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

1984年,54岁的游本昌凭借春晚哑剧《沐浴》大火了一把,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只是这个29年龙套演员的第79个角色,他曾想出演“阿Q”,也想成扮演“秦癞子”,但一向喜欢与人相争的游本昌,在一次次的机缘巧合之下,却错失了无数次独挑大梁的机会。

此时,早已年过半百,却仍然无法拥有自己代表作的游本昌突然有一天得知,电视台要开拍连续剧《济公》,于是他便与妻子商量一下,说:“我从小出过家,对“济公评书”更是滚瓜烂熟,我要看看有没有机会出演这个角色。”但没过多久,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却又让他感到无比的失落。

那么,当年的《济公传》又掺杂着主人公多少的爱恨情仇与利益纠葛呢,游本昌又是靠着怎样的才能出演一代“活佛圣僧”的呢,我们不妨翻开历史的画卷,读一读这位老戏骨平凡却又不失色彩的人生吧。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

1933年9月,游本昌出生在江苏省泰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由于从小体弱多病,他的父母生怕小小的游本昌就此夭折,于是就找了当地的一位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一卦。

卦象结果出来了,但却并不是好结果,这位先生断言游本昌恐怕无法撑过13岁,若要争得一线生机,还需皈依佛门。

游本昌本有姊妹六个,他是其中唯一一个男孩。听到家中独苗有如此磨难,他的父母顿时感觉光明的世界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

游本昌的父母虽然很想去相信这件事是假的,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们赌不起,也输不起。

或许从这时起,他和“佛”的缘分就已经结下来了。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

等到游本昌长到6岁时,父母再三考虑下便将儿子送进了上海法藏寺当起了俗家弟子。

在那里,游本昌拜兴慈法师为师,被赐法号乘培,正式成了法藏寺的一员。

虽然成了一名小沙弥,但游本昌并没有被严格地约束在寺庙之内,再加上他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所以每次只要见到附近有开播放电影的,他就会丢下正在诵经念佛的师兄弟,一个人偷偷溜达出去,看得那个叫津津有味。

看完回来,早就日落黄昏,可心慈的师傅却也从来不责怪游本昌,只是叫他乖乖去把斋饭吃了便可。

在师傅的宽容与善良的引导下,游本昌内心的佛性油然而生,就这样,他安然无恙地度过了十三岁的生日。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3)

1948年,游本昌拜辞了兴慈法师,就此还俗了。

回到家中后,父母将游本昌送入学堂学习,希望他能努力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然而,此时的游本昌早就志不在此,他深深迷恋的是戏剧,特别是哑剧,在他的认知中,哑剧这种无声的表演方式最具感染力,因为全靠肢体语言的表演最考验演技功底。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4)

在游本昌的童年记忆中,二姐在学校每次演剧,都会特意带着自己过去,每一次他都看得着迷。

除了跟姐姐看表演,游本昌还会跟着父母一起去茶馆听戏,很快就他沉浸到这种艺术当中无法自拔,从最初的父母拉着他一起去看戏到每天放学后主动请求父母一起去看戏,戏曲艺术已经逐渐融入了他的生活当中。

在游本昌的世界中,卓别林是他的冒险伙伴、秀兰·邓波尔是他的灵魂导师,《木兰从军》是坚强与孝的代表、《渔光曲》是家与温柔的港湾。

在家庭的熏陶与时代的感染下,小小的游本昌也开始了自己的演艺梦想。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5)

在高二那一年,学校组织了场演出,而游本昌凭借着精彩的节目在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正在现场观看的文工团领导也被他的演技所折服,心中认定他是个不错的苗子,于是便在一周后向游本昌发出了邀请,破例招他到文工团工作。

高中没毕业就能直接进到文工团,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换作其他人,早就麻溜地答应下来了,但这个“馅饼”显然没能没有将游本昌“砸晕”。

游本昌冷静地跟文工团商量,希望可以延迟一年,等他高中毕业后再入文工团。

如此做法,在很多外人眼中看来,未免太不把文工团当回事了,人家做出了这么大的诚意,岂能任由你一个毫无名气的毛头小子能讲价的?这不是在打人家领导的脸吗?所以大家都想看游本昌要闹出什么笑话才能结尾。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6)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文工团竟然答应了他的要求,让他延后进入工作岗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游本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自然有他的考量,他知道:“自己读书的年龄晚,接受佛学教育比接受科学教育的时间还要多,这对于自己以后的演戏道路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当前而言,多点学习储备知识,远远比踏上工作岗位更加实际。”

此外,提出延期一年的要求也是游本昌想看看文工团是否真的是“求才心切”还是只想找一个“打工仔”,如果是前者,它肯定愿意等,如果是后者,等不等,对于他本人来说,意义都不大了。

幸运的是,游本昌这次赌对了,高中毕业以后,他如愿进入了文工团工作。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7)

在文工团期间,游本昌终于有机会接受到了系统的教学与训练,虽然没有很多登台表演的机会,但是每每站在台下,他都会认真观看前辈的表演,然后回到宿舍好好揣摩一番。

秉持着对演戏的深沉的热爱,游本昌并没有停下他前进的步伐。

1953年,游本昌凭借着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满怀对未来的期待地敲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在步入校门的那一刻,他觉得凭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最终实现自己梦想。

可人算不如天算,前半生顺风顺水的游本昌似乎是用尽了一切的运气,自从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他的前程一路坎坷。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8)

1956年,因为在校各项表现优秀,游本昌毕业后就被保荐到了中央话剧院工作。

在外人看来,游本昌这是乌鸡变凤凰了,前途肯定是一片光明,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话剧院本身就人才济济,加上他的辈分低,不会讨好领导,又没有后台,所以就只能被安排去跑龙套。

没曾想,这龙套一跑,就是三十年。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9)

心中无欲,便无求,虽然只能跑跑龙套,但这些并不影响他演好每一个小角色,在游本昌的眼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每个角色都是鲜活的人物。”“这句话几乎贯穿了游本昌的整个演艺生涯。

例如,在饰演话剧《大雷雨》里一名农奴的时候,游本昌为了了解清楚农奴制的来龙去脉,演出真实效果,在事先他特意翻看了斯特洛夫斯基原著《大雷雨》的19个译本,然后做好笔记,慢慢揣摩人物性格。

在戏里,他瘸了一条腿,低着头,佝偻着腰,小心翼翼地瞥着主人的脚后跟,眼神范围连四周都不敢张望,默默地跟在主人身后。

虽然只有短短十多秒,也没有一句台词,但导演这段表演的评价非常高,他认为游本昌将农奴受到极端压迫的恐惧与卑微表现的非常到位,是难得的好镜头之一。

这就是游本昌,只要有机会,他仍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诠释每一个角色。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0)

1962年,全国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粮食十分短缺。而话剧院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每顿都吃不饱。有一次在舞台上排练时,游本昌突然晕倒在地。

导演就纳闷,“这还带给自己加戏的吗?”然而,等到现场工作人员叫了他几声以后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这才知道人晕倒了。

送到医院后才知道游本昌是被饿晕的,准确来说也不算是饿晕的,而是他过度透支自己的身体来钻研剧本了:每天晚上,人家都上床睡觉了,他就打着油灯,慢慢看剧本,看完剧本,他还要自己表演一下,一来二去的,很快就到了凌晨一二点,但他却全然不知。

日复一日,铁打的身体都扛不住。

然而,游本昌这个戏痴却一点都不怕,他在医院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接着上台演出,即使肚子都吃不饱饭,也不能阻挡他为艺术献身,因为这是他的精神食粮。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1)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演完这部话剧后,游本昌自此再也没有机会登台表演。

1966年,时局动荡,文娱活动被暂停,33岁的游本昌被迫停止演艺生涯,开始经历10年“上山下乡”的日子。

这个时候,是他事业上升的黄金年龄段,可游本昌却只能去冶炼厂炼钢炼铁,去田里割麦子,去山上放牛,几乎什么活都做过。一个斗志昂扬的热血青年的大好时光,就在这些繁琐沉重的农活中彻底荒废掉了。

十年的劳作加上远离家乡,让游本昌的斗志一点点被磨灭。

在经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难下,哪怕是乐观豁达的游本昌也承受不住了。某天凌晨,游本昌一个人悄悄摸出宿舍,来到一个水库边上,他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2)

就在他想往下跳的时候,一条鱼儿突然跳出水面惊醒了他,他呆呆地看着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异常欢快。

游本昌看着鱼儿陷入了沉思:“鱼儿跳出水面的时候不也是离开了它的舒适区吗?但这个过程中它能呼吸到氧气,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呀,那我为什么不能将这次的困难当作锻炼我意志力的机会呢?我要在逆境中坚持下去,我相信我还能回到那个聚光灯下的舞台。”

就这样,游本昌熬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3)

1976年,游本昌终于得以回到中央话剧团,继续干起了他的老本行。

此时与游本昌同时期毕业的人,不是圈内小有名气的明星,就是成了领导,个个都混得风生水起,而只有他还在跑龙套。

有人劝他改行,说要是继续在这行混下去,可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游本昌则摇了摇头回应说:“我的外形条件不好,又不帅,可我倔脾气就啥都不喜欢,单单喜欢表演啊,改行能去做什么?没办法啦,只能跑跑老套咯。”

这一跑,又是一个十年。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4)

有心人,天不负。游本昌出演哑剧《孙二娘开店》时,被导演黄一鹤所发觉,在现场看了一下游本昌的表演后,他觉得凭着游本昌的本事,不应该局限在这些小小的舞台上。

于是没过多久,黄一鹤写信给游本昌,说要推荐他到了春晚进行演出,这对于出演了二十多年龙套的他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而这么多年的演出经验也让游本昌对于演戏的探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唯一不足的是,对于这次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演的大事,他显得略微紧张,他担心地对妻子说道:“老伴,我要是演不好,那咋办呀,不得羞死人咯?”

妻子杨惠华打趣道:“不让你演吧,你不乐意,让你演吧,你也不乐意,要不让我去?”

听完这段话,夫妻两人不免同时笑了起来。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5)

于是,1984年,由游本昌自导自演的哑剧《淋浴》登陆春晚,并大获成功。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语言,只有动作,从脱衣服、打开水龙头、洗头遭遇断水等一系列动作,游本昌都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焕然一新的表演风格、独树一帜的表演方法,让许多人不免感叹:“原来哑剧还可以表演得如此有趣。”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6)

都说作品是演员最好的名片,通过《淋浴》走红后,许多导演都开始关注起游本昌来,他们都在考虑应该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来与他合作。

1985年,正在大连演出的游本昌接到了家里妻子打来的电话,他的妻子在电话里说道:“上海电视台的张戈导演想要找出演《济公》,你啥时候回来跟人家商量一下,听到这游本昌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并表示明天就回去。

第二天,游本昌乘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飞机,在飞机上的两个小时,他的脑海中闪烁过许多画面。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7)

早在三个月前,就有消息传出,上海电视台正筹备要拍一部电视剧《济公》,于是无数人都在争先恐后地报名。

就连一些老艺术家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游本昌看到了这个消息后,也想试一试这个角色,于是他就写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准备邮寄给剧组。

然而他还没踏出家门,就在报纸上看到,演员严顺开可能要去演济公,而且已经跟电视台那边说好了。换作别人来演”济公“,或许游本昌还会尝试着争取一下,但谁知这人偏偏是严顺开。

游本昌与严顺开的故事还要从电影《阿Q正传》开始,那时《阿Q正传》正在筹拍,当时中国著名导演谢添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对游本昌说“哎 ,我觉得你可以出演阿Q这个角色,你有空可以过去试试”。

于是游本昌鼓起勇气给《阿Q正传》导演岑范写了封信来自荐,不过由于导演本人对游本昌不是很熟悉,所以他最终还是将阿Q这个角色安排给了严顺开。

而严顺开的实力也十分强悍,他所扮演的阿Q简直是像从原著中走出来的一般,可怜中又带着滑稽。

正是凭借着在《阿Q》中的出色表演,严顺开成为跻身国际大舞台的第一代中国演员,同时也是我国唯一一位获得“卓别林手杖奖”的演员,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8)

由此可见,严顺开的地位在中国演艺人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与一位”泰斗级“的人物竞争,游本昌自认无力,更何况他生性淡泊,不喜相争,于是,拿着信封走出去的游本昌又折回了家中。

游本昌的妻子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当时神色黯然的游本昌说“看来,你真的是不走运”。

游本昌笑了笑说:“罢了罢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呀。“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19)

“各位乘客,已经到站,请准备下飞机。”游本昌还在回想着,没想到这么快就到达了,于是他下了飞机就立马打车前往剧组。

在现场上,导演张戈问游本昌:“你觉得济公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游本昌站了起来说:“我模仿一下你,你看看。”

接着,游本昌回忆起小时候看沈笑梅版济公,学着他的腔调用上海话说了句:“老板,你锅里跑来跑去的是什么东西啊?”

张戈在一旁视察后,他觉得游本昌的说话神态与风度,正是他想要的济公,于是就当场宣布道:“济公就由他来演了。”

一开始,游本昌还有点不可置信地问道:“这样就可以了?不要再试一下戏吗?”

张戈说:“不用了,可以了。”

接着他又问了好几遍:“真的吗?真的让我来出演这个角色?”

张戈导演看着游本昌惊讶的表情,笑着点点头:“我相信你能做到。”

这句话给了游本昌巨大的鼓舞。最终,游本昌接下了这个角色,他也相信:自己能演好!

这一年,他52岁,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主角。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0)

由于是第一次独挑大梁,游本昌在最开始演的时候,一直找不到状态。

导演也觉得他的演技是没得挑,但始终就是差了点什么,那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此游本昌也与导演讨论过几次,但就是死活找不出源头,于是便只好作罢,继续拍摄。

有一次,游本昌正在房间里面休息,夕阳西下,照射在他的躺椅上,优哉游哉,此刻的他心灵空旷,好不惬意,这样的感觉就好像刚刚品尝过美酒,微醺一般。

突然,有一种想法在游本昌的脑海中一闪而过,活佛济公修的不就是入世佛学吗?他本身状态不就是众人皆醒我独醉,众人皆醉我独醒吗?那以醉为醒不就更加符合济公的“道”吗?

恰好此时导演有急事招呼他过去,于是游本昌就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在导演面前表演了一下。

只见游本昌连鞋都没穿好,拖拉着 小碎步,耷拉的肩膀,摇摇晃晃地走了起来。

看着游本昌滑稽的走路姿态,迷离的眼神睡眼,突然间,导演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他,这就是济公啊 ,济公就该有这样的疯癫。

于是他高兴地大喊了起来,“没错,这样子就对了,本昌,就是这个样子,以后就这样演!”。

于是,风靡一时的“济公步”就这样诞生了。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1)

除了无时不刻在寻找表演的灵感,游本昌对待戏剧认真的态度也是同样令人敬佩。

当时的拍摄时间正值酷暑,有一场拍的是游本昌在寺庙里面大口吃肘子的戏,那场面,只要是人看了他吃肉,都会觉得他吃得太香了,难免会想凑上去和他一起吃。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游本昌嘴中的早就已经是“臭得令人呕吐”的肉,因为这块肉是早上从冰箱拿出来的,当时的温度高达39度,肉没有保存好,等到下午拍摄的时候已经变质戏,为了节约剧组时间,游本昌选择委屈自己,当着众人的面把它当成香喷喷的肉来吃。

等到拍摄完毕,游本昌跑厕所吐了十分钟,而这个精彩的镜头也并没有辜负他的付出,凭借着“以假乱真”的高超技巧,它被编入北京电影学院当教材。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2)

第二个精彩片段则是挨板子。

剧中的内容是,济公正在衙门接受刑罚,但他有“仙气护体”,浑身感受不到任何疼痛,还睡着了。

当时导演为了真实效果,一共打了12遍,虽然里面有游本昌身体里加了护垫,但拍完后,他还是疼得站都站不起来。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3)

第三个片段是“公堂抛尸”的戏,在这段戏中,游本昌要被举到两米多高的位置上摔下来,虽然在整个过程都铺了软垫,后期也加了特效,但能明显看出来,那一下摔的力度也不小。

此情此景刚好被正好被前来探班的小游澜看到了,女儿看到爸爸被摔到地下后,她以为爸爸真的在挨打,吓得当场就哭了起来。众人又是哄,又是逗,但是她就是止不住地哭。

最终还是游本昌解释说,“爸爸这不是好好的么?都是假的没事儿的”,这才平息了这场小小风波。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4)

就这样,在游本昌每天只坚持4个小时休息,其他时间都在演戏与研究剧本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下,这部仅仅只有12集的电视剧,历经整整8个月终于宣告杀青。

犹然记得,在拍摄结束那个庆功宴上,张戈导演十分真诚地对游本昌说:“我没看错人。”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5)

事实证明,张戈确实没有看错人,《济公》播出后,迅速卷起了收视风暴,一批又一批的狂热粉丝将起送上了全国收视冠军的宝座,最为巅峰的时候,这部剧还远销东南亚等国家。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哎嘿 哎嘿 哎嘿……”

一身破烂,看似疯癫游本昌成了最受欢迎的“济公”。

1986年,游本昌本人也因此获得了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宝级艺术家。

这是游本昌人生中的第一个重量级大奖,此时他年满52,实属大器晚成。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6)

拍完《济公》后,游本昌的事业如日中天,各种剧本纷纷向他砸来,面对眼前触手可及的荣华富贵,他并没有沉迷其中,对待剧本依旧是十分谨慎。哪怕片酬再高,也不会去接一些粗制滥造的戏。

为此,他还得罪了不少人,不过游本昌并不怕,他说“做人一定要有良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济世为公,无我利他”,这是“济公”悟的,也是他游本昌悟的。

1991年,游本昌的妻子被查出癌症。

处于上升期的他,二话不说,推掉了所有片约,专门去照顾老婆。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7)

即便是面对天价的赔偿金,游本昌也从来没有后悔过。

有人问他,这样做,值得吗?他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宁愿散尽家财也希望她好好的。”

为了治疗妻子的病,游本昌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

他每天晚上都不敢睡觉,生怕妻子出事。

最终,在他得悉心照料下,妻子的病情得以控制。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8)

1996年,游本昌再度复出,可惜远离观众视线太长时间的他已经没了早些年的名气,再加上之前因为挑剧本结下不少的“冤家”,所以那段时间他并没有什么戏可拍。

游本昌心想,既然你们不找我拍,那我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于是他着手拍摄电视剧《济公游记》。

有了之前的拍摄经验,游本昌自导自演起来也是顺手拈来。

1998年,总共20集的《济公游记》上映,这一次,游本昌也没让观众失望,他们记忆中的“道济”又回来了。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部经典之作,再次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29)

2000年,67岁的游本昌决定重拾自己的老本行,以此完成在内心埋藏了几十年的梦想。

为此,他拍摄了了我国第一部哑剧连续剧《游先生哑然一笑》,为了拍摄这部作品,游本昌投进去了很多钱。

他想要切身地为中国哑剧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本想告诉世界,“中国人是能拍哑剧的。”

但这部剧,还没播出就先哑火了,因为受众面太小,这部作品遭到了众多电视台的拒绝,没有任何一家电视台愿意上映。

这一次,他亏损了上百万元,但他对此并不在意。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30)

2006年,游本昌又投资拍摄了历史武侠连续剧《了凡》,这部作品的口碑评分比较好,但是其商业化程度不够,播放时段也很差,所以他还是亏本了。

这两部剧,几乎把游本昌演前半生赚来的钱都亏光了。

有人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借济公的名气去赚钱,反而费心费力去拍这种冷门作品?

他淡然地回答道:“拍哑剧是为我而拍,拍《了凡》是为观众而拍。即使只有一个人能从中得到启发,我就知足了。”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31)

有朋友也曾劝他劝他:老头,你都演了一辈子的戏了,兜里好不容易剩俩钱,你就不要造了,好好休息一下,享享天伦之乐吧。”

但游本昌就是听不进去,为艺术,他可以献身。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32)

2009年,为了演好话剧《弘一大师》,76岁的游本昌前往寺庙,再度剃度出家,亲自体验角色。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他把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卖了。

没人愿意与他合作,他就自己成了团队,招募24名演员,既当老板又当演员,各项工作亲力亲为,力求达到最好。

第一年,《弘一法师》只办三场,赔了许多钱。

第二年,《弘一法师》的出演,共办7场,但依旧亏本。

第三年,《弘一法师》共办60多场,不仅在国内举办多场,还到美国、加拿大等地区也有演出。这一年,游本昌的团队终于开始盈利,但赚到钱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给自己享受,而是将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工作人员,剩下的一部分钱他选择捐赠给福利机构,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很多人劝他,应该先给自己买个房子住下来都好,没必要如此慷慨,游本昌却说:”我这辈子呀,比普通人好太多了,不需要那些身外之物了,与其独自享乐,不如与众乐之,我得心灵乐,他们可得物质乐,何乐而不为?“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33)

截止2017年,《弘一法师》已经了130多场,话剧这一表演形式也再次得到了观众的认可,通过这种方式,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有效的传播。

2020年,为了表彰游本昌对艺术的贡献,金鹰节颁奖晚会上,节目中首次为游本昌颁发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电视艺术家”称号。

至此,他的一生演艺生涯盖棺定论——荣耀加身,无与伦比。

大揭秘济公游本昌(一代活佛游本昌)(34)

在文章结尾,我还是想起了游本昌在《济公》中的那句经典台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这或许就是游本昌一生不喜与人争,而偏偏要与天对弈的理由之一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