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

本文想说的主题,在题目中已经基本说明白了。

但是,有必要在这里再次清晰地(口水些)阐述一遍。

家里有矿的蒙古国,曾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也曾梦想依靠矿产成为东亚版的“澳大利亚”,可是终究成为一场梦幻。

东亚的“澳大利亚”没变成,倒是差点变成了东亚的“委内瑞拉”。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1)

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患了一种病—荷兰病。

如上所言,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一个是家里有矿,有多少?

二是荷兰病,啥症状?

至于第三个概念,东亚版的“澳大利亚”。

想必不用费唇舌和笔墨,大家也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第一,家里有矿,有多少?

蒙古这个国家,对于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这个夹在中俄两大国之间的国家,是世界上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内陆国。

国土面积多达156万多平方千米,但其人口却只有区区300多万。

形象点说,就有2个东北三省那么大的土地,而人口规模还不如北京的一个朝阳区,人口总量还不如我国的朝阳群众多。

虽然人家人口不多,但是国土面积大,资源多得让人眼红。

根据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显示,仅就煤炭而言,蒙古地下藏有1520亿吨。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2)

这个怎么衡量呢?

我国每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不过40亿吨,这意味着够我们国家整整使用40年的。

当然,这些仅仅是已经探明的,还不包括没有探出来的。

蒙古还有一个更让人眼红的资源,那就是铜矿。

2.4亿吨的储量,和1500亿吨的煤炭储量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全球铜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智利,他的铜矿资源储量才仅仅有2.1亿吨。

此外,2020年,我国铜消费量才刚刚接近1000万吨。

也就是说,蒙古的铜矿资源够我们使用24年的。

要知道,煤炭可是比不了铜的,铜是可以循环使用的。

就使用而言,够全国人民消耗几百年都不止吧。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3)

除了这两个主要资源外,蒙古还有20亿吨的铁矿石、两亿吨的磷矿石、80亿桶的石油、7000吨的白银和3000吨的黄金储量。

此外,锰、锌、钨、锡、铬、稀土和油页岩矿等在内的重要矿产资源也很多。

前面说过的这些资源,都是实打实的财富。

其次,蒙古除了家里有矿,矿产资源丰富外,畜牧业资源也比较丰富。

最典型的就是其畜牧业,蒙古草原面积多达1.3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84%。

畜牧业是蒙古的经济基础,而且草原又是人力投入较少的农业资源,放牧成本低,所以畜牧产品价格也较低,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蒙古盛产牛、马、绵羊、山羊和骆驼,人均牛羊肉产量也是世界前列。

这也很好理解,蒙古本就人口不多,但却拥有面积广阔的草场,畜牧业发达。

同在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因为各自的因素,人均牛羊肉产量是比较低的,所以蒙古的牛羊肉可以畅销这些国家,而且还深受欢迎。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4)

不仅如此,就连一向对这些肉制品要求极为严格的欧洲也十分青睐蒙古的牛羊肉,因为这些是真正意义上无污染、纯天然的食品。

不仅如此,蒙古的耕地面积高达121.7万公顷,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将比许多耕地紧张的发展中国家要高,这也是蒙古的一大产业优势。

第二,荷兰病,啥症状?

听起来这个名字有点高深,它还有另一个名字:资源诅咒。

“荷兰病”到底是啥症状?

1959 年,荷兰发现了一个大型天然气田,其后国家的石油收入狂增。

结果导致荷兰货币的汇率不断提高,生产和出口的制造业商品变得昂贵,制造业一下垮掉了。

荷兰失业率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5)

后来经济学家用经典的经济模型来描述荷兰病。

自然资源部门一般是指石油或自然气,也可以指金、铜、钻石等采矿业,也可以指农业。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成反比,这就是荷兰病的基本症状。

直白点说,就是开发的资源越多,国家的制造业就越烂,比如今天的委内瑞拉、沙特,甚至包括俄罗斯。

“荷兰病”的危害性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出口不可持续性;

2.在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频繁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某单一自然资源出口收入的国家经济会面临一定的风险;

3.某些行业无法发挥增长的潜力;

4.财富的分布可能不均匀。

5.一个行业内利润显著提高,而其他许多行业利润大幅度下降;

6限制企业家创新活动;

7.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如增加腐败。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6)

第三,蒙古的“荷兰病”

上文提到了蒙古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有矿,而且是矿多得让人眼红,还有土地多、牛羊遍布。

除了这些,它还有另外一个优势,距离消费市场近。

巨大的地缘优势,背靠中俄两大国,是连接东北亚与中亚、欧洲的桥梁和最便捷的通道,地理位置也十分关键。

亚欧铁路的大动脉贯穿整个蒙古的国土中部,使得蒙古能够享受地缘便利。

而且,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中间地带,蒙古可以同时受益于两国的广阔市场,通过加强与中俄的贸易往来和合作,助力本国经济的发展。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7)

比如蒙古可以从中国进口工业品、生活用品、食品和粮食等物资,也可以通过俄罗斯打通前往欧洲的市场之路。

更为重要的是,身处两大国之间,蒙古国有着天然的安全性,不会受到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干扰。

自1990年后,蒙古国开启了市场经济时代,逐渐和世界市场接轨。

蒙古作为一个资源型国家,国内的产业体系是不完整的,国内市场规模也较小。

为了消除这一制约,促进经济发展,蒙古决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来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

如果走老路,养牛养羊,肯定不行了。

所谓“靠山吃山”,蒙古既然有大量的矿产资源,也就将发展重点放在了这些自然资源上。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8)

事实上,在21世纪初,蒙古的经济发展还是十分迅速的。

甚至在2004年到2007年间,其GDP年平均增长达到了8.6%,这一增速虽然比不上同时期的我国,但也已经是位居世界前列了。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9)

当然,那段时期蒙古的经济增长,也与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有很大关系。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矿产需求剧增,使得全球矿产资源价格都增长了好几倍,这也给依赖矿产的蒙古创造了一个发展的红利期。

这段时间,采矿业在蒙古国民经济中始终居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其对GDP的贡献率为30%,占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70.9%。

在国际行情好的时候,蒙古固然能够靠着资源赚得盆满钵满,但矿产资源受到国际供需市场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对经济的损害和影响也大。

蒙古甚至还一度制定过“矿业兴国”的战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在短期内的快速增长,但也产生了负面作用,比如其中2008年短暂的经济危机就与此有关。

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蒙古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108%,这远远超过了国家经济安全的警戒线。一旦国际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必然会影响其国内经济。

隔壁俄罗斯也是一个资源大国,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也走上了出售资源的道路,对于蒙古的资源需求不大。

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源,在我国快速发展时期,蒙古能够跟着水涨船高的享受资源带来的好处,但一旦我国增速减慢,蒙古就首当其冲。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10)

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蒙古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而且波动明显,荷兰病越来越明显。

2015年,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下行及市场需求的过剩,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失衡,这就导致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出现全线下跌。

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铁矿石、有色金属类,其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

对于蒙古这样严重依赖矿石资源的国家来说,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必然影响其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蒙古与我国的贸易联系比较紧密,也受到我国的影响。

仍然是以2015年来看,当年我国经济增长明显降速,而同一年蒙古对华贸易额只有53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了22.5%。

在这样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当年蒙古经济出现了断崖式下滑,GDP 增速下跌至 2.3%,比2014年下降了70.5%。

另外,蒙古国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这导致其财政赤字不断攀升,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从数据上看,蒙古国2016年的债务总额比2015年同期增长10%,而当年的财政赤字是2015年的三倍还多,且蒙古货币进一步贬值,融资风险加大。

更为夸张的是,2011年上半年蒙古直接引进外商投资还多达45亿美元。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11)

到了五年后的2016年同期,这一数据变成了区区3500万美元

在2016年,蒙古国还两次被国际评级公司“穆迪”下调信用评级,其境内的经济环境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蒙古国通货膨胀也非常严重。

蒙古是一个人口小国,工业体系并不发达,以至于其居民食品和生活消费品严重依赖进口,抗风险能力较差。

从2013年以来, 蒙古货币兑美元出现了大幅度贬值,这直接导致蒙古通货膨胀率攀升,2013年1月还是1.7%,到了2014年12月,通货膨胀率已经升到了11%。

另外,蒙古国本身没有太多产业,主要是以采矿和畜牧业为主。这样的行业并不能提供太多理想的就业岗位。

因为产业单一,蒙古的失业率也较高,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任何一个经济体,要想良性、健康的发展,都必然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体系。

但对于蒙古来说,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太过单一,可以说是高度依赖矿产和农牧业。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12)

另一方面,蒙古的工业体系却极为不完善,基本上是创建于冷战时期,属于苏联时代整体化分工下的一部分工业产业。

由于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外国资本为了获得高额回报,将用于该国的绝大部分的投资资金都投向了矿业开发领域。

这种低附加值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会挤压传统畜牧业的空间,使其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撑,导致产业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粗加工水平上。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大家都知道开矿有钱可以赚,就将赚到的钱再投向矿产中。

因此,蒙古的荷兰病的越来越严重。

这种行为对于资本家来说是大赚特赚,可并不利于蒙古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平衡,其他行业的投资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最终导致竞争力下滑乃至萎缩,加剧了国内产业结构失衡的严峻情况。

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蒙古的机械、石化、电子等制造业产品和大部分轻工业产品不能自给,基础建设和信息两个产业还停留在初级的阶段。

当然,对于蒙古来说,政策的不稳定也影响了外来投资者的信心。

对于蒙古来说,要想真正获得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矿产和畜牧业虽然是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但更需要稳定的政策来支持。

蒙古也曾出现过经济指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机遇期,但并没有根本性改变产业结构。

对于蒙古来说,采矿业在今后很长时期内,仍然会是其主导产业,但蒙古经济如何发展得好?

道路就只有一个。

中国好,蒙古也会好。

紧靠中国这个奶妈!

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美国的水平,蒙古想做“土澳”梦,那也是轻而易举。

如果中国不高兴了,蒙古开采了资源又能怎么样,看看铁路线就知道,啥东西都运不出去。

蒙古国最新防疫消息(想做东亚的澳大利亚)(13)

靠俄罗斯铁路,山路十八弯,绕过东北,再到远东港口。

光运费就高得吓人,根本没有市场价格优势。

毕竟放在沙漠的资源,那就是沙子!

至于什么第三国外交、永久中立国的想法,蒙古还是扔一边去吧。

蒙古,你得学乖。

让奶妈高兴,才能给你奶吃,才能让你出门卖资源赚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