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未出现在金坷垃广告(十年前的金坷垃)

哪个国家未出现在金坷垃广告(十年前的金坷垃)(1)

十年前,金坷垃广告出现的时候,笔者正在山东,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做着最基础的肥料销售工作。

我大学是学的园艺专业,毕业之后很自然的去到山东济南,在一家肥料公司里面担任区域经理职位,专供各种冲施肥,叶面肥。用当时的话说,就算是和专业挂钩了。

和经销商交流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经销商卖产品赚农民的钱,厂家卖产品赚农民的钱,经销商和厂家一起赚农民的钱。听起来有些简单粗暴,不过很有道理。

我把自己打造成农业专家,进到棚里为农户科普肥料知识,到了晚上又由经销商去到村里组织农民课,用小礼物把农民骗来,我就在台上讲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这个时候我最怕的就是农户问问题了,说实话,在农户面前我屁都不是,说的讲的全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等真正要给农户解决病虫害问题的时候,说是班门弄斧也不为过。

当时我们主要卖的是冲施肥和叶面肥,价格不菲,但是平心而论,东西不假,至少我也算是有良知的销售员,绝不坑蒙拐骗,所以我敢保证不是假货,仅此而已。

第一次看到金坷垃广告的时候,我笑的人仰马翻,那时候我正在经销商的店里吃饭,就着猪头肉喝着酒,白天刚刚跟车跑了一圈送货,很累,看到这个广告的时候我就笑岔气了,但是我发现整个店里只有我有一个人表现的有点反常,同桌喝酒的其他人都很诧异,有老板有农户。

最后他们搞清楚是因为广告的时候,有个农户还特别表示金坷垃非常好,我没有反驳,并且给他点赞。

这个广告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三人出镜,一个非洲人,一个日本人,一个美国人。非洲人和日本人在为争夺美国人手里的金坷垃而大打出手,美国人要求他们每个人说个理由,说得好的便把金坷垃让给他。于是就有了下面一段鬼畜般的对话。

“非洲农业不发达,必须要有金坷垃。”

“日本资源太匮乏,必须要有金坷垃。用了金坷垃,小麦亩产一千八,日本再也不用向美国进口了。”

“小鬼子真不傻,金坷垃给了他,对美国农业危害大。”

好吧,必须得佩服编剧的脑洞大开,没想到小小的肥料竟让你们说的如此高大上,还和政治挂钩了。更没想到的是,产品没有怎么大卖,倒是这个广告红遍网络。

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个金坷垃就是一个肥料助剂,还不能直接当做肥料使用,如此鸡肋的一个产品很难想象他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而如此搞笑的广告能够在电视台明目张胆的宣传,也能够从中窥见农资市场乱象,金坷垃不过是冰山一角。

哪个国家未出现在金坷垃广告(十年前的金坷垃)(2)

乡村农资市场乱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供大于求

大家都知道农资产品利润巨大,农资企业多如牛毛,农资产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就我当时所在的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就不说县里面了,就是随便去到一个镇上,你数数能有多少农资店,大的小的,这还都是能够看得见的,挂的有牌子的。甚至很多在村里的小店,没有招牌就敢售卖。

而且各个店里都有自己的镇店产品,美名其曰,独家代理,其实为的就是价格保护,独家售卖,可以做到利润最大化,而对于一些知名的大路货而言,店老板倒是不愿介绍,原因还是在利润上。

那么这些听都没听说过的产品,能卖出去吗?我们再到棚里去看看,基本上每个大棚里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产品,而这些产品都是送货上门的,有些老板直接开着三轮车一个大棚接一个大棚的送货,不管你用不用吧,先赊给你再说,用的好不好吧都等到秋后再算总账,只要你的大棚赚到钱了,老板就不担心收不到账。

所以,越来越多的老板都会争相将产品赊给农户。

第二,产品繁多。

市面上每年都会看到很多的新产品,不管真的假的,好的坏的,鱼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

复混肥是采用物理方法将几种不同单质的肥料进行粉碎混合造粒而成或者不经过造粒混合使用。从概念上看,复混肥的生产比较简单,简单的工艺就免不了造假者的跟风。生产设备仅包括一台粉碎机、一台搅拌机、一台造粒机和一台烘干机,生产的原料也只是煤灰和粘土。厂里堆放十几种名牌化肥袋子,有云南、贵州等地的,客户要什么含量的化肥他们就用什么含量的袋子装,要什么品牌就装什么品牌。价格低廉、暴利诱使,让这些农资生产者铤而走险赚取黑心钱。

化肥市场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难管复混肥。

二是有机肥添乱。有机肥是用植物的有机质生产的肥料,这种肥料以有机质为主,肥力很弱,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壤结构。但现实中生产有机肥的厂家往往在有机肥中加入化学成分来提高有机肥中氮、磷、钾等的含量。有机肥价格原本低廉,可是一旦加入了化学成分,这价格就无法让人估摸了,再加上华丽的包装,那可真是宰你没商量。

三是单质化肥、复合肥举步维艰。目前传统使用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不再畅销,原因是一些经销商的恶意引导。例如:经销商花100元进一袋尿素,实际出售价比进货价要低5元-10元,钾肥、磷肥价格比较高,大多数经销商不进货或少进货,标高价格变相拒绝出售。复合肥价格高得惊人,一袋50公斤的要几百元,农民望而生畏,只能选择复混肥和有机肥。据调查,一袋复混肥经销商能从中赚十几元甚至几十元不等,高额的利润激发了经销商推销的积极性,从而造成单质化肥和复合肥料生产、销售的萎缩。

四是专用肥没有标准乱生产。目前化肥市场最混乱的是专用肥,比如苹果专用肥、小麦专用肥、蔬菜专用肥等,国家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生产审批环节不严格,专用肥生产企业都是自己制定生产标准。

第三,价格混乱。

你见过最贵的肥料多少钱?笔者当时见过的最贵的肥料当属诺普信旗下一家叫绿禾的子公司代理的一款名叫利玛的冲施肥。1公斤装,卖40块钱。当时是2010年。

我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我都惊掉了下巴。问过销售此肥料的老板,进价是20块钱。冲施一次需要4到5袋。

那么你见过的最贵的肥料是多少钱呢?咱们评论区见。

第四,监管混乱。

很多的经营者打着服务乡亲的旗号,根本不用办理营业执照,直接在田间地头销售农资来的更加直接。

再说上游生产企业,农药的生产和销售情况和化肥相似,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无证生产、套证生产;②擅自在标签说明上扩大防治功效;③捏造、虚构境外境内厂名、厂址、翻新药名。

造成这些局面的原因得从农药生产的源头说起,农药生产国家有严格规定,必须办理一整套严格的手续、购买复杂的设备、经过繁琐的工艺、投入大量的资金。一些有资金想生产的人变农药生产为中间体生产,他们将农药生产的复杂环节全部在工厂完成,以中间体销售,将最后一步在常温下的反应让给下游生产者,简单的工艺促使一些人违法生产,这样违规违法的操作必然造成农药市场的混乱。

但是监管不力是万万不能推卸责任的。

第五,夸张宣传,夸大功效,促销手段,宣传手段低劣

这又要说到本文的主题上面了,金坷垃,夸张宣传的代表之作,网络的翻红使得跟风者趋之若鹜,究其原因不能单单的归咎的厂家方面,各种宣传平台给其凶猛生长的平台乃是罪魁祸首。

当然有一句话说的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此低劣的宣传手段,难道农民真就看不出来,还是另有原因,这个我就放到下篇文章再来阐述。

我在山东济南待了两年多,天天都和农户打交道,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户来说,他们的幸苦劳作保证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是对于全国农业的发展可不仅仅只依靠几个农业大省,对于偏远地区特别是笔者关心的陕南一带的农业发展,他们需要的是政府的扶持,技术的带头,相比只是存在于市场中的一些乱象而言,方向的指引才是最关键的,毕竟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才会引起这些不法商家的注意,要是第一步都没走好,那就无从谈起了。

陕南如此,全国落后的地区也是如此。

哪个国家未出现在金坷垃广告(十年前的金坷垃)(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