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女儿都是怎么称呼(为什么皇帝的女儿称)

公主这一称呼最早并不是皇帝女儿的专称早在周朝时,周天子的女儿称为王姬而公主这一称谓,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皇帝的女儿都是怎么称呼?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皇帝的女儿都是怎么称呼(为什么皇帝的女儿称)

古代皇帝的女儿都是怎么称呼

公主这一称呼最早并不是皇帝女儿的专称。早在周朝时,周天子的女儿称为王姬。而公主这一称谓,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民间出嫁女儿,是由她的父亲主婚,但是天子的女儿下嫁时,皇帝是不能主婚的。《春秋公羊传》曰:“天子嫁女於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同姓者主之,谓之公主,盖周事也。”说的就是周天子嫁女儿,请和自己同姓的诸侯代为持。“主”指的是主持的意思,而“公”则指的是主持婚礼的诸侯,公侯伯子男,最尊贵的自然是公,“公主”也就是由最尊贵的诸侯主持婚礼的意思。慢慢大家就管王姬叫公主了。

公主的封号通常有三类:

以国名:如宁国公主,霍国公主、岐国公主、陈国公主等。

以郡县名:称某某郡公主,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原公主、平阳公主等。

以美名:以各种褒义词命名,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安乐公主等。

历朝历代,公主的称呼也有变化。

西汉初期,皇女和宗女的册封、晋封、待遇逐渐形成制度,皇女称公主,诸王之女称翁主,翁主就比公主低了一个等级。也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姊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加上“大”“长”的字样是表示尊崇,五代 冯鉴 《续事始》卷十“ 汉制天子女为公主,姊妹曰长公主,帝姑为大长公主。”比如,汉景帝的姐姐就被呼为“公主”,汉武帝即位后,她又被呼为“太长公主”。汉代公主都有封邑,且由皇帝言给上等的豪华宅第,有的还拥有大片的园林,皇帝对公主赏赐丰厚,她们中的许多人都拥有大量的土地财富,富奢堪比王侯。

东汉时的公主一般是“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为舞阳公主、涅阳公主等等,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为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两汉倒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隋唐时期,宫中的等级划分更加明确,帝姑母为大长公主、帝姊妹为长公主、帝女为公主,皇太子之女封郡主,亲王女封县主。皇太子和诸王的女儿则不得以公主自称。

宋朝帝姑祖母为两国大长公主、帝姑母为大长公主、帝姐妹为长公主、帝女为公主。宋徽宗于政和三年(1113年),应大臣蔡京之奏,仿周朝制度改公主号为帝姬,如柔福帝姬,并改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北宋亡后,帝姬、宗姬、族姬等号遂废。

明朝又改回隋唐旧制。明朝皇帝姑母为大长公主,皇帝姐妹为长公主,皇帝之女为公主,其夫婿为驸马都尉;亲王之女为郡主,郡王之女为县主,郡王孙女为郡君,曾孙女为县君,玄孙女为乡君,其夫婿皆为仪宾。

清朝

清军入关前,朝仪粗备,皇女与宗女皆称为格格。自清太宗一朝开始,改皇女为公主。清世祖入顺治皇帝关后,于顺治十七年制订皇女、宗女封号:嫡出皇女为固伦公主,庶出皇女为和硕公主:格格分为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五等;不在五等之内的为宗女。皇帝的女儿称格格。

顺便列举一些特别的公主:

一千古梅花妆♥寿阳公主

寿阳公主的人生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然而那朵小小的梅花,却将她的名字留在了暗香浮动的梅林间。《太平御览》 卷三十 《时序部·十五·人日》引《杂五行书》

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二破镜重圆♥乐昌公主

乐昌公主,陈宣帝之女,南朝后主陈叔宝之妹。虽生长在皇家,却没有一般金枝玉叶的那种骄横脾气。

唐李亢《独异志》:隋朝徐德言妻陈氏,叔宝妹。因惧乱不能相保,德言乃破一镜分之,以为他年不知存亡,但端午日各持其半镜于市内卖之,以图相合。至期适市,果有一破镜。德言乃题其背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余半月辉。”时陈氏为杨素所爱。见之,乃命德言对饮,三人环坐,令陈氏赋诗一章,即还之。陈氏诗曰:“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素感之,乃还德言。唐太宗贞观十年同时死去,夫妻合葬一墓。

三:质迈寒松♥兰陵公主

魏徵等《隋书》:“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高祖于诸女中特所钟爱,兰陵主质迈寒松”。兰陵公主杨阿五,隋文帝杨坚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第五女。公主美姿仪、性婉顺,好读书、知礼节,隋文帝特所钟爱。公主先嫁平定司马消难之乱的功臣王谊之子王奉孝。王不幸早逝,再嫁出身河东柳氏的重臣柳机之子柳述,柳述与重臣杨素结怨,又卷入仁寿宫变风波,隋炀帝登基后,被流放岭南。炀帝又令公主改嫁,阿五以死相拒,不再朝谒皇帝,并上书要求免去公主封号与夫同徙。隋炀帝大怒不从,阿五忧愤而卒,临死前上表请求归葬柳氏,时年三十二。炀帝余怒不消,于长安洪渎川薄葬其妹。兰陵公主志节坚贞,《隋书列女传》收其事迹,赞曰“质迈寒松”。

四:心逾匪石♥南阳公主

魏徵等《隋书》:“南阳公主心逾匪石、洗媪孝女之忠壮,崔、冯二母之诚恳,足使义勇惭其志烈,以谨肃闻。”

南阳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母萧皇后,南阳公主姿容俱美、言行有节。开皇十九年(599年),嫁给许国公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生子宇文禅师。她自从十四岁嫁给宇文士及就以孝顺出名,公公宇文述重病快死的时候,南阳公主以千金之身亲自调饮食,手自奉上。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士及的哥哥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不久,宇文化及被夏王窦建德打败,宇文士及于是舍弃妻儿从济北西归唐朝。窦建德诛杀宇文化及后清理余党,当时南阳公主有一子名叫宇文禅师,年仅十岁。窦建德派武贲郎将于士澄对南阳公主说:“宇文化及躬行弑逆,人神所不容,必须将族灭其宗。公主之子,法当从坐,若不能割爱,亦听留之。”南阳公主哭着说:“武贲既是隋室贵臣,此事何须见问?”窦建德于是杀了宇文禅师。

此后不久,南阳公主遁入空门出家为尼。窦建德失败后,南阳公主将要回到西京长安,途中与宇文士及在东都洛阳相遇。宇文士及纠缠不休,请复为夫妻。南阳公主愤然拒绝了他,说:“我与君是仇家,只恨不能手刃君,只是因为令兄谋逆之际,君并不预先知情罢了。”于是宣布与宇文士及断绝关系。

五:开国女将♥平阳昭公主

《唐会要》:“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义兵起,公主于鄠县庄,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甚众,得兵七万人。公主间使以闻,使者至,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会於渭北,与其驸马柴绍,各置幕府。营中号为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於他主。及薨,追谥曰昭。”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当时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李渊:“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 “昭”。这就是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六:醉打金枝♥升平公主

升平公主唐代宗李豫z女,母为崔贵妃。为人贤明,有才思,雅为父亲所宠,恩礼冠于诸位公主。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去世,女儿郭贵妃为公主立奉慈寺追福。

升平公主的婚姻故事,后人编为戏《(醉)打金枝》,传唱至今。升平公主和丈夫郭暧曾发生口角,郭暧骂公主:“仗恃自己的父亲是皇帝就任意轻侮别人,我的父亲不是不能当皇帝,只是嫌弃,不愿当罢了。”公主感到受了莫大的委屈,生气地叫着,立即坐车奔向宫中,向父亲哭诉。

代宗说:“这是你不知道了。确实如此,假使他要做皇帝,天下难道还是你家所有吗?”代宗命公主回去。

郭子仪知道这事以后,关住儿子,自己进宫向代宗请罪。代宗召见他,宽慰老亲家:“谚语说:‘不痴不聋,当不了阿翁’,孩子夫妻间的事,哪里值得听呢。”郭子仪父子临走,代宗还送了些礼物。郭子仪打了郭暧数十板就算结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