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

源于东北的锡伯族,为何会出现民族迁徙?这些礼俗、食俗要了解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少数民族,都被雄居于中原的中央王朝,视为“非我族,其心必异”的蛮夷之族。根据聚居地不同又将其分为,西戎、东夷、南蛮、北狄。而且“戎狄志态,不与华同”的思想,一直持续到满清政权灭亡之前。

笔者认为在古代社会中原大国的思维意识中,只要非华夏族基本上都会被区别对待。事实上这种思想不仅存在局限性,并且还会限制民族大融合趋势。但是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中,依然有很多少数民族在逆风成长。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1)

纵观中国古代民族发展史不难发现,能够被记录于史册或被民众口口相传的民族,基本上都是古代社会中比较有规模的少数民族。事实上在西戎、东夷、南蛮、北狄族群中,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弱小民族。

但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之后,在现代社会中也依然可以看到其族人的身影。在众多小规模少数民族中,崛起于蒙古高原兴起于大兴安岭的锡伯族,就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参与度比较高的少数民族。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2)

专家学者各执一词的锡伯族起源历史

相信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人都应该知道,我国古代社会中曾经出现过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都需要通过,史料、典籍、文献记载或考古文物等,多方面进行证实才能最终确定其存在性。而由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历史证物相对来说比较匮乏。

所以目前关于西伯族起源的说法,主要集中于鲜卑说和女真说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虽然这两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少数民族,其族源都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但如果从其历史发展规律、风格、习俗,以及所创造出的民族文化来看,在大方向上区别其实非常大。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3)

一、古老民族锡伯族概述

笔者认为只有深入了解锡伯族的起源历史,才能够更加详细的解析出锡伯族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形成契机。按照以往的分析规律和借鉴经验来看,地域、服饰、饮食、文化等,其实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影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特殊作用。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锡伯族是一个,诞生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锡伯族无论起源于鲜卑族还是女真族,及民族历史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岁月洗礼。从这一点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一个能够,从古代历史中走入现代社会的古老民族。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4)

无论其民族起源于何时、何地,亦或是其民族渊源承袭了哪个民族的衣钵。其实都无法影响这个民族氤氲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属性与民风民俗。作为古代中原王朝口中的北狄,锡伯族先民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生活在了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

二、拥有几十种族名的锡伯族

1.起源于白山黑水

锡伯族在历朝历代以及各种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虽然目前无法考证锡伯语到底源于何时,但是在锡伯族聚居地生活的锡伯人,却世世代代都使用锡伯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5)

在这种前提下实际上也为口口相传的,锡伯族历史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契机。从古至今锡伯人一直都聚居于广袤的黑土地上,辽宁、新疆、黑龙江、吉林、内蒙等地,不仅是锡伯族赖以生存的重要家园,而且也是其民族起源与发展的根据地。

2.锡伯族译音名称

锡伯族是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代游牧民族,其民族文化、语言、历史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独特性。汉族文献中不同时期对锡伯族的记载也有所差异,尤其是在锡伯族名称方面更是百花齐放。据不完全统计锡伯族的名称大概,有几十种不同的译音译法。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6)

须卜、鲜卑、犀毗、锡北、锡窝,西伯、西卑、史伯、洗白等,都是锡伯族比较有特色的译音族名。笔者认为通过对洗白、西卑、须卜等名称分析,可以得知这些锡伯族历史上的族名,从读音角度来看都与鲜卑音近似。

3.锡伯族源于“鲜卑说”

尤其是其译音族名中“鲜卑”一词,完全可以证明锡伯族起源于鲜卑的历史。鲜卑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影响力非常大,在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至此少数民族政权再一次与中原政权,形成南北对峙的重要历史局面。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7)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定都盛乐,也就是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从这一点来看其实与锡伯族先民,原始聚居地基本上没有太大出入。同时,也与锡伯族崛起于蒙古高原说法十分吻合。这其实就是很多学者认为锡伯族,就是古代社会中鲜卑族的关键因素。

4.锡伯族源于“女真说”

女真族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也曾经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少数民族。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四处征战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定都于宁府也就是现代哈尔滨阿城。这一点也于锡伯族起源于东北地区完全契合。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8)

如果深挖女真族的起源历史可以发现,这个民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部落。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如果锡伯族,是一个源于女真族的古老民族。那么这个民族的前身就应该是肃慎族群,而肃慎又是生活在白山黑水的满族人祖先。

经过推断可以得知锡伯人应该与满族人同宗同源,这一点其实也得到了很多民族学者的认可。蒙古高原与白山黑水既是鲜卑族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女真族民族崛起的风水宝地。而锡伯族也是起源于广袤的,东北大地上的原生民族。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9)

如果按照这个推断就可以得知,锡伯族应该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这个民族中既有鲜卑族的后裔,同时也有游牧民族女真族的先民。按照这种说法似乎还能说得通,但无论如何锡伯族起源于东北大地,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史实。

5.高车人色古尔氏说

随着对锡伯族研究越来越深入,很多专家和学者又提出了不同起源说。目前,关于锡伯族起源于高车人色古尔氏的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且也有相关史料佐证。但由于这个民族发源于苏古尔湖,所以直到今天也依然悬而未决。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10)

支持这种说法的历史学家认为,生活在苏古尔湖的高车人色古尔氏,之所以会是锡伯族的祖先。主要与北魏太武帝远征高车有很大关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车人色古尔氏,其实也应该属于鲜卑族影响下的少数民族。

兴起于白山黑水的锡伯族特色习俗

相信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现代社会中的蒙古族人和东北人,都具有爽朗、大方、豪迈的北方民族气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比较明显的民族性格,其实主要与生活地域和气候条件,以及古朴纯良的民族特色息息相关。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11)

一、锡伯族服饰习俗

由于锡伯族从古至今一直都生活在,蒙古高原和东北大部分地区。这就形成了与蒙族、满族、汉族聚居的地域形式,所以锡伯族的很多习俗都受到了这三个民族的影响。尤其是在服饰习俗方面,更是吸收了蒙、满、汉等民族的服饰优点。

1.锡伯族男性服饰

锡伯族男性喜欢穿宽松肥大的长袍,颜色多以蓝、青、灰、棕为主。在床头外面一般都会套上一件马甲,不仅可以起到保暖效果而且还具有一定装饰性作用。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锡伯人衣料,主要以鹿皮和猪犴皮为主。

男性服饰中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配件,那就是极具民族风格的圆顶帽。一般情况下这种帽子的材质也多以兽皮为主,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还要戴棉帽子。虽然锡伯族男性的服饰看起来比较普通,但是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却具有非常好的保暖效果。

2.锡伯族女服饰

纵观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饰特征,其实可以发现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每个民族的女性服饰,相对而言都要比男性服饰更加具有艺术性。锡伯族女性的服饰种类非常多,当她们穿着旗袍、坎肩、绣花鞋时,总会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锡伯族女性对金银首饰的喜爱程度,会远远超出大家的想象。几乎所有女性都会佩戴戒指、项链,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女性还会佩戴手镯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服饰文化变迁,很多西伯族年轻人也都喜欢穿比较时尚的衣服。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12)

二、锡伯族日常饮食习俗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都有比较特殊的食俗,世代居住于东北地区的锡伯人,最主要的食物就是大米、白面、高粱米等。他们会用这些主食做出多种多样的美食,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米饭、米粥,烙饼、面片、面条、疙瘩汤等。

实际上锡伯人最喜欢吃的是饺子,水饺、煎饺、蒸饺等风味各异。还有一种比较独特的食物叫做韭菜盒子,这种食物用白面做面皮然后填充馅料,韭菜鸡蛋、猪肉圆葱或者是纯肉都可以,但最受大家欢迎的还是韭菜馅的盒子。

锡伯人日常饮食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肉类食物,他们特别喜欢吃水煮羊肉、酱牛肉以及炖猪肉等。所谓水煮羊肉就是将羊肉清洗干净之后,直接投入水中加热并煮熟。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放任何佐料,煮熟之后会直接用小刀片肉并蘸取椒盐食用。

直到现在社会这种食俗依然十分盛行,尤其是在旅游旺季的时候,更是有大批游客蜂拥而至。人们除了为观赏东北地区的人文景观之外,其实最让他们流连忘返的就是水煮羊肉。锡伯人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更是以肉食为主,水煮羊肉更是餐桌上的座上宾。

锡伯族的传说(行走在白山黑水之间)(13)

结 语

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其实就是这个民族的招牌,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中,就可以窥探出这个民族的精神与信仰。尤其是从服饰、饮食等习俗中,更是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精神。

但往往都由于历史原因影响,很多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原汁原味的文化气息。但是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锡伯族,不仅保留了最原始的民族习俗,同时,也正在将这种习俗世代相传。

笔者认为锡伯族作为一个人口相对较少的民族,由于很多历史原因不得不由东北迁往新疆。而这个十分重要的民族迁徙行为,其实也将锡伯族的民风民俗扩大化。目前,除了内蒙古与东北地区居住着大量锡伯族人之外,新疆地区也有锡伯族人聚居地。

【参考文献】

李云霞《锡伯族文化探微》

陈潮华《锡伯族春节习俗探微》

王悦《锡伯族妇女的生活习俗》

韩恒威《东北地区锡伯族的剪纸与刺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