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规则是最好的保护(不要抱侥幸心理)

遵守规则是最好的保护(不要抱侥幸心理)(1)

远离那些漠视规则的人。

迟到就该付出代价,这是社会既定的规矩,大家都在遵守,凭什么要为你一人开绿灯?

如果迟到的人不付出代价,那还怎么要求其他人都按时准点呢?

规矩能成为规矩,是因为它是每个人都默认要遵守的,破坏就要付出代价。

中国“人情社会”下的习惯性思维,正在慢慢地毁了一些人。

“规矩”这两字有多重要,人人都该遵守,但在生活中,圣母真的很多,不止一人觉得“人情”比“规矩”重要。

有些人总是活得很侥幸,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又或者看到大家都在违反规则也没什么事儿,就坚信自己也没那么倒霉,于是就把规矩定为“无用”,漠视规则。

在多次的违反规则后得利或侥幸生存了,更加肆无忌惮。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会去遵守一些硬性规矩,但在某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事上,却成了“人情”和“规矩”的博弈场,而胜利的往往是“人情”,尤其是在这个“佛系”的社会里。

一次次在“人情”的劝导下,那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破坏了规则后,基本还能得到补救,总能顺利得到他人网开一面。

遵守规则是最好的保护(不要抱侥幸心理)(2)

就是因为这些“网开一面”,让他们根本没有了规则意识。在他们眼中自己是弱者,利用人情自己的过错总能被原谅。如果不让这些人付出代价,让ta知道规矩就是规矩,是一个标尺,过一点都不行,那ta们永远不能正视“规矩”两字。

那些整天教育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家长,自己却在身体力行地证明什么叫做“虚伪”。

每当走在马路上时,总会发现,小孩们拉着大人的手,大人对他们说:“红灯停,不能闯红灯”、“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不能随便乱扔”...... 恰恰是那些思想未健全的小孩子知道要守规矩,知道按规则行事,那些自诩为经验丰富老成的成年人却对规矩越来越模糊化。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路口的人行横道上都有警察告诉你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该停。

也不能要求每天都有人在你耳边约束着你的行为。

为什么不能每个人在自己心中装上扇“安全门”?

每个人心里的那扇安全门要比现实的安全门好用得多。

有些错是没有回头的余地的,栽进去就是坟墓。

永远不要漠视规则,永远不要抱侥幸心理。

遵守规则是最好的保护(不要抱侥幸心理)(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