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无奈 诸葛亮真的无所不能

诸葛亮无奈 诸葛亮真的无所不能(1)

如今我们在交流一些问题时,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方面我们称赞诸葛亮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多力量大。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长久以来,人们对诸葛亮敬若神明,认为他无所不能,尤其是军事才能堪称佼佼者。通过小说《三国演义》的夸大描述,“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等,几乎让诸葛亮成为了神一样的存在。

我们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被视为神明一样的人也不能例外,诸葛亮也是如此。如今我们在看三国这段历史时,陈寿的《三国志》成为最权威的史料。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评价诸葛亮的,“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

诸葛亮无奈 诸葛亮真的无所不能(2)

陈寿的意思很清楚,诸葛亮是治理国家的一把好手,可领兵打仗就比较一般了。陈寿这一点没有说错,诸葛亮错用马谡,致使蜀军在首次北伐时丧失了有利形势。如果说陈寿的评价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太遥远,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评价,能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诸葛亮。

在分析蜀汉失败的原因时,毛主席曾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主席所说的“其始误于隆中对”,是指诸葛亮在给刘备规划夺取天下时出了问题。

诸葛亮无奈 诸葛亮真的无所不能(3)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诸葛亮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毛主席却早已看到了一个致命问题,分兵必败,使得刘备集团失去了兵力上的优势。

《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也证明了毛主席的判断,关羽镇守的荆州丢了,诸葛亮的多次北伐也是无功而返。如果说毛主席对诸葛亮有点看法,那么对曹操就颇为称赞了。尽管很多戏剧和小说中,曹操一直“反派人物”。

诸葛亮无奈 诸葛亮真的无所不能(4)

可毛主席对曹操有着相当高的评价, “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当然,毛主席也非常喜欢曹操的诗,多次向身边工作人员表示, “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参考资料:《三国志》、《揭秘你所不知道的诸葛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