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古籍孤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便于搜检入选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

6月4日,2021年度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烟台召开。会上公布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明衡藩刻本《便于搜检》入选。

山东古籍孤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便于搜检入选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1)

据悉,2007年国务院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全省古籍普查中涌现出了众多新发现的珍贵典籍。为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我省古籍普查工作成绩和亮点,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古籍保护事业,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于2021年5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评选工作。经过单位申报、初评、公众票选等环节,由国内版本目录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审确定了“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名单。

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便于搜检》四卷,为明衡藩刻本,一函四册。卷前刻有墨文印章“皇明衡藩”“衡王图书”。书中有“爱日楼”“吴鹗之印”“积学斋徐乃昌藏书”和“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钤印,曾为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吴鹗、徐乃昌递藏。《便于搜检》为衡王朱祐楎所编,开本阔大,版式疏朗,是衡藩刻书的代表之作。卷中除目录及篇章名以楷体书写外,其他都以篆字刊刻。特别是序文楷书字体仿南宋浙本,是较为方板整齐的欧体字。正文篆书体正势圆、婉转流美、则丽典雅。《便于搜检》反映出明代初期古籍刻印技术的高超,在中国刻书史上也是较有代表性的精品之作。

山东古籍孤本(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便于搜检入选山东省古籍普查十大新发现)(2)

《便于搜检》一书国内仅存五部,省内仅存二部。《便于搜检》于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购置归于我校图书馆,在此次古籍普查中,经过认真审慎的考订鉴定,确定为明衡藩刻本。按照文化部《古籍定级标准》,定为二级古籍,于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新发现馆藏古籍中较有特色的一部。

(转载自山东师范大学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