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

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60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汤山生活,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西街遗址的发掘将南京建城史追溯到3100年前的西周。

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1)

中国,是诗的国度。南京,素有“诗国”“诗城”“诗都”之美誉。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吟诵南京的诗词就有上千首,其中广为流传的也有上百首,这在全国城市中是极为少见的。

关于南京这座城市名称的变迁: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越城(又名范蠡城)、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

1、金陵之美

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2)

入朝曲

谢朓[南朝]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译文:江南有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它曾经被很多帝王作为主要都城。弯弯的河道中有带着青苔的绿水流过,高峻的山峰中有红楼隐现。气势轩昂的屋脊夹着皇帝专用的道路,杨柳的柳荫盖住流经宫苑的河道。舒缓的笳声,轻而密的鼓声送着我坐的华丽车辆。我立身朝堂,进献的忠言被采纳,功名利禄都可以得到。

公元490年谢脁27岁,这位青年诗人对功名事业和前途充满了信心,他以饱满的热情,赞美了金陵(又称建康、建业,今南京市)这座古都的非凡气象。

为什么把金陵称为帝王州?从谢朓的视角看,金陵已做了四朝(东吴、东晋、刘宋、萧齐)的都城,因此称之为“帝王州”。这里科普一个知识:南朝不是一个朝代,而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都城都在健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加之三国时的吴国和东晋的都城也是今天的南京,因此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古时候的南京美吗?长江穿城而过,紫金山风光旖旎,幕府山气势雄伟,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点缀其中……

正是小谢的这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把南京谱写进了泱泱华夏民族记忆的长天,为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留下了流传千载的“诗歌名片”。

2、凄美传说凤凰台

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3)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唐]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在今天南京城西南隅的花露岗(古城凤凰山)。过去,凤凰是一种祥瑞,但唐代的南京已降格为一个普通州县,历经战乱,曾经风光无限的“凤凰台”,在李白眼中只剩下美丽又凄凉的“传说”了。

浪漫多情的李白为南京写下众多诗篇,而这首诗又有些特别,它造就了一个专属南京的成语——三山二水(泛指南京的山水)。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中,庄绍光对杜少卿说道:“少卿兄,相别数载,却喜卜居秦淮,为三山二水生色。”

另外,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文化学者贺云翱提醒,李白诗句中的白鹭洲跟白鹭洲公园可没有一点点关系,学界一般认为,李白诗句中的“白鹭洲”在江东门外的长江边。

3、战国遗梦石头城

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4)

石头城

刘禹锡[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公元前472年,越国灭吴国后,越国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这便是南京最早的古城。100多年后,楚国灭越国,楚国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4、贵族与百姓

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5)

乌衣巷

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乌衣巷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因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而得名。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也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确实令人感慨,不过对于我等普通人而言,老百姓居住的老街旧巷,不也别有一番市民的情趣和温情么,满满的都是旧日风华的韵味。

5、四百八十寺

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6)

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寺院林立,且以木材构筑者居多,绝大部分佛寺皆在都城建康(今南京)。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整个南朝169年间,只有四百八十寺?事实上,远远不止哦。根据清朝刘世琦所作《南朝寺考·序》:"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而都下(南京)乃有七百余寺。"

诗人杜牧的这首诗就像微缩版的“清明上河图”,舒展在春之原野上、金陵烟雨中。全诗“诗中有画”,每个方块字也都似乎卯足了劲,形、音、义全开,“汉字之美”、“唐诗之美”跃然纸上。

6、六朝宫城

南京有关的诗句(诗词里的城市第4站)(7)

台城

韦庄[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位于建康(今南京),是六朝的宫城。六朝的每一代的君王都在这里享乐,并在这里亡国,因此,台城见证了六朝的盛衰兴亡。

六朝时期,南方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达百万的城市是南朝梁(502年-557年)的建康。可是,六朝虽然繁荣却也短命,每个王朝的寿命平均不过55年,轮转之速,令人恍惚,所以说“六朝如梦”。

柳树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建康城绿化很好,还有景观大道,自“台城”南大门至朱雀门的御道是建康都城主街道,孙吴时期就已经开始在这条街道两旁种植槐树和柳树作为行道树。虽伤古而不销沉,蕴含清新俊逸之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