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

不严谨的电视剧有时候真是害人不浅,关于“黛玉之死”新版《红楼梦》就没有处理好,仅盖薄纱和镜头令人不适地推进,以至于李少红至今被讥讽是“红盲”,而事实上很多人对于古代的一些称呼也弄不太懂,自《还珠格格》播出后,不少人竟以为只有皇帝的女儿才叫格格,但事实上一开始它只是皇族女人的统称。

古代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1)

甚至清朝时正统的直系皇族女性后代也被叫做“公主”,皇太极的女儿就是,当时有“固伦公主”“和硕公主”,格格就只是一些贵族之女的专用称谓,但并没有“公主”的意思。康熙年间它还只是一些地位高贵的女性的称呼,连一些亲王低等阶层的妾室也会被叫做格格。所以本次要说的丞相和宰相自然也不是同一种东西。

宰相是俗称,丞相是官职。宰相是古代对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职位,比如说商代伊尹,他是一个大夫又是一个厨子,同时也是军事谋略家,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来辅佐他,这个时候他是商朝除天子外权力最高的人,也是大家很敬佩的人,所以他是“相”,但周代还出现了周公做“太宰”,于是就有“宰相”,都是指当时最高的新政长官。

古代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2)

丞相则是切切实实的一个官职,是要经过具体而确切的任命才可以被叫做丞相的,《史记》中公元前309年秦武王“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第一次将丞相作为一个高级官职使用,在西汉的时候这个官职成为了各国普遍的设置,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帝王发现这个职位威胁过大,于是汉武帝设置“内廷”,唐朝改为三省,到明太祖彻底废除了。

宰相可以是一群人,丞相只能是一个人。宰相因为是一个俗称,所以会根据每个朝代最高行政长官的变化,其代指的人也会变化,比如说前面讲到唐朝设三省六部制,而三省的这些人每个都算是辅佐君王并掌握最高权利的人,所以他们都算是宰相,又比如说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汉昭帝让大将军霍光与金日磾、上官桀共领尚书事时,宰相就是3个人了。

古代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3)

但丞相是一个固定的官职,是经过发展进行集权后的一人官职。开始时确实有左右相,甚至是秦二世还有过中丞相,但后来慢慢发展就变成了一个人,比如说刘邦立韩信为丞相,西汉之后丞相还曾只是“相国”的副手,但慢慢就成为了唯一一个除天子外,无论是地位还是权力都最高的人,而不管是叫大司徒还是叫仆射都是指的丞相,只是叫法不同。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混淆?一是因为对于宰相的定义导致它囊括的职位非常多,不设丞相的朝代,那它可能指的是太宰、相、相国、大司徒、尚书令、仆射,但要是设置了丞相官职,并且称呼就是“丞相”,比如说明朝时朱元璋设胡惟庸为丞相,统领三省六部并作为自己的肱骨,那么宰相就是指的丞相,丞相只是宰相的一种。

古代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4)

二是因为丞相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但存在感很强。公元前1年到公元208年都没有丞相,后来断断续续的十几年会出现一次,但最终被废除,同时因为丞相的权力过大,往往造成皇权和相权的争端,还是说朱元璋先后杀了三位丞相的事,第一位是胡惟庸,然后被牵连的左右丞相李善长和汪广样,这一次大规模的血清,因为死了万万人,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代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何区别)(5)

总而言之宰相和丞相是从本质上就不同的两种地位,如果你能力强又受重用,除开皇帝之外能将整个朝廷抓在手中,但你可能只是一个大将军,只是一个太傅,或是一个国公,你也都能算作是宰相,却没有人敢叫你作丞相,除非皇帝大手一扬说:“爱卿如我左右手,可任为丞相”,那你从这里开始就是丞相,并且只能被叫做丞相。所以,你懂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