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北大哲学专业的结果(北大毕业生哲学有点甜是真的有点甜)

学北大哲学专业的结果(北大毕业生哲学有点甜是真的有点甜)(1)

学北大哲学专业的结果(北大毕业生哲学有点甜是真的有点甜)(2)

北大毕业生改编的《哲学有点甜》刷屏朋友圈,听哭无数人。

毕业季是伤感的季节,我们踏上前路,但前路如何却并不清楚,只是我们知道,这条路是必须要走的。

我们怀念大学生活,感谢这期间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些人,然后一往无前,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与理想。

原来《有点甜》是真的有点甜,听了《哲学有点甜》之后,突然就很想考哲学专业了。

不过也好,反正文史哲是不分家的。哲学有点甜,文学有点甜,精神有点甜,自由很甜!

学北大哲学专业的结果(北大毕业生哲学有点甜是真的有点甜)(3)

其实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享受,还有的便是精神世界的享受。我们渴望得到安宁,内心的安宁,想让自己满足与舒服。

这种感觉很微妙,只能自己给自己,谁都给不了。

我们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又何尝不是在这条路上呢?选择不同,方式不同罢了。

这个世界的乐趣分为两种,一种是和别人在一起时的乐趣,一种是独处的乐趣。而大多数人都忽略了或者是都追求一群人在一起的热闹喧嚣,觉得和别人在一起时是最容易快乐的,可是分开之后又会陷入一种寂寞孤独的境地。一个人胡思乱想,漫无目的的游荡;而有些人则是一直处于一个人的世界里,即便是在人群中也会有自己的世界,游离在人群之外的看客。

孤独是一种境界,不要害怕孤独;寂寞是一味良药,不要远离寂寞。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孤独寂寞的。

所以给自己找一个永不分离的朋友很重要,譬如文学。

没有谁会永远陪着你,这是我们早就知道的真理,所以我们总会寻求寄托与安慰。

文学便是其中之一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那个真实而又虚无的世界了。

因为它不会消失,只要你寻,它便在。即便是你抛弃了它,它也会存在。无论它骗不骗你,你都可以将自己寄托在其中。

精神不灭,灵魂不息。

突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境界之高!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该如此啊!

学北大哲学专业的结果(北大毕业生哲学有点甜是真的有点甜)(4)

学北大哲学专业的结果(北大毕业生哲学有点甜是真的有点甜)(5)

很有趣啊!

其实独处的乐趣比大家在一起的乐趣更大。前几年很火的那句话,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可是最后你会发现,其实大多数人都在享受一个人的狂欢。人虽是群居动物,但也是一种距离产生美的动物。就像我们相信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一样,其实只是不懂珍惜,人的劣根性也在此。失去的、得不到的总是最惦念的,就好像我们再不是不知愁的少年一样。

想起今天和朋友聊天时,朋友说觉得自己不够稳定,找个男朋友会比较稳定;而且一个人太累,还没乐趣。

我是这样说的:乐趣不是别人带给你的,有些东西一定要自己满足自己,比如自由,比如安稳,还有乐趣。

不是两个人一起就会有的,寂寞是普遍的,而乐趣是不一样的,你想要的不一定是别人能给的,别人能给的也不一定是让你觉得快乐的。

所以其实寂寞也是朋友,而且是如影随形的朋友。不要试图摆脱她,因为她一直在啊。

回到哲学这个话题上,其实她也很寂寞,她也需要更多的人来陪伴她啊。

所以其实也不是那么寂寞,现在有人走近她,而将来还会有无数人走近她。

其实寂寞也不寂寞,因为有所托,有所念。而在这个世界里,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那时,不觉寂寞,反而真的是有点甜。

这首歌让我循环播放了很久,也许真的是有点甜,刚刚好,甜而不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