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教育方案最新(一篇文章看懂乐高教育的模式)

“4C”顾问式的教育解决方案,即:联系(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和延续(Continue),是乐高教育根据儿童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效果而设计的,是建立在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论的理念基础上的。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化而实现的,即儿童在主动地探索外部世界过程中,通过同化功能,将探索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顺化功能,不断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乐高教育反对传统的单向灌输,反对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捷径,认为教育就是要为儿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造和发现,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习的情境,帮助儿童在与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乐高教育方案最新(一篇文章看懂乐高教育的模式)(1)

  1、联系(Connect)

  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与课标、知识点进行联系,让学生面临一个开放式的挑战或任务,将置身于问题解决方案寻找者的角色。在联系阶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他们开始动手之前探索各种想法。他们的好奇心被唤醒,挑战就在他们可解决的范围内。

先确定一个具体的建构目标。建构目标最好与生活息息相关,孩子接触过的,有兴趣的物体(可以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引入)。比如树木,桌凳,公园,车辆,飞机等大类。一般不会把大类当成一个目标,细化具体的目标会比较有效,如幼儿园的凳子,杨树,消防车等。确定一个目标后,让孩子联想相关的细节内容,如幼儿园的凳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有哪些部分的,人是怎么坐的等等。乐高教具的无限可能性完全可以无限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乐高教育方案最新(一篇文章看懂乐高教育的模式)(2)

  2、建构(Construct)

  每一个乐高挑战任务都包含一个建构活动。当孩子们建构现实或虚拟世界中的物体时,他们同时在脑海中建构知识。

接下来就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搭建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搭,也可以在一边鼓励孩子,一边提出些建议,采不采纳由孩子自行决定。与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是亲子互动的最佳时机。

乐高教育方案最新(一篇文章看懂乐高教育的模式)(3)

  3、反思(Contemplate)

  在反思阶段,让学生拥有回顾与反思知识建构过程的机会。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反思,思考他们建构了什么,以及他们在建构和探索中发现了什么。教师应该对反思过程提供帮助,鼓励学生有意识地思考在建构阶段完成的成果、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获得的领悟。因此,反思阶段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学生小组一起回顾、描述建构阶段经历的时候。教师在这里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他们要帮助和确保提出的问题(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搭建目标之后,可以让孩子想想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鼓励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改进,比如机器人加上伸展手臂,给摩托车加可以升降的轮子,给桌子加转盘等。孩子的想象力往往在这个阶段集中体现。

乐高教育方案最新(一篇文章看懂乐高教育的模式)(4)

  4、延续(Continue)

  每一个乐高课堂都以一个新任务的提出与解决为结点,这个新任务必须建立在这堂课新授知识的基础上。延续阶段给学生呈现一个挑战活动,需要学生用到在建构-反思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延续活动应给学生机会去应用所学到的技能,以及用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应该能够进入畅流状态。同时,学生经历更深层次新任务的自主探究与解决过程后,能为下一课堂的新知导入作好铺垫。

完成一个目标搭建之后,孩子往往对一样东西了解的更多更细致了,搭完之后便可以帮他延展下周边的知识,比如搭完凳子后,问他为什么我们要坐凳子,一直站着好不好,为什么?问题越开放越好,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不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