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

“无印良品饼干含致癌物”的消息刷屏了!

15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检测报告称,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从香港多地购买了58款饼干类食品,部分检测样品中发现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其中无印良品的一款产地为马来西亚的榛子燕麦饼干,在检测的非预先包装或豁免营养标签的预先包装样品中,其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含量均为最高。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总新闻主任吕敏仪回应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委员会报告中所指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均为当地食品法典委员会尚未“制定食品”中最高含量的物质,但当地就丙烯酰胺曾制定了相应的守则,有关部门也在草拟缩水甘油酯的守则。

吕敏仪称,食品安全中心针对法例未订立标准的有害物质,将以风险为本的原则,抽取食物样品进行化验,如果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有关食物不适合供人食用,将会要求商户停售,并回收有关食物。此外,还可能会检控涉事商户。

15日下午,记者在无印良品内地官方网站上找到了该报告中同名的榛子燕麦饼干,但官网显示该产品暂时缺货。

记者先后联系了多家位于内地的无印良品实体店,均被告知仍有“榛子燕麦”口味饼干在售,规格均为15片每袋。

各大电商平台上,也仍旧可以检索出涉事饼干的购买链接,其中部分还特意标注了“香港代购”字样。

15日晚,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客服人员回应北青报记者称,位于香港的无印良品与内地的无印良品门店分属两家不同的分公司,因此门店所销售产品类型可能略有差异。关于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提醒,客服人员表示尚未接到有关情况,需核实该产品在内地是否有售再做答复。

看到“致癌物”三个字,小伙伴们总是紧张的:

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1)

MUJI官方回应:不存在非法添加或过量添加的问题

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方面就此事发来回应:

报道中提及的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并非食品添加剂,并不存在非法添加或过量添加的问题。目前国际上未制定该些物质的限量标准。

报道中提及的【榛子燕麦饼干】在进口时,我司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合格。

测评报告到底怎么说?

据悉,此次测评是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在去年8月-10月从超市、百货公司、烘焙店、酒店、商店、专柜等地搜集了58款曲奇和甜酥饼样本,包括46款附有营养标签的预先包装样本,以及12款非预先包装或豁免营养标签的预先包装样本。

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2)

无印良品的该款饼干,就是第58号样本。

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3)

在【污染物含量测试】中,样本#58是非预先包装产品中含有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最高的,含量分别为每公斤含1100微克,和每公斤含230微克。

测评报告中特别附了“测试的部分添加剂、污染物及营养素对身体的影响”表,其中显示,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为【具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4)

环氧丙醇和丙烯酰胺致癌?

环氧丙醇多以缩水甘油酯(GE)的形式存在于油脂中,GE会在胃肠道内被大幅水解并释放出环氧丙醇。

而丙烯酰胺是在高温加工的过程中产生,最主要形成的途径,是由马铃薯等富含的一种“天门冬酰胺”及还原糖如葡萄糖,在超过120℃的高温处理下,产生褐化反应而形成的——说的简单点,就是主要来源于炸薯条、炸土豆片、咖啡、饼干等烘烤谷物类食品。

那话说回来了,这两种物质真的致癌,到底怎么个致癌法?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公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中查询了解到:

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5)

这两种物质位列2类致癌物清单中,属于2A类致癌物,即【对人很可能致癌,此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6)

对此,@营养师顾中一的评价是:

十款致癌饼干(关注MUJI饼干致癌)(7)

其实,去年星巴克咖啡含丙烯酰胺的消息也曾闹得沸沸扬扬。专家指出,长期、过量食用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的确有可能诱发癌变,但对于日常的食用、饮用,则不必过于恐慌。

不过小伙伴们还是应多加留意,日常生活中,一些经过高温加工的淀粉类食物,如烧烤、薯片、薯条等的丙烯酰胺摄入量会比咖啡高得多,建议大家尽量避免食用煎炸类食品,家庭烹饪也应以蒸、煮为主。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