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就是原始性创新(创新需要的不是建构)

创新需要的不是建构,而是解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创新就是原始性创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创新就是原始性创新(创新需要的不是建构)

创新就是原始性创新

创新需要的不是建构,而是解构

——在2017317日哈佛中心(上海)中国重点中学校长年会上的发言

感谢哈佛中心给我这个机会发言。(我是最后一个发言),看来大家何时能吃饭就取决于我了。我想就创新这个主题谈三点想法。

第一,今天我们关注创新人才培养,我想问,创新能培养吗?之前北大附中王铮校长也说到这个问题,学生究竟是我们培养的还是自己成长的?刚刚杭二中叶翠微校长举的那个例子也是很好的证明,学生组队参加十项全能竞赛,在没有带队老师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主持人在总结中国大智汇比赛时也特别提到有些队伍没有指导老师,反而表现优于那些有指导老师的队伍。所以,也许我们要谦卑一些,学生真不是我们培养的,我们能不耽误他们就不错了。复旦附中的武亦姝同学这次拿了全国诗词大会的冠军,她是我们复旦附中培养的吗?复旦兰生初中已经说了,武亦姝是他们培养的,那两千多首诗是在复旦兰生读初中时背的。不过公平地说,武亦姝是自己成长的,诗词是她自己的爱好,和学校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复旦附中有人文氛围,是吸引武亦姝报考的一个原因,应是没有疑问的。

事实上,创新需要的是三闲——闲时、闲钱以及闲情。闲时和闲钱可以“培养”,可是闲情逸致呢?这个怎么培养?我们需要给学生自由,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可以选择,创新才可能发生。

第二,创新的本质是颠覆,是不同。我们看生物进化的例子,一个物种一旦形成,就不会变化了,就如同进入城市的高速公路,走到盲端,逐渐消亡。反而是侧枝,形成新的物种,一代代进化下去。例如鱼的一个侧枝成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一个侧枝成为哺乳动物。侧枝形成是基因突变,是异端,是创新。

混沌大学创始人李善友还举过一个蚂蚁的例子,蚂蚁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常常数十万、数百万只蚂蚁在一起生活觅食。但总有几只蚂蚁,不随大部队活动,而是寻求其他资源空间。一旦原有资源枯竭,这几只蚂蚁的发现就可能给整个种群带来新的生机。创新有一个反义词叫规范,在发展的过程中,规范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永远强调规范,那几只蚂蚁就不可能存在,创新就不可能发生。早晚有一天整个主流团队要走向衰败。因此,在提到创新时,我们需要颠覆,需要不同。我们不要总是想着做加法,而是首先学会做减法,在建构前先学会解构。要不断反省自己,放空自己,回到初心,敢于自我否定。在学校教育中,要寻找不同,包容不同,保护不同,乃至制造不同。

第三,我们自己在办学过程中谈不上创新,而可以说是突破自己的两点心得。平和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和前面发言的世外很类似。十五年前,平和在高中阶段引入了IBDP课程,这些年,也是在很用心地实践国际课程的理念。我觉得我们这些年来最大的收获倒不是把成百上千的学生送入了西方顶尖大学,而是通过对国际课程的实践,实现对教育价值的追问,从而改善我们自己一到九年级的教育教学。平和的一至九年级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是国家课程。我们所思考的是如何在完成国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西方教育的先进理念贯彻进去,在实施方法、路径上有一些改良和突破。这是第一点心得。

第二点心得则来自于教育界外部。我自己做校长四年,深感教育界相对于不断变化的企业界尤其是互联网领域,还是显得保守与封闭,因此这几年的学校管理,我吸收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我们引进了学习共同体,强调去中心化、去行政化,我们改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我们关注自组织,尝试无边界、不确定乃至混沌等等。以后如果有机会,再跟大家细细分享。

谢谢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