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1)

儿童观察一只蝴蝶

一个星期前,带孩子们出去玩,在路边看到有卖含羞草的,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趴在那里看了很久,索性买了三盆回来,家里留了两盆,一盆送给侄女,培养一下孩子们的观察力。

观察力对孩子智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我们是按三条线来研究学生的发展,这就是: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纵观历史,很多伟大的发明都始于观察力,伽利略通常观察教堂里铜吊灯的摇曳,发现了摆的定律;瓦特通过观察烧开的水顶动壶盖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幼年时热爱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过程,写出了世代流传的《本草纲目》。

观察是有一定目的、有选择、有组织的感觉和知觉,全面、正确、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为观察力,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对于一个人成才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科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各种信息中,来自眼睛的信息占到了83%,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2)

两个孩子用放大镜户外在一天时间

幼儿观察力的特点

对孩子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行科学发明与创造的前提,尤其是在幼儿时期,此时是孩子智力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而观察则是发展幼儿智力的主要途径。

大约从两岁起,孩子就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观察能力也会得到逐步的提高,不过,幼儿的观察力与成人的观察力是不同的,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观察不够细致

幼儿观察事物,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一是注意轮廓,忽视细节;二是注意某些细节,忽视整体轮廓。这与孩子的知识经验欠缺有一定关系。

比如,有些孩子在画画时,你会发现他会把纽扣画得特别大,与衣服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这或许是因为他每天在脱穿衣服时,都会接触到纽扣,使得孩子对纽扣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孩子非常注意细节的一个表现。

有时候孩子还会突出轮廓,忽视细节,比如多数幼儿在画人物时,都会忽视脖子、耳朵这些小细节,而把脑袋、身子格外的突出,因为脖子藏在头和躯干之间,而耳朵常常会被头发盖住,这些都是不大容易注意到的细节。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3)

孩子画笔下的父亲

二、观察的持续性与稳定性较差

由于孩子的注意不稳定,加上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影响,导致他们观察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比较差。研究表明,幼儿自由观察图画的平均时间:3—4岁为7秒,4—5岁为8秒,6岁观察的时间显著增加,为12秒。

三、观察不够深入,概括性差

幼儿多是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比较肤浅,缺乏抽象概括思维能力的组织与指导,所以,不容易深入的观察,概括性较差,不善于从观察中找出规律。

比如,孩子看到家长喂小猫小狗,那么,他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去喂,但是他没有仔细观察什么样的食物才是小猫小狗喜欢吃的,他用拿苹果、香蕉来喂小猫小狗。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4)

儿童喂养狗上白色隔离

四、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幼儿观察事物全凭兴趣,往往没有计划和目的,比如,你让孩子观察小蜗牛是怎样爬行的,孩子可能一下子就被蜗牛壳吸引了,顾不上观察蜗牛是怎样爬行的了。

五、观察缺乏独立性

幼儿在观察事物时,很容易受周围人的暗示,缺乏观察的独立性。比如,几个小朋友在观察一朵花,只要有一个小朋友说了这朵花的特点,那么,其他小朋友就很难再继续观察下去,他们会跟着别人说话的予以复述。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5)

江苏灌云:千名儿童画秋天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力的培养要尽早进行,当孩子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之后,他们在看到某一事物时,就会不自主地去观察,并在观察中不断激发自然观察智能,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呢?

首先,捕捉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观察

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任何一件细小的事情都能激发起他的兴趣,只是不少家长因为忙碌,没有注意到,更不可能积极引导孩子去观察了。所以,我们平时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发现孩子对某件事物感兴趣时,你要引导他去观察。

有一次,我带儿子在公园玩,他被地上的一条小青虫吸引了,蹲下来目不转睛的看着小青虫,小青虫的身体一缩一伸地向前爬,憨憨地样子逗得儿子哈哈大笑。我借此机会问他:“小青虫有脚吗?”“是不是所有的虫子都有一样的脚”“小青虫是怎样爬的?”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6)

在嫩草上爬行的虫子

那天我和儿子在公园玩了一下午,我们发现了很多很多可爱的小虫子,儿子每发现一只虫子,都会兴奋地叫起来,然后我让他给我讲一讲虫子的特点,他的兴致一直很高,一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孩子观察一件事物时,不光要让孩子用眼去看,还要调动他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使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活动;二是使孩子的兴奋中心能够不断地转移,克服了孩子注意力稳定性不强的问题。

其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

选择一个孩子完全不感兴趣,或者是超出孩子知识经验范围之外的观察对象,孩子就会对所观察的事物产生反感。家长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幼儿多喜欢色彩鲜艳、新奇的事物,比如美丽的花草、漂亮的蝴蝶,可爱的小动物等等。

另外,选择色彩鲜艳、新奇的事物,不易让孩子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相关研究表明,人在观察事物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对所观察的事物给与最清晰的反映,而这种集中注意的观察是很疲劳的。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7)

小女孩透过放大镜看一个吹球

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你可以在家里种一些蔬菜、菌类植物,占地空间无需太大,并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蔬菜园,让孩子来担任园长,负责幼儿园的管理,浇水施肥,并观察记录蔬菜的生长情况。

我家大儿子上幼儿园时,我网购过好几次蘑菇,蘑菇长大了,我就让儿子自己动手去摘,然后炒菜食用,儿子非常喜欢这项活动。

最后,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平时我们会发现孩子在接触一些新事物时,总是东看看西瞧瞧,这摸一下,那摸一下,没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就很容易把观察事物的重要特点漏掉,不仅达不到观察的目的,还容易养成不良的观察习惯。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适合幼儿观察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顺序法

顺序法指以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比如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等,没必要让孩子一定要学会哪种观察方法,只要孩子掌握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就可以了。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8)

看着一只小蜗牛的钦佩与女孩

第二种方法: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孩子掌握这种观察方法,有利于孩子正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比如,你可以拿一根黄瓜和丝瓜来让孩子观察,找出他们有哪些不同。

第三种方法: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要让孩子掌握这种观察方法,在前面我提到的家庭蔬菜园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以让孩子完整地观察一棵植物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这种方法还能锻炼孩子的耐心、细心,可谓是一举多得。

待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之后,他们就无需父母在身边指导,不再是爸爸妈妈让我知道了什么,而是孩子自己知道了什么,还可以把他观察到的情况讲给父母听,这对他今后的观察力提高会大有帮助。

幼儿观察力的培养和策略有哪些(了解幼儿观察力的5大特点)(9)

自然体验花园里的孩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