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1)

老虎老鼠傻傻分不清楚!近期有些读者朋友反映说有些常见的材料很多时候分不清楚,闹出了不少笑话。

今天小编搜集了10种常见易混淆的材料,供大家学习交流。欢迎留言补充!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2)

1 树脂VS塑料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3)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塑料: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由此可见,树脂是塑料的原材料之一,塑料是树脂的成品。

小编点评:简单理解,未成型的是树脂,成型后为塑料,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和有效成分。

2 化学品VS化合物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4)

化学品:化学品是指各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和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与化工学科相对,主要是指小分子,一般也不包含聚合物材料。

化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指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是指从化学反应之中所产生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主要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默认是小分子。

小编点评:两者角度不同,有很大重叠,化学品范围更广一些。

3 新材料VS先进材料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5)

新材料: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翻译为New Materials。

先进材料:性能出众的一类材料,没有明确的指标,类似对比出来的结果,翻译为Advanced Materials。

小编点评:新材料强调的是新,是时间,性能在第二位,先进材料强调的是性能,未必新,两者有很大的重叠,中国强调新材料,国外更多强调先进材料。

4 弹性体VS橡胶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6)

弹性体:

定义1“凡是室温下受到变形力作用时在外形和尺寸两方面都会产生较大变化,而当外力去除后能在很大程度上(明显)恢复原样的大分子材料”;

定义2“在常温下呈现橡胶状弹性的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和类橡胶物质)的总称,包括各种天然胶和合成胶”。与塑性体、刚性体相对。主要要求弹性体都属于高分子材料;在外力的做一下都会出现变形,而且变形量很大;一旦外力去除,绝大部分的变形随之消失,仅有小部分甚至极小部分变形被永久保留下来,即所谓的永久变形。

橡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分子量达到几十万。它与其他工业材料区别为:能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50-150℃)保持高弹性;弹性模量低,比普通材料低3个数量级;形变大,伸长率最大可以达到1000%(一般材料小于1%);拉伸时放热,而一般材料吸热;弹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于一般材料相反”。

小编点评:两者性能上重叠很大,概括的说,就是“低模量,高延伸,不同之处是橡胶的优越特性往往需要通过交联(硫化)后才能充分发挥,而某些弹性体则不然;某些弹性体材料可以不经过配合,炼胶,硫化等传统的橡胶工艺而直接用塑料加工手段来制造产品。所以弹性体的涵盖面比橡胶更广。

5 聚合物VS高分子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7)

聚合物:聚合物是指多个分子以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分子量的化合物,可以分为高聚物和低聚物两种,低聚物只由较少的分子聚合而成,分子量居于单分子和高分子之间。

高分子:也称为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分天然的和人工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DNA、纤维素、淀粉等,人工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等。

小编点评:两者大多时候的翻译都是polymer,高聚物其实就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一般默认两者是一种东西。

6 涂料VS油漆VS乳胶漆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8)

涂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在中国的传统名字叫油漆。

油漆: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要配合有机溶剂,即油性的。

乳胶漆: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以水为分散介质,加入颜料、填料(亦称体质颜料)和助剂,经一定工艺过程制成的涂料。

小编点评:很显然涂料的范围更大,包含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乳胶漆和油漆相比,以水为溶剂,不是有机溶剂;使用施工的时候较为方便,一般来说只需掌握简单的涂刷技巧即可轻松进行施工,而油漆的涂刷一般都需要请专业人员;乳胶漆涂刷后具有干燥速度快、透气性能好、耐水性能好等优点,漆在涂刷后的表面漆膜硬度更好,同时在触感以及观感上的的效果来说也较乳胶漆更好,也更环保。

7 生物塑料VS生物基塑料VS生物降解塑料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9)

生物塑料:是指以天然物质为起始原料,在细菌、酶等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生物作用而形成的塑料。

生物基塑料:以淀粉、大豆、纤维素、木质素、植物油等一些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塑料,注重的是生产原料的生物来源性和可再生性。此类塑料既包括可降解或堆肥的塑料,也包括非降解塑料;既有热塑性树脂,也有热固性树脂。

生物降解塑料: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等作用下而引起降解,最终变成水或二氧化碳等一些小分子进入自然循环的塑料,等同于欧洲塑料协会所指的凡是可降解或堆肥的塑料。

小编点评:生物塑料强调生物来源和生物制造,一定可降解;生物基塑料主要强调来源,不一定可降解;生物降解塑料,主要强调是否可降解,原料可以来自石油也可以来自生物质等天然材料。

8 生物质材料VS生物基材料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10)

生物质材料:以木本植物、禾本植物和藤本植物及其加工剩余物和废弃物为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高技术手段,加工制造性能优异、附加值高的新材料,更多时候以生物质复合材料出现。

生物基材料:以可再生资源(如农作物、废弃物、树木、其他植物及其残体和内含物等)为原料,通过生物合成、生物加工、生物炼制过程获得的生物质合成材料,生物质再生材料和基础化工原料,其原材料统称为生物质。

小编点评: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质材料的原材料普遍理解为植物,不含动物和微生物,更多归属于林产业,在院系划分上是以林学院为代表,代表材料是纤维素、木塑复合材料等。

而生物基材料的原材料就是广义的生物质,在院系划分上是以材料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为代表,代表的材料是PLA、天然纤维、淀粉基材料等。

9 CFRP和CFRT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11)

CFRP:全称为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通常翻译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增强塑料,是一类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CFRT:全称是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翻译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连续性纤维为增强材料,经过树脂熔融浸渍、挤压等工艺形成的高强度、高刚性、高韧性、可回收的新型热塑性复合材料。

小编点评: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纤维,CFRT的纤维是连续性纤维,包含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其实还有一种CFRTP,全称为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即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两者的主要交叉点,CFRT包含的材料更多。

10 PHA、PHB及PHBV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12)

PHA:聚羟基脂肪酸酯,英文翻译为polyhydroxyalkanoates,是由很多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在生物体内主要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贮藏性物质而存在,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备的生物可降解性等许多优秀性能,是一类材料,有时候也写作PHAs。

PHB:聚-β-羟丁酸,英文翻译为poly-β-hydroxybutyrate,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脂质的碳源类贮藏物,不溶于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

PHBV:英文翻译为polyhydroxy-butyrate-co-valerate,新型生物高分子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共聚物,它是一种用淀粉为原料,运用发酵工程技术生产出的生物材料,具有完全的生物相容性和对水、气的高阻隔性等。

小编点评:PHA包含PHB和PHBV,PHB是自聚物,PHBV是共聚物,性能相近。

欢迎各位积极留言补充容易混淆的材料。

注明:本文来源于“今日塑价”公众号(id:jinrisujia)

易混淆品种分类有哪些(10种常见易混淆材料的区分)(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