软弱无力,或呆板缺乏灵动性,使字失去协调平衡感。这种在斜势中求正、求稳,对撇画就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6)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7)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8)

横撇画中撇的角度和长短对字在斜中求正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较难掌握,常作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19)

(六)捺画作主笔画

在汉字间架结构全息测定图中可见字下部的捺画深入太阴区位,以防止字向右下方倾斜,对字的平稳性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而成为主笔画。捺画是汉字笔画中由轻到重体现最充分的笔画,其尾部用力之重为所有笔画书写的用力之最。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20)

平捺,也是汉字中常出现于字的底部的重要笔画,具有一波三折之势。平捺的尾端变平势,斜平之间的笔力从轻至最重和从最重至最轻变换巧妙,造型优美,字好不好看,在此一笔,故作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21)

平捺常与点和横折折撇连接,组成走之底,尤如一条挂着帆托着货物波浪前行的航船一般,对字的其它部分有稳定托举作用。正如前面所言,走之底下面的平捺难写,上面的横折折撇更难写,很多人都处理不好两者的连带关系,使得走之底成为最难写好的字底。我们如果把整个走之底看作主笔画也不为过。在全息测定图中,则很容易看出走之底的基本形态和准确的笔画位置,基本保持固定的形体状态和位置。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22)

(七)撇捺画作主笔画

在很多字中,撇画和捺画同时存在,有一撇必有一捺,撇捺共生。此时,这一左一右的两种斜势形笔画实际上是汉字构形中的主体骨架,对字形体的塑造以及平衡和稳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撇捺画在书写时会形成一种呼应关系,共同完成字形的架构状态,所以也常把同时存在的撇捺视作主笔画。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23)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24)

汉字三个基本笔画(汉字主笔画最新注解)(25)

以上对主笔画的定义和确定,也是根据日常练字过程中带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看法,至于每个字到底有几个笔画是主笔画,哪些笔画才是主笔画,完全可以根据普遍认知并结合自己的书写体验来确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觉得因哪一笔画的书写使得写出来的字比较美观好看,这一笔画就可被确定为主笔画。只要觉得哪一笔画最难写好,就可以认定它也是对笔形、位置要求最严格的笔画,必然对字形及其平稳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可视其为主笔画。一些由一两个笔画所组成的复合型笔画难以把握其形,比较难写,我们还可以把这样的笔画组合作为主笔画或副主笔画。如前面提到的走之底、左右耳刀旁,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很难写好,就可以把整个偏旁作为组合型的主笔画或副主笔画来对待。为什么要对字确定主笔画,为什么难写的偏旁不能作合体型主笔画来看待呢?因为是主笔画,因而对其书写的准确性要求高,而难写;反过来,因为你总是写不好,而严重影响你的字体结构形象,就应该当作你需要加强研究和练习的某些字的主笔画。

就象制定规范笔顺一样,原本就是根据人们普遍性的书写习惯来编排的,但也决不是完全正确和不可改变的,因此存在着修订问题,而且在每次修订时也会再广泛征求意见,再对少数几个字的笔顺作出调整和改变。事实上很多书法家在一些字的写法上,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体会用自己认为的笔顺来书写,反而觉得更舒服,更容易把字写好看。

所以,对主笔画问题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主笔画问题,可以自问:主笔画是知识吗?完全可以认为:不是,也是。

说不是,是因为关于主笔画问题至今并没有一个具体准确的定义性描述,大多只是说:一个字必然有一个主题笔画、抢眼的笔画、最突出的笔画、引人注目的笔画、最长的笔画……其实,以这种语言来定义主笔画既无实质内容,也不可让人理解,指向极不明确,怎么能够作为一种知识点来认定呢!

说是,是因为正如本文所说的,主笔画实际上是对字的大小在宽窄、高低上起主要作用的笔画,以及对字的形体骨架搭建和字的平稳性起主要作用的笔画。这种语言描述,对主笔画赋予了实质性的含义,完全可作为对主笔画的一种具体定义,有具体定义的名词便是一个知识点。所以,本着定义的内容去寻找字的主笔画就比较容易,对于主副笔画说也有理有据,便于使人理解和接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