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

最近网上有个问题

——各个城市对做生意的人,有什么特色的称谓?

高赞答案是:

在日韩城市,是社长,理事

在广州,是老板

在上海,是CEO

在深圳,是XX创始人,XX总

而在成都,是主理人

01

啥是主理人?

“主理人”一词,来源于亚文化群体。从前只频繁出现潮牌服饰、说唱和街舞厂牌等相关领域青年亚文化的群体里,总有某个人,比其他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亚文化造诣和水平,积累了大量的亚文化资本,从而成为团体主导者。

而后来,这个称谓由于“比老板更洋气,比ceo更生活化,比负责人更轻松,比XX总更浪漫”, 被从事潮流、时尚、文艺品牌的所有者或职业经理人所钟爱。

虽然“主理人”一词,代表着年轻一代、潮流一代的审美偏好。但在各大社交媒体,很多网友并不买账,认为主理人这个词“太端,太矫情”,这个词汇,被调侃为“就是老板,店长,换了个称谓而已”“跟售楼小姐变置业顾问一样的道理”。

随着近几年轻创业潮的兴起,主理人一词开始泛化、滥用、流行,“楼下就有煎饼主理人,锅贴主理人”等调侃也层出不穷。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1)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2)

02

成都何以成为

“主理人们”最爱的城市之一?

在互联网上

已出现“成都是主理人之都”的说法

刚刚过去的5月中旬

全国首个主理人共享平台在成都建立

可以理解为“全国主理人在蓉交流峰会与互助平台”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3)

这个“全国首个”的背后

是成都庞大的主理人数量、繁盛的主理人文化

作为支撑

根据著名的主理人气质平台《一筑一事》的数据

成都颇有名气的主理人

至少超过3000人

对应了超3000家小众生活品牌

小红书今年发布的报告中也显示

以“成都 主理人”为标签的词条内容

达到230万

仅次于上海,超过同级别的其他城市

百度2023第一季度热词中

主理人连接的城市

成都也排在前三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4)

成都主理人们,也创造了

诸多全国著名的商业品牌

譬如郫都著名说唱艺术家—

马思唯的潮牌A few good kids

与李宁合作潮牌的1807

东郊记忆超级网红—

oldspeak factory咖啡馆

不胜枚举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5)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6)

主理人们在成都的汇聚

也带火一些文创街区与地标

譬如盐市口Cosmo

望平街

玉林西路、西村大院

梵木、东郊记忆

少城、魁星楼街、大源regular

被称为“主理人的快乐老家”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7)

Cosmo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8)

望平街

让“主理人”一词在成都出圈的

当属“三圣乡老板集体变主理人”事件:

在2021年之前

三圣乡盘踞着大量农家乐、

以麻将与喝茶为主营的业务

这些个体户,成都亲切称他们为“老板er”

但随着过去几年

三圣乡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兴起

并按照“国际化、年轻化,潮流化”方向打造

农家乐老板们的影响力淡出

外来的年轻商业创业者涌入

带来了大量民宿、咖啡店、文创美学空间

这些自称主理人的年轻店长们

通过社交媒体扩大其影响力

重塑了三圣乡的名片

变成了“中国小清迈”、“西部莫干山”

三圣乡也正式

从“老板的三圣乡”

变为“主理人的三圣乡”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9)

曾经的三圣乡

主理人排名(成都主理人)(10)

如今的三圣乡

著名品牌观察员张维

将成都的主理人商业文化

比喻为“商业大海里荡起的后浪”

要知道

成都拥有15万的餐馆

成都(主城区)拥有4291家咖啡店

3300家的酒吧、以及3600家书店

成都的商业场景体量,在全国都首屈一指

在这个庞大的基础之上

涌现出“专精特新”、小众化、独立个性的“商业浪花”也不足为奇

是商业高度繁荣的写照

而且成都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很高

用某位黑胶唱片主理人说的一句话:

“中国,城市里,比成都繁华的,没成都惬意,比成都惬意的,没成都繁华”

这种独特的城市气质定位

利于滋养亚文化与小众商业

成都便成了中国最适合主理人们

生存发展的城市之一

03

外界评论:勿将创业浪漫化

想当主理人,先成为一个合格的老板

以上,就是“主理人”基本概念,以及在蓉主理人文化部分事实。

但对于主理人文化,网络上有赞美也有批判。

有评论认为,以年轻、高知、高审美、高志趣为主体的商业创业者,把成都商业的丰富度、个性化抬到了全国最头部的高度,成都消费场景的创新,离不开主理人们与商业后浪们的助力。

看透在《一二线城市商业文化批判》的论文中,摘录了一条评论,理清了主理人商业应该避免的误区:

——对于主理人文化,在传播上,应避免一种误导,就是“将创业浪漫化”,任何行业,创业都是伴随着艰辛和不易,沁透着血与汗。如今社交媒体上展示的主理人文化图景,更多是将创业包装为一种高格调的生活方式,展示后浪年轻人羡慕的文化景观,忽略了现金流如何保障、生意如何长久,会遇到那些实际困难等最根本的问题。创业不是舞蹈,是奔跑,不进则退,要让更多人理解其中的心酸。

是的,创业浪漫化、精致化、理想化,会让年轻人对创业的困难缺乏基本认知和敬畏,当所有流量都在关注光鲜精致的行业,也应该更多地去关注那些“土、累、苦、俗”的商业业态和从业者,关注“每一块铜板怎么赚”这样的现实问题。

想当主理人,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