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一生是怎么样的(是悲情一生还是)

是“悲情一生”还是“潇洒一生”,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唐伯虎一生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唐伯虎一生是怎么样的(是悲情一生还是)

唐伯虎一生是怎么样的

是“悲情一生”还是“潇洒一生”

―――谈谈真实的唐伯虎

唐伯虎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看到这三个字,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香”的经典形象,说到他,人们能够联想到的词就是:风流倜傥、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纵情酒色、视功名为粪土……。人们把他当作了中国古代读书人自由与潇洒的生活状态的形象代言人,我之前也一直是这么认为的,我甚至会把他和李白联系起来,感觉他也是李白那样潇洒、浪漫、自由地度过自己精彩的一生。但是历史与传说恰恰是相差巨的,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恰恰并非是“潇洒一生”,而是“悲情一生”,一生相当的坎坷、曲折、艰辛,其人生经历与民间流传的大相径庭,在叙述其如何坎坷一生之前,首先要肯定的是其在艺术和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没有被误传的,其在诗书画方面的造诣确实非常高,以画为最突出,是吴门画派的重要继承和发展人之一,在历史上的文学和和艺术领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现在我来说说其真实人生与我们之前印象中的不同之处。

其一、唐伯虎并非出身豪门:唐兄于1573年出生于苏州,这句话有两个信息,第一、这年是虎年,其次他还是寅月寅日寅时生,所以唐寅就此得名,第二、出生于苏州,和我是老乡(04年至今)。他老爹叫唐广德,并非是什么多有钱的主,或者是什么大户人家,只是在苏州开个小酒馆的,他老爹当年也想通过读书混个饭碗,无奈家境贫寒中途辍学,于是,就是在伯虎兄小的时候,他老爹也希望儿子能够好好读书,长大能够有出息,在这一点上,和我们的爹没有什么区别,当然在明朝的时候,读书读到什么状态才叫有出息呢?当然就是能够考中进士,混个一官半职,跟着皇上干才叫有前途。因此,从小时候开始,唐寅同学也是被教育要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个功名的,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他也是很努力的朝这个方向去奋斗的;

其二、唐兄并非不想考取功名:在“唐伯虎点秋香”中,面对华夫人询问“华安”你为什么这么有才,而不去考个功名时,他的回答是“功名予我如浮云”,似乎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考功名,真是潇洒至极。但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一方面如上面所述,他老爹希望他参加科考,另一方面,从他的经历来看,他也是很想通过科考这条路走上仕途的,在他16岁的时候,他参加了“童试”,即考秀才的考试,当年获得了苏州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苏州地区算是出了名了。这个年纪获得秀才的称号呢,还算是比较牛的,比较一下就知道为什么牛了,明朝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人,也是一个比较“二”的人,海瑞同学,他在获得秀才的称号时,已经是28岁,并且名次还不好,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同志,在获得秀才称号时已经五十多岁的,所以说明小唐同学的确还是很聪明的,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他有点飘飘然,开始呼朋唤友,开始纵情于山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名气开始逐渐大起来;

其三、家庭生活也并不顺利,说说他倒霉的25岁吧:25岁这一年,可以讲对唐伯虎来讲,是黑色的一年,用我们现在的话讲,真是踩到狗屎了,背到顶了。先是他开小酒馆的爹死了(不是被夺命书生捅死的,而是病死),伯虎同学之前游山玩水,至少还有其爹开个酒馆支持着他,现在爹死了,家里面的支柱倒了,对其来说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可是他刚料理完他爹的丧事,他老娘由于悲伤过度,紧接着也死了。还没有完,又没过多久,他的第一个夫人徐氏也去世了,顺带说一句,唐伯虎并非是有9个老婆,他先后也只是娶了三个老婆,而现在去世的这个第一任夫人徐氏,唐伯虎对其感情非常深厚,她的去世对于唐兄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他有写诗道“抚景念畴日,肝裂魂飘扬”,看到这两句有情有义的诗,我对唐的印象就为之大变,之前的玩世不恭的印象荡然无存。到了这一步,老天还是没有放过唐伯虎,在徐氏去世不久,唐伯虎和徐氏所生的唯一的儿子又不幸死去。而紧接着,他远嫁他乡的妹妹又不幸病逝。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唐伯虎先后失去失了5位最亲密的亲人,可谓家破人亡,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承受不了的打击,而对于性格外向、生性洒脱的唐伯虎来说,更上让其难以接受。这段悲情、辛酸的家事,让其一生都为之心痛。这段经历让我完全再也不会相信唐伯虎在其25岁后,还会有过整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的样子了。

其四、是天字号第一倒霉蛋儿,而不是天字号第一幸运儿:经历了最倒霉的25岁那一年后,在朋友的鼓励下,唐兄又打算再去参加科考,在28岁那年去南京参加了乡试,即考举人的考试,唐兄果然又了不得了,得中第一名,光荣获得“解元”的身份,于是人们熟悉的“唐解元”这个称号便在出现了。第二年唐兄便赶往北京参加会试,按说按照他的才华,不说连中三元(已经中了一个了,还差个会元和状元),整个进士干干希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一切却将为之改变,缘于他在去北京的路上遇到了一位仁兄,这位仁兄名叫徐经,出身于富商家庭,也是去北京参加会试的,于是唐便与其同行去京。这位徐经在历史上并没有名气,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据说去北京考试还带了6个唱戏的以解闷儿,这位仁兄虽然名气不大,但是他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在历史上却是非常的有名,不仅空前绝后,而且是名扬中外,他的这位曾孙有个很特别,也很响亮的名字,叫做徐霞客,徐霞客和他的曾祖一样喜欢玩,只是他玩出了名堂、玩成了专家。唐和徐到了北京之后,徐经同学由于比较有钱,开始到各位权贵府上拜码头、搞关系,想为以后仕途搞好关系,而生性好交朋友的唐伯虎于是也与之同行。而下一步就是唐伯虎被牵入了著名的科场舞弊案了,后面的故事也就有很多版本了,结果却是一样的,就是唐伯虎的仕途没有戏了,我叙述一个比较大众化的版本:会试结束后,唐伯虎觉得自己考得非常好,在外面就在外面大放厥词,说头名肯定是他,而据说这次考试的题目非常难,结果是只有唐伯虎和徐经答了出来,而由于唐兄之前在考试成绩公布前就不够低调,并且由于其名气太大,导致有人(给事中华眿同志)把事情告到了皇帝那里,认为唐在考试前就已经知道自己是第一,肯定是和考官串通好了,于是皇帝就下令把唐伯虎和徐经抓了起来,主考管程敏政也抓了起来,后来虽然是查无实据,但是这几位哥们都倒了霉了,程敏政被勒令退休,当年便抑郁而死,而唐被贬至浙江的偏远地区为小吏,唐兄由于在此事中打击过大,耻于去浙江,便从此绝意仕途。这件事情上,历史上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唐兄是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是我认为唐先生自己也是有很大责任的,就是做事不够低调,如果唐兄到了北京后,为人低调一点,不去外面瞎晃悠,或者不碰到徐经同学,那么很有可能不会发生这种问题。性格决定命运,也许这就是唐兄的命,他的性格让其付出了一生的血泪代价。唐伯虎出狱后,也不好意思回家,据了解,明朝的时候,如果考虑被抓住了,是很让人不齿的,处罚也是非常重的,不像我们今天考试如果作弊被抓的话,最多也就是不给发学位证,当年是很有可能要充军的。唐兄虽然这次没有被充军,但是既然牵涉进来了,也是弄得天下人都知道了,为了化解郁闷的心情,唐伯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出去旅游去了,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都逛了一遍,钱花差多的时候才回家,回到家以后,他也是忍受了巨大的压力,本来在苏州是被捧为偶像的,是读书人的榜样的,但是这趟考试回来,不仅仕途没有了,还被人家指指点点,被人家鄙视,就在此时,他的第二任老婆见他前途没有了,也对于恶语相加,瞧不起他,于是选择了分手,离开了唐伯虎,此时唐兄可以用万念俱灰来形容,在其写给他的一位朋友,另一位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信中,他有几句话,可见其心情之郁闷:“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知与不知,皆指而唾,辱亦甚矣。”也就是在此后,唐伯虎开始放纵自己,经常出入于烟花柳巷,用酒来麻醉自己,靠卖画度日,一个曾经踌躇满志的青年,就这样被打击成了一个万念俱灰的人。

其五、唐并非刻意拒绝了宁王的邀请,而是差点成为反革命:在“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里面,宁王派人去唐府请过唐伯虎,而唐母已经听说宁王要造反,而让伯虎兄一边吃着鸡翅一边装病而婉拒了宁王的邀请,而历史上的唐伯虎却于1514年,受宁王朱宸濠之邀去南昌待了有半年,当时宁王朱宸濠的封地在南昌,后来唐伯虎发现宁王反叛动向,为了逃走,便开始装疯,甚至在南昌市的大街上裸奔,最终才逃回苏州。如果当时唐兄真的没有逃走,后来不仅会成为“反革命”,而且还会死无葬身之地,因为宁王于1519年真的起兵造反了,但是没有过多久,就被当时的一位猛男给打败了,这位猛男就是王守仁,这位大哥在当时是相当有个性的人,其到后来似乎没有因为打败宁王而出名,却在学术方面相当出名,就是其终其一身而悟出的“心学”,大力鼓吹“知行合一”,不仅在明朝拥有了很多学术方面的崇拜者和接班人,而且在四百多年之后,有位哥们儿对其也十分崇拜,甚至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了,这位哥们儿就是陶行知。扯远了。

其六、唐伯虎并非有九个老婆:如上所述,唐伯虎一生中只娶了三个老婆,并且是先后娶了三个老婆,第一位就是刚刚讲的徐氏,在唐伯虎25岁的时候去世了。第二位老婆是一个非常势利的人,在唐伯虎29岁被牵涉到科考案后,见唐伯虎做官无望,便离唐伯虎而去,这种打击我想也不是一般男人会遇到并承受的了的,而倒霉蛋的伯虎兄却是遇上了。他的第三位老婆是沈氏,小名叫沈九娘,伯虎兄倒霉就倒霉在他的这个老婆的小名上了,于是自此民间都流传唐伯虎家里已经有八个老婆了,结果还娶了第九个,而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这位沈九娘虽然名为九娘,实际只是伯虎兄的第三任老婆;

其七、唐伯虎并没有点过秋香:上面讲到唐兄并非有九个老婆,而唐伯虎也未点过秋香。据了解,历史上秋香的确有其人,但是却是一名妓女,名叫林奴儿,号秋香,比唐伯虎大近二十岁。因此,三点秋香和三笑姻缘只能是传说了。这个故事的形成,是缘于王同轨先生在其小说《耳谈》中所写的陈公子一笑姻缘,所写的陈公子的故事就如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类似,后来演变到了明末的作家冯梦龙写的小说里面,就把此故事安到了唐伯虎头上,从此在民间就留传开来。我觉得可能也是大家想把唐伯虎塑造成一位风流倜傥的形象,所以才把这个故事安在他的头上。另外,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这个历史上的林奴儿,他曾经也向唐伯虎的老师沈周学过画,而唐伯虎也的确认识秋香,并且还为秋香的画题过诗,于是大家就很更能把他们俩联系起来了。

唐伯虎的一生如此坎坷,可以说是古代知识分子悲剧人生的代表,而恰恰是就是他被人们演义与传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并且还继续在被人们按照面目全非的方向演义着,这也是历史给伯虎同志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不知道伯虎兄看到了今天的电影对其的表述,会作何感想,估计会气得活过来。当了解了唐兄的真实人生后,我不仅没有觉得他不可爱了,我反而觉得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了,一个离我们的生活很近的真实的人。当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时候,其实我就在想,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么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吗?他是不是有点太不真实呢?现在我觉得唐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传说中的符号。

最后用唐伯虎同志的绝笔诗结个尾: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在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