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灭亡女真灭族(大寒如冬女真灭)

题解:自从司马迁发现气候脉动的三十年周期性(即“夫国运三十年一小变”)以来,中国经历了数十次气候脉动。现在把每一个节点的气候脉动及其社会影响总结出来,看看古代社会是如何响应气候危机的。可以说,所有重大改革,都是在响应某种环境危机。本文从一个侧面来认识和验证《气候与社会》中的气候变化规律。

气候危机

金朝正大四年(1227) 八月葵亥,“是日,风、霜,损禾皆尽”;天兴元年(1232) 五月辛卯,“大寒如冬”。

嘉定六年(1213年)六月,亡暑,夜寒,与京房‘当燠而寒’同占”。“(嘉定)六年二月丁亥。雪。六月,亡暑,夜寒”[1]。在低温的刺激下(以及诱发的蒙古入侵),1214年,金迁都南京(开封)。在寒风中,1234年,金迁都蔡州,并灭亡。

金国的纸钞危机

并行于会子的发行,北方的女真金政府在1154年设置交钞库,发行交钞,有5种大钞,从1串到10串,还有5种小钞,从100文到700文。这部分交钞本来也以7年为界,到期换领新钞。所有纸币在流通7年后都会到期。但是,公元1189年取消了这个7年的限制(这是响应迁都北京导致的乙类钱荒,暖相气候也有贡献),随后出现了通货膨胀和纸钞贬值。

金国灭亡女真灭族(大寒如冬女真灭)(1)

金交钞,正式发行被南宋还要早,但没有注意经济规律,让货币危机拖垮了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淳熙十二年(1185),宋孝宗还表示自己因担心会子贬值[2],“几乎十年睡不着”“会子之数不宜多。他时若省得养兵,须尽收会子”。他儿子宋光宗完全没有这个顾虑,绍熙元年(1190年)立即宣布第7、第8界会子展界[3],说明当时暖相气候带来的市场扩张是全球性的。在这种暖干的气候特征之下,有陆游晚年观察到的围湖造田行动[4]。

由于纸币没有控制发行量和金额的限制,因此其名称多次更改,以避免名义上的贬值(说明这是应对乙类政府钱荒的措施)。1215年更名为贞祐宝券,1217年更名为贞祐通宝,1221年改名为兴定宝泉,1222年改名为元光珍货,1233年改名为天兴宝会,几个月后金朝灭亡。金朝灭亡是金融政策失败的结果,也是气候脉动的结果[5]。

由于女真政权缺乏足够的环境危机的弹性,只能靠超量发行纸钞(通货膨胀)来应对气候危机,所以女真的灭亡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他们不懂得应对环境危机的经济原理。

在下面的表中,我们可以在认识到当时金融改革的微妙时机。注意,宋金之间在金融政策上的同步性,是气候脉动造成的。放弃分界意味着无限通货膨胀,是政权即将丧失自控自救能力的标志之一。

表. 南宋和金发生金融改革时机。

南宋的会子

金的交钞

起始发行

1160

1154

规范化

1168

1154

市场扩张

1190(展界)

1189(放弃分界)

市场扩张

1247(放弃分界)

王朝结束

1276

1234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政权几乎在相同时间面临着相同的金融挑战,金在1154年发行纸钞(为了南下),宋在1161年发行纸钞(为了北伐)。当他们在公元1190年前后面临类似的危机(全球变暖)时,金政权选择放宽纸币的发行限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纸币需求),而南宋政权则选择延长纸币的流通时间(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纸币需求)。后者将纸币发行的失控时间成功推迟了60年(一个完整的气候周期),因此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尽管双方的主观决定都在应对当时的政治挑战(或外部冲突),但气候脉动是政治危机和金融危机背后的根本动力。

金国灭亡女真灭族(大寒如冬女真灭)(2)

金国地理位置居中,不能南下灭宋,只能被蒙古灭亡。鲜卑人的北魏政权就是前车之鉴。

金国是一个渔猎文明建立的政权,不懂得矿冶致富的道理,用强权推动纸钞发行;面对环境危机,只知道用纸钞超发来解决甲类和乙类钱荒;金国的纸钞承担着支持金国两面作战的任务,而当时的环境危机又非常严重;蒙古可以靠征服战争来缓解环境危机,女真不能南下,也不能北上,只能坐等灭亡。纸钞的通货膨胀拖垮了女真政权,可以说女真败于纸钞。


[1] (元)脱脱,宋史·卷62·五行志,北京: 中华书局,1985

[2] 撰人不详,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62·淳熙十二年七月癸未

[3] (元)脱脱,宋史·食货志下三

[4]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

[5] 葛全胜,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科学出版社,2011,第443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