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儿开荒(王宝儿发财上)

王宝儿开荒(王宝儿发财上)(1)

话说崔老道继续在南门口说野书,算卦的同时外带说野书,吃的还是“开口饭”。在路边说野书叫“撂地画锅”,不同于在书馆中说评书,因为听书的不能保证每天都来,说书人也不能保证每天都在,所以很少有整本大套的,只讲民间的奇闻逸事,把点开活、随手抓哏,比说相声的不在之下,三言两语勾住了听主儿的腮帮子,这才挣得来钱。据崔老道所说,他的书和别人的不一样,并非凭空捏造、信口开河,全是他的亲身经历,其中压箱底的有这么一部《四神斗三妖》,可以说是他的顶门杠子、看家的玩意儿。咱们之前讲过的《龙虎山得道》《夜闯董妃坟》《大闹太原城》《金刀李四海》,仅仅是入话的铺垫。真正开说这部大书,头一段有个回目叫《王宝儿发财》。所谓“不听头不知道始末缘由,不听尾不知道归根结底”,咱们闲言少叙,就从这段《王宝儿发财》说起——

世上发财的人多了,有名有姓的也不在少数,老年间提起来,像什么石崇、邓通、沈万三,全是富可敌国的大财主,怎么单单要把“王宝儿发财”拿出来说呢?因为在过去来说,天津卫有句老话叫“王宝儿的水铺浮金鱼儿,祥德斋的点心吃枣泥儿”。后一句很好理解,是说祥德斋的枣泥儿馅儿白皮儿点心好吃,那是道光年间就卖出了名的老字号。

豆沙馅儿、什锦馅儿的虽说也好,最好吃的可还得说是枣泥儿点心,用的是绥德红枣,带虫子眼儿的全拣出去扔了,先煮后炒,拌上花生油和白砂糖,又甜又沙口,在天津卫久负盛名。而前一句是什么意思呢?以前的人们习惯一早上起来喝口热茶,涮涮一夜的浊气,但是为了壶开水又犯不上点炉子生火,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不做饭舍不得糟践劈柴。因此有了专供开水的水铺,想喝水的可以随时去买,还有包月往家里送的,钱也是按月结,伙计送一挑水,在水缸旁边的墙上画一道,月底数“正”字。

干这一行用不了多少本钱,天津卫九河下梢七十二沽,大河没盖儿,就在那儿横着,水可有的是;烧开水也不用木柴,因为合不上成本,那烧什么呢?单有人挣这份辛苦钱,一早出城去田间地头捡秫秸秆儿,就是去掉穗的高粱秆儿,打成捆送到水铺;烧水的家什无非土灶、大锅,再置办几个水筲、水壶、水舀子,那也没几个钱。无论穷人、富人,谁都得喝水,所以说这是个不倒行市的买卖。

想当初,王宝儿在水铺这个行当中称得上首屈一指,不但买卖大、连号多,他的水铺更有这么一景,就是他门前的大水缸中有一尾金鱼,全身通红,稍稍挂了一抹子金,从头到尾将近半尺,又肥又大,扇子尾、鼓眼泡,眼珠子往上翻,总跟瞪着人似的,唤作“朝天望”。天底下的金鱼大致上分为草种、蛋种、文种、龙种,王宝儿的金鱼属于龙种,还有个别名叫“望天龙”,在大水缸里摇头摆尾这么一游,谁见了谁喜欢,不仅好看还是个幌子,说明他铺子里的水干净。

  王宝儿并非一落地就自带这番名气,说话在清朝末年,王宝儿还是个十三四的半大小子,早早没了爹娘,只留下个破落居所,住在天津城银子窝竹竿巷后街。王宝儿家那个破屋子,三九天透风、三伏天漏雨,连窗户带门没有囫囵的,不怕下雨就怕刮风,漏雨可以用锅碗瓢盆去接,风刮大了屋顶就掀了。日子本就贫苦,又没爹没娘,一个人孤苦伶仃生计无着,出来进去连个说话的也没有,仅与一只拾来的癞猫为伴,白天托上半拉破砂锅,拉着一根破竹竿子,沿街乞讨为生。

王宝儿有几分志气,越想越不甘,总觉得憋了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说什么也不能再要饭了。别的活儿他也干不了,就到南城外的芦苇荡子捡秫秸秆儿、苇子棍,捡多了打成一捆,背回来卖给水铺。出力多少先放一边,四更前后就得披星戴月地出城,因为五更天亮就有要水的,起晚了不赶趟儿。

  当时天津城中的大小水铺不下几十家,通常开在胡同深处,门前没有字号,只在外边挂一块小木头牌子,上写“水铺”二字,里边是一排炉灶。王宝儿常年讨饭,有一份眼力见儿。他送秫秸秆儿的这家水铺与别处不同,不仅门脸大,还有字号,门口挂着幌子,名为“顺隆水铺”,取一顺百顺、生意兴隆之意,位于银子窝路口。王宝儿为什么往顺隆水铺送秫秸秆儿呢?一来住得不远,二来和乞讨一个道理,上大户人家讨饭,遇上心善的总能多给一点儿。

  打那以后,王宝儿有了正经的事由,捡了秫秸秆儿就往这个水铺送。不过秫秸秆儿这东西不禁烧,加上他年纪小、嘴又亏,单薄得跟张纸似的,一趟背不了多少,供上这两个通膛的大灶,一趟两趟可不够,从城里到城外,一天来来回回往返七八趟。寒来暑往、顶风呛雪,吃的苦就甭提了。好在两位老板也是忠厚之人,又是住一条胡同的邻居,用谁的秫秸秆儿不是用,倒不如照顾照顾这个苦孩子,时不常的还多给点儿。王宝儿从小苦命,将人情世故看在眼中,懂得知恩图报,闲时经常去水铺帮忙,生个火、看个灶,给人家打打下手,有什么活儿干什么活儿。赶上不忙的时候,两个老板找地方歇着,就让王宝儿盯着买卖,知道这孩子人善心正,手也干净,不会昧钱。如此一来,王宝儿尽管日子还是又穷又苦,好歹不用讨饭了。

  如若一直这么平淡,王宝儿可发不了财,咱也就没后话了。有这么一阵子,王宝儿在水铺帮忙的时候,总看见一个骑黑驴的乡下老客,长了一对夜猫子眼,嘴里叼着一个烟袋锅子,成天盯着水铺对面的门楼子发愣。一连多少天,骑黑驴的老客不到晌午就来,下了黑驴往路边一站,天黑透了才走,不错眼珠儿地盯着看,也不知道是中了什么魔障。王宝儿心下纳闷儿,可也没敢去多问,反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保不齐这位就愿意给门楼子相面。他可不知道,这个人太厉害了,说开天地怕,道破鬼神惊,乃是天津卫四大奇人之一——憋宝的窦占龙!

  这一天王宝儿带着癞猫出门去捡秫秸秆儿,又遇上了骑黑驴的窦占龙。擦身而过之际,窦占龙叫住王宝儿:“小孩儿,你想不想发财?”王宝儿一愣,不明白来人什么意思,心说:我刚寻了个事由,不用要饭了,上哪儿发财去?窦占龙说:“我想买你一样东西。”王宝儿上下打量了一番窦占龙,纳闷儿地说:“小的家徒四壁,一年四季就这一身衣裳,哪有您看得上的东西?”心下却寻思:这别再是个拍花子的,花言巧语把我唬住了,到时候往穷山沟子里一卖,我可就交待了!没承想窦占龙“嘿嘿”一笑,伸手点指道:“我不买别的,就要你身边那只猫!”

  王宝儿眉头一皱,这只猫跟他相处多年,白天陪他出城捡秫秸秆儿,晚上跟他在一个被窝里睡觉,在外边吃了多少亏、受了什么委屈,回到家里也只能跟癞猫念叨。你把他们家安上四个轱辘推走也无妨,要他这只猫他可舍不得。想到此处,王宝儿蹲下身子,把癞猫抱了起来。

  窦占龙看出王宝儿犹豫,不等他说个“不”字,已从钱褡裢中摸出一锭银子,在王宝儿眼前一晃。王宝儿长这么大从没摸过整锭的银子,别说摸了,就是离这么近看一眼都没看过。这么大一锭银子,没十两也有五两,顺隆水铺这么大门面,使的用的全加上还不值五两。窦占龙以为这买卖必成:“小兄弟,你把这猫给我,这银子就是你的。”王宝儿虽然一贫如洗,这只癞猫却千金不换,脑袋摇得都快泄了黄。窦占龙没想到给王宝儿这么多银两他都不肯,反而把癞猫抱得更紧了。别看癞猫是王宝儿捡回来的,浑身上下没一块整毛,但是形影不离、相依为命,真可以说如兄似弟,哪有哥哥卖弟弟的?

  窦占龙变戏法似的一锭接一锭从褡裢中掏银子,两只手拿不过来,就往地上码,转眼间地上银子堆得跟个小山包似的。王宝儿却只是摇头,癞猫也颇通人性,低头往王宝儿怀里扎。这么一来,倒把憋宝的窦占龙唬住了,还以为王宝儿识破了他的老底。憋宝这行有个规矩,识破了就得分给对方一半,无奈之下说出实情。原来银子窝这个地方有件天灵地宝,乃一只得了道的玉鼠,就藏在水铺对面的门楼子上边,有此宝傍身,荣华富贵,不求自来。不过这天灵地宝,可不是说取就能取,所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窦占龙心里明白,只有王宝儿身边的癞猫才抓得住它!

  王宝儿还当窦占龙看错了,低头看了看癞猫,又抬头瞅了瞅门楼子,奇道:“这只猫长满了癞疮,要不是我捡回来,它早就饿死了。一不会上房,二不会爬树,门楼子那么老高,它如何上去捉玉鼠?”

窦占龙说:“尔等凡夫俗子若能识宝,我们憋宝的不就没饭吃了?你若信得过我,可于明夜子时抱着癞猫在门楼子下边等我,得了天灵地宝,分你一半富贵,够你十辈子吃香喝辣的!”说罢骑上黑驴扬长而去。

王宝儿对窦占龙的话半信半疑,眼瞅着一人一骑走远了,扭回头来盯着门楼子,把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到底没看出什么端倪。那上边除了尘土、树叶、砖缝儿里的野草,哪有什么玉鼠?他倒是有过耳闻,没少听老街旧邻念叨,说江湖上有一路憋宝的奇人,凭着眼力过人,四处取宝发财,难不成真有此事?转念一想,且不说真与不真,纵然能发大财,那也是明天了。人活当下,什么也不如当下有口饭吃要紧。

王宝儿乞讨多年,早明白这个道理了,眼下还得出城捡秫秸秆儿,否则今天就得挨饿,但是这只癞猫就片刻不敢离身了。他把猫紧紧抱在怀中,摸出身上仅有的五个大子儿,用其中的四个在路上买了俩烧饼当晌午饭。离银子窝不远有家烧饼铺,他家的芝麻烧饼最好吃,用麻酱分层,揪出面剂子,拿起来往芝麻笸箩里一按,单面沾上芝麻,放进炉膛里烤,刚出炉的还挺烫,外表焦脆、内里绵香。油纸包好了拎在手里,兜里的五个大子儿这就去了四个,留下一大枚揣在怀中,想等回来时路过河边再给癞猫买点儿臭鱼烂虾。也是合该出事,一路走到南门口,正撞见摆摊算卦的崔老道。

  崔老道日子过得比王宝儿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连几天没开张了,饿得前心贴后背,脑袋发蒙,脚底下打晃,站都站不稳了,捡了两块砖头垫屁股,坐在卦摊后边两眼发直,盯着往来的行人,看谁都像蒸饼,恨不得咬上两口。他瞧见王宝儿身上穿得又脏又破,怀中抱着一只蔫了吧唧的癞猫,心说:这不是买卖,赚不出钱来。书中代言,崔老道并非以貌取人,单看穿着打扮没准儿也能看走眼,因为那个年代仍是大清国的天下,万一有个微服私访的老大人,故意穿得破衣拉撒的呢?

所以江湖上有一套相人的方法,比如有这么一句话叫“闻履知进退”,不必看来人穿着打扮、五官相貌如何,只听此人脚步声,大致上就知道是什么来头。真有根基的贵人,走起路来一步是一步,步眼沉稳。王宝儿可不然,脚底下“噔噔噔噔噔噔”,乱如麻,快如砸。崔老道一听便知,这是为了吃饭赶去奔命的人,可又一瞧,王宝儿手里拎了个油纸包,不用问准是吃的。崔老道饿得眼珠子都蓝了,心说:我也别挑了,蚂蚱再小也是肉,赶上什么是什么吧!他念及此处,勉强站起身来,叫住了王宝儿说:“无量天尊,财主爷留步,贫道我有良言相告。”

  王宝儿只是个半大孩子,不知江湖上的钢口,心下莫名其妙,问崔老道:“道长,您叫我?我怎么成财主爷了?”

  崔老道见王宝儿让他叫住了,这生意就做成了一多半,当即耍开舌头说:“小兄弟,贫道既然这么叫你,定然有个因由。你看你这面相,龙眉虎目有精神,天高地厚家中肥,你不是财主谁是财主?当下窘困不过一时,来日富贵不可限量!”这几句话按江湖调侃来说叫使上了“拴马桩”,也就是用拴马桩把人的腿脚拴住,甭想再走了。

  江湖所传相面算卦的诀窍,无不是简明扼要的大白话,练的就是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本事,学三四个月就能上地做买卖。崔老道是老江湖,熟知人情世故,只要你敢搭话,他就有本事让你掏钱。换了平时,王宝儿未必会上当,他一个捡秫秸秆儿的穷孩子,没饿死就不错了,还指望当财主?不过窦占龙刚许给他一件大富贵,正不知道是真是假,听崔老道这么一说,不由得信了几分,对崔老道说道:“我从小到大连一顿饱饭也没吃过,您倒说说看,我如何发财?”

  崔老道心知这已是到嘴的鸭子了,不慌不忙拿出签筒子来,指点王宝儿抽了一支签。抽签算卦叫“奇门卦”,又叫“八岔子”。签筒里装着六十根竹签子,卦摊上摆好九个卦子儿,横竖各三行,每行三个,对应“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九个字。别人算卦专攻一门,抽签就是抽签,看相就是看相。崔老道不然,艺多不压身,有什么来什么,肚囊也宽绰,没他不会的,对付个小孩子用不上“六爻八卦”,只凭胡说八道就够。崔老道接过来王宝儿的签子看了看,按签子上的字在桌上摆卦,装模作样看了半天,其实是肚子又饿了,得站那儿缓缓,否则非得一头栽倒不可。

缓得这么一缓,崔老道皱着眉咽了咽口水,可就说了:“你这个财非同小可,卦辞有云,时来运转当头红,出门遇上好宾朋,想要求财财自有,想要求利利自成……”卦辞确是不错,那么说真该王宝儿走运了?非也!崔老道给谁算卦也是这几句,就是说出门遇上贵人,因此得以转运发财,贵人暗指他崔老道,这是江湖口、生意经。按照以往的套路,算卦的一定会求他指点,他再胡编几句,东南西北随便一指,告诉来人想发财往那边走,这就能要钱了,给那位发到云南去他也不管。那位说,人家要是回来找他打架怎么办?那倒不会,崔老道说出大天来也骗不了几个钱,被骗的人顶多是没寻着财路,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谁有闲工夫回来找他?即便找回来,崔老道照样有一套说辞应对。

  王宝儿从来没有闲钱算卦,没经过这样的事情,以为崔老道真有两下子,连他遇上骑黑驴的窦占龙也算出来了,当即拜谢了崔老道,转过身就要走。

  崔老道的话茬子够硬,一是敢找人要钱,二是有让人掏钱的手段,一瞧这孩子怎么这么耿直呢?我不要钱他也不给,这可不行,唾沫没有白费的。赶忙绕到王宝儿前面,平伸双臂把他拦下说:“财主爷留步,发财不难,守财不易,你命中注定有这条财路,却须多行好事,留住这一世富贵。”

  王宝儿听不懂崔老道言下之意,只说:“道长所言极是,等我发了财,定会修桥补路,多做功德。”

  崔老道见王宝儿还不往道儿上走,暗骂这小子长了个点不透的榆木疙瘩脑袋,怎么就听不明白呢?他不得不把话说明了:“常言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等你发了财再积德行善,那就来不及了,功德只在眼下。”

  王宝儿抓了抓脑袋说:“我身上只有一个大子儿、俩烧饼,如何能够行善?”

  崔老道心想:这孩子是没多大油水,可也不能不要:“东西不在多少,我替财主爷送入粥厂道观……”话没说完,他这不争气的肚子先打上鼓了,声若响雷。

  王宝儿一向心善,见崔老道饿得站都站不稳了,直似风摆荷叶。这两个烧饼何必送入粥厂道观,斋僧布道也是功德,往前一递手,就把烧饼给了崔老道。

  崔老道抓过烧饼,撕开纸包,等不到王宝儿走,就把俩烧饼一口一个扔进肚子,咸淡味儿都没尝出来,可总算是还了阳。他又对王宝儿说:“财主爷,两个烧饼您都舍了,那一个大子儿也甭留着了,贫道替您给祖师爷添点儿香火,定保您财源广进。”

  王宝儿赶忙捂住口袋:“那可不行,这一个大子儿还得买臭鱼烂虾喂猫。”崔老道瞧了癞猫一眼,这只猫奇丑无比,从头到尾的癞疮,没一处好毛色,却被王宝儿搂在怀中视若奇珍。他以为这孩子孤苦无依,捡了只癞猫做伴儿,又舍不得那一个大子儿,便说:“财主爷果真心善之人,赶上如此荒颓的世道,人尚且难求一饱,哪有余钱买臭鱼烂虾喂癞猫?若是拿去给祖师爷添香许愿,不知可以护佑多少信善……”

  还没等崔老道把话说完,王宝儿就接口道:“道长有所不知,取宝发财全凭此猫。”

  锣鼓听音,说话听声。崔老道吃的是江湖饭,全凭随机应变的本事,他听王宝儿这么一说,心里头纳上闷儿了:“这个话蹊跷了,什么叫取宝发财全凭此猫?财从何来?”他有心问个究竟,拽住王宝儿的胳膊不让走,可也不明说,东拐西绕一通打听。这也是门学问,按算卦这行的术语来说,叫作“要簧”,说白了就是拿话套话。这里边的手段多了去了,有“水火簧、自来簧、比肩簧、拍簧、诈簧”等等,讲究的是声东击西、抽撤连环,甭管多精明的人,一不留神就会让他绕进去。

  王宝儿到底是个孩子,架不住崔老道连蒙带唬,就把骑黑驴的老客找他借猫取宝一事说了。

  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别看王宝儿叫不出窦占龙的名字,崔老道一听可就明白了,骑黑驴的老客不是旁人,正是憋宝的窦占龙。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提起窦占龙那还了得?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字号,耳朵里早就灌满了,也打过一两次交道。久闻此人广有分身,旁人看不上的破东烂西,在他眼中却可以勾取天灵地宝,这么多年取宝无数,哪一件不是价值连城,说他是财神爷降世也不为过。崔老道贪心一起,什么也顾不上了,对王宝儿说:“憋宝的可没一个好东西,只会说大话使小钱,恨不能空手套白狼。我来问你,十字路口的门楼子是给他立的吗?”

  王宝儿摇头道:“不是,那是一座荒宅的门楼子。”

  崔老道又问:“门楼子上的玉鼠是他养的吗?”

  王宝儿说:“憋宝的告诉我,玉鼠乃天上灵气入地为宝。”

  崔老道说:“我再问你,灵猫是不是他捡来的?”

  王宝儿又摇了摇头,这只癞猫是自己从小捡来的。崔老道一拍大腿说:“对啊,灵猫、玉鼠、门楼子没一件是他的,凭什么吐口唾沫粘家雀分你一半的富贵?依贫道所见,你既得了灵猫,玉鼠就该是你的,与旁人何干?”

  王宝儿让崔老道一问二问连三问,问了个哑口无言,有道是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王宝儿本来耳朵根子就软,孤苦伶仃一个小孩子,不识文不断字,没什么主见,此时让崔老道一撺掇,心说:对呀,憋宝的一不出钱二不出力,凭什么分走一半好处?

  崔老道见王宝儿站在当场苶呆呆发愣,就知道有门儿,于是接着说:“并非贫道多事,只因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骑驴憋宝的名叫窦占龙,此人腰缠万贯,富可敌国,金胳膊、银大腿、翡翠的脑袋,却来诓一个涉世未深的半大孩子,贫道岂能袖手旁观?不如来个先下手为强,咱们今夜晚间去抓玉鼠,有贫道在旁护持,可保万无一失。得了宝我分文不取、毫厘不要,只替祖师爷讨几个香火钱便可。”

  几句话说得王宝儿心中一动,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和那骑黑驴的老客约定了,食言而肥可不够意思,便问崔老道这该怎么办。崔老道眼珠子一转:“这个宝理应是你的,正所谓让理不让人。帮理不帮亲。咱冲着理说话,与那骑黑驴的何干?再者说了,你若真过意不去,大不了等有钱了,再买匹高头大马送给他,让他回家配骡子去。”

  王宝儿一听确实是这个道理,而且崔老道可比骑黑驴的面善、心眼儿又好,说的话句句中听,赶紧一揖到地:“事成之后,我王宝儿绝不会亏待道长。”

  崔老道暗暗得意:怪不得一大早上起来眼皮子就跳,原来让我遇上了这等好事,借窦占龙之法取宝发财,一不出钱二不出力,这才叫真正的坐享其成。当下和王宝儿说定了,天黑之后在银子窝路口碰头,死约会,不见不散。

  当天半夜,一长一短两条黑影蹿至银子窝路口。前边是王宝儿,怀中抱着那只癞猫,后边一瘸一拐的是崔老道,身背宝剑,手持拂尘,既然来护法,架势可得摆足了。两人如同做贼的,蹑手蹑脚贴着墙根儿走,只恐被人瞅见。因为那个年头没有穷人说理的地方,万一让人撞破此事,往官面儿上一报,县太老爷准得把玉鼠收了去,献到皇上驾前,升官发财换纱帽,谁管一个算卦的瘸老道和一个捡秫秸秆儿的穷孩子的死活?

  二人偷偷摸摸来到门楼子下边,崔老道让王宝儿将癞猫放到地上,躲在暗处窥觑。月光下边细看,王宝儿的猫长得真叫一个寒碜,又瘦又小,身长不过一尺,毛色说白不白、说黄不黄,全身的癞疮,从来也不会叫,而且还懒,往门楼子下边一趴,动都懒得动。不过崔老道心知肚明,窦占龙目识百宝,绝不会看走眼,此猫必有异处。

  夜近子时,天上月明星稀,四周围除了王宝儿和崔老道一个人也没有。门楼子上忽然白光一闪,二人揉了揉眼定睛观瞧,但见一只巴掌大小的耗子,全身通透如玉,腹中肝花五脏悉数可见,瞪着两只碧绿的小眼珠儿,正在门楼子的檐顶上望月,真乃世间难得的异宝。崔老道和王宝儿看得张大了嘴,再也合不拢。

  正当此时,王宝儿的猫叫了一声,循声望去,癞猫身上的癞疮纷纷脱落,掉了一层皮似的,哪还是之前的癞猫,鼻尖和四爪雪白,通体皆黑,双眼在月光下直泛金光,正所谓“四足踏雪不为奇,踏雪寻梅世所稀”!没等二人回过神来,踏雪寻梅金丝猫已飞身蹿上了门楼子。上边那只玉鼠着实吃了一惊,吓得从檐顶上掉了下来,落地摔了一个四分五裂。再看门楼子上的踏雪寻梅金丝猫,没捉到玉鼠,望了望天上的明月,竟不回顾,一路蹿房越脊而去,转眼不见了踪迹。

  这一切只不过发生在眨眼之间,等崔老道和王宝儿明白过来,不但黑猫跑了,摔碎的玉鼠也已不见。二人你瞧瞧我,我看看你,均是作声不得。

  一场竹篮打水,王宝儿还没回过味儿来,憋宝的窦占龙就到了。原来他回去之后一直觉得心里不踏实,自己不守在门楼子底下不放心,因此半夜骑上黑驴来到银子窝。他见崔老道和王宝儿在门楼子下边发呆,立时有不祥之感,翻身下驴奔将过来,一把薅住王宝儿的脖领子,问道:“你这大半夜跑这儿来干什么?”王宝儿不知如何理会,伸手一指崔老道:“是崔道长让我来的……”窦占龙抬头一看门楼子上空空如也,又看了一眼旁边的崔老道,才知是这个扫帚星作梗。

他用力把王宝儿推了个四仰八叉,咬牙切齿地对崔老道说:“玉鼠可不是这么个拿法,非要等到明天月圆之际,让它吸够了天精地华,还得提前铺好猩红毡,四周撒上五谷杂粮,那时再让灵猫出来。玉鼠受到惊吓,掉下来是活的最好,哪怕不是活的,落在毡子上至少是囫囵个儿的,那也是无价之宝。如今倒好,摔了个四分五裂遁入土中,等闲放过了一场大富贵!”

  窦占龙越说越气,点指崔老道的鼻子怒骂:“仨鼻子眼儿多出一口气的玩意儿,天雷击顶、五马分尸的牛鼻子老道,干出这等没皮没脸没王法的勾当,你拿什么赔我的玉鼠?”

  崔老道以前见过窦占龙,只不过没什么交情。他心知自己理亏,却仍嘴硬,来了个亏理不亏嘴,将手中拂尘一摆,慢条斯理地说道:“玉鼠乃天灵地宝,怎么就成你的了?你招呼它,它跟你走吗?我放了它这叫替天行道,何错之有?”

  窦占龙怒不可遏,两只眼几乎冒出火来:“呸!少说风凉话,不是你起了贪念,擅取此宝,玉鼠怎会遁去?你不撒泡尿照照你那德行,长没长发财的脑袋?凭什么打天灵地宝的主意?”

  崔老道面子上不恼,依然强词夺理:“贫道怕你因财失德,遭了报应天地不容,故此放走玉鼠。”

  窦占龙见崔老道不仅嘴硬,还一脸的大义凛然,当真可恨透顶,气得他额头上绷起三条无情筋,止不住越骂越难听,调门儿一声高似一声。

  崔老道却反其道而行之,凭着脸皮厚,摇头晃脑,不紧不慢,这可比什么都气人。他也看出来了,他越不着急,窦占龙就越是暴跳如雷。你有千言万语,我有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随你怎么骂,我就是不生气,你能奈我何?

  窦占龙让崔老道气得脸红脖子粗,手脚直打哆嗦,本来心里就窝火,又遇上个蒸不熟煮不烂的二皮脸,加之他这气性也忒大了点儿,一时急火攻心,忽觉眼前发黑,嗓子眼儿发甜,咽一下没咽下去,咽两下没咽下去,“噗”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随即扑倒在地,居然让崔老道活活气死了!王宝儿坐在地上不敢近前,崔老道俯身探了探鼻息,窦占龙魂魄出窍,已然死绝,搬来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也活转不得了。

请各位喜欢本篇文章的小伙伴儿关注、转发、评论,一键三连!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