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兽的特点(数字之猿猴)

我的“数字大使”朋友确信,“热辣猿猴”法则中的所有信号(不包括触碰)都能在线上找到对应的表达他认为,在虚拟世界里也可以获得成功的调情经历,但我不同意比如,“热辣猿猴”法则中的“H”代表了“幽默”,你可以对着一个人的文字笑话大笑,欣赏他切合时机、一语中的的推文,但这并不代表你们有类似的幽默感这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现实生活?如果你在真实世界里遇到这个人,这种尖锐的智慧会不会变成悲观消极的满腹牢骚?这个人多久能想出这样一句聪明精练的见地?你在线上读着这些充满反讽智慧的话,而这其中的幽默有多少是能带给你能量的?反过来的情况又如何呢?一个人的吸引力和智慧或许在现实中很明显,但他没有在140个字以内表达自己个性的技巧,那么他就因此而不再有人格特色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数字兽的特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数字兽的特点(数字之猿猴)

数字兽的特点

数字之猿猴

我的“数字大使”朋友确信,“热辣猿猴”法则中的所有信号(不包括触碰)都能在线上找到对应的表达。他认为,在虚拟世界里也可以获得成功的调情经历,但我不同意。比如,“热辣猿猴”法则中的“H”代表了“幽默”,你可以对着一个人的文字笑话大笑,欣赏他切合时机、一语中的的推文,但这并不代表你们有类似的幽默感。这在多大程度上能转化为现实生活?如果你在真实世界里遇到这个人,这种尖锐的智慧会不会变成悲观消极的满腹牢骚?这个人多久能想出这样一句聪明精练的见地?你在线上读着这些充满反讽智慧的话,而这其中的幽默有多少是能带给你能量的?反过来的情况又如何呢?一个人的吸引力和智慧或许在现实中很明显,但他没有在140个字以内表达自己个性的技巧,那么他就因此而不再有人格特色了吗?

“热辣猿猴”法则中的“A”,也就是“关注”,是另外一个不容易在线上精确判断的信号。在虚拟的交流中,你没法轻松衡量出一个人对你的关注有多少。或许收到手机信息的声音不停在口袋里响起来的感觉很特别,但你并不知道,这个不停给你发信息的人是不是同时在给其他三个人发信息,或者只是觉得无聊,想在上下班路上打发一下时间。在面对面的相遇中,收到对方的关注是一件特别的事——这是一份礼物,你知道它是给你一个人的。你不用在别人买新鞋时发一个吉米·法伦(Jimmy Fallon)(1)跳舞的动图来结束对话。

我的“数字大使”认为,虚拟世界是视觉主导的。在他看来,一个人在网上和你搭讪进入你的视线模拟了现实中的眼神交流。比如,你点赞某人发的内容可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然后出现在他们的雷达中。而对我来说,这不能代替你与屋子对面的那个吸引你的人眼神锁定而产生的电流。没有开发商能够创造出可以模拟多巴胺分泌的东西。还有,当你们面对面相遇时,瞳孔因吸引力而放大,从身体到大脑所有系统都被照亮,这也是无法被取代的。

在线沟通的质量是没法准确判断出来的。互联网提供的是数量,正如我的新朋友说的那样:“你可以在网上用五分钟见五十个女人。从时间上看,网络交友投资回报率更高。”但实际上呢?你扩大了通道的同时,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筛选,更不用说相遇的数量和互动的质量是两回事。这真的能提高时间利用率吗?

你能从网络上获得的一个人的信息是有限的——通常,精心展示的一面只是凸显了某些性格特征。同样地,线上沟通也更加一维化。比如,你在网上和一个人聊得很好,单独亲密聊天太好了,多么有意思!接着打字吧。然后,现在想象你在本地一家咖啡馆里和一个人开心地聊起来。很快,你们一起大笑,眼神交流延长了。接着,你们可能会玩笑式地触碰手臂,然后,两个人的身体靠得更近了。从这里开始,一切都可能发生,至少比你和你的键盘之间能发生得多多了。由于线上沟通是线性的,数字调情不是两个人一起创造一种氛围,而是一个人问,另一个人答。这种沟通没有层次,而真正的联系必须建立在有层次的沟通基础之上。

见识一个人的层次和细节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对面。你可以想尽办法用虚拟工具维持第一次调情的余热,但如果你不想只找一个电子游戏里的女友,你们都必须从屏幕后面走出来,看看在现实世界里你们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如何从屏幕后面走出来

充满希望的开始,却很快失去最初的兴奋感,陷入一连串有头无尾的信息、短信和线上沟通之中。一来一回的虚拟对话可以很有趣,但是如果想让它带来任何实在的东西,你需要保证你能迅速把这种兴奋感带入现实世界中。

为了避免陷入两难境地,你要坚定和主动。

□注意你在线上对话中投入的时间和情感精力。它是不是正在阻碍你的真实社交和调情机会的到来?

□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截止日期。比如,如果到了第二周你还是沉溺于互发信息而不打算见面,就需要做点什么了。

□和在线下世界一样,两方都可以也应该采取主动。

□线上和线下选择的原则是一样的。记住你的决定性标准。他们符合标准吗?尤其是你能在线下见到他们吗?和世界另一边的某个人相谈甚欢,期待继续没有什么意义。

□不要被“你们已经疯狂发了两周信息,你更加地了解他了”这样的想法困住。

我对交友网站和应用软件的另一个顾虑源自人们的使用行为。我常听客户讲别人如何放自己鸽子的故事,或者一个人说好了要打电话来却没打。人们会反复地问我,为什么现在流行说好的事情不去做呢?而当我问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这个人时,通常会被告知是通过网络,对此我一点也不惊讶。不可否认,当人们在一个没有行为准则、几乎不会受到惩罚的空间里活动时,他们的行为会和现实中的不同。这就是人类的本性。

如果我介绍两个现实生活中的朋友认识,其中一个人放了另一个人鸽子,我敢说他肯定会来找我算账。听起来不妙是吧。又或者,你和你妈妈朋友的儿子或者女儿约会,由于受到“妈妈可能会知道”这样的想法的制约,双方的行为都会受到影响。不过,如果是在某个应用程序中遇到的一个叫约翰或者简的人呢?对他来说,你的脸不过是他上周见过的几百张脸中的其中一个。你们没有任何共同好友,如果其中一方表现恶劣,也不会有任何实际影响。这种时候,教养和同理心可能会被丢到九霄云外这件事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吗?

试想一下,在真实世界里,有人能匿名地到处走动吗?几乎不可能吧,可能正好相反,比如买钻石需要身份证。在真实世界里,人们能不受阻碍和质疑地、随心所欲地使用假身份,或者按照自己的喜好伪造一个身份吗?不能。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试图在一个不需要真实身份的环境里寻找真爱、建立真实联系呢?当我们谈论约会世界里“人们的行为”时,我们要清楚,在真实身份可有可无的网络世界里,人们的行为和现实世界中的是不同的。

我知道,绝大多数人都使用网络,使用交友网站和应用软件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当然知道这其中的诱惑:它让我们觉得自己是积极主动的;它方便、简单,让我们可以舒服地坐在沙发上,没有压力地想出一句机智的回答;电脑屏幕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到当面的拒绝。但让我问你一个问题:这真的可以给你你想要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太好了,你或许可以不用再看下去了。如果不是,继续看吧。

数字交友的进化

你第一次用电脑是什么时候?我是11岁在小学的图书馆里玩“俄勒冈小径”游戏的时候。那时,电脑巨大、老旧、缓慢、笨重,并且完美体现出当时人们和数字技术的关系。我把这叫作前数字时代,如果你和我一样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你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

你第一次注册电子邮箱是几岁呢?我是在1992年上大一的时候。我把这看成台式机时代的第一个阶段。那时,我很高兴再不用把过时的百科全书当成主要的信息来源了,但是我和数字世界的联系依然有限。我的电子邮箱是学校提供的,只有在学校的电脑室才能登录。查看邮件本身也没什么意义,因为几乎没有人用它。人们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在派对、酒吧、体育活动等场合上——见面。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也就是万维网进入公共领域的时候,事情开始发生变化——聊天室、聚友网(Myspace)和第一批约会网站开始兴起。那是将真实社区搬到网络上这一重大变化的开端,同时也改变了人们见面的方式。网络调情就形成于那个时代。我把它称作台式机2.0时代。

然而,之后的手机时代可能导致了人们行为上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苹果在2007年发布了iPhone,第二年出现了第一批安卓手机。智能手机的市场渗透率从10%上升到40%,速度比历史上任何消费技术都快。在美国,仅仅在三年前,该数字就上升到了50%,而在十年前,几乎没有人有智能手机。

这对人们交友的场景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前数字时代:我们参加派对,和人面对面交流。

台式机2.0时代:我们在互联网聊天室相遇。除了拥有共同的爱好和喜欢彼此的表达方式,并没有真正的匹配标准。恋爱可能是从收发电子邮件开始的。可能几周后你才会知道对方的长相,如果对方愿意发你照片。这个时代的态度是:“我在和这个人聊天,希望他是个可爱的人!”

之后出现了线上交友。这时,人们有了很多衡量标准——因为有很多备选项和照片可供选择。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态度是:“我喜欢这个自我介绍。我应该和他聊聊吗?”交流还是有很多障碍,可能需要缴纳会费、分类整理自我介绍、阅读并创建信息。

手机时代(当下):只需要三个标准——照片、身高、体重。批判性思维和任何过滤机制都是多余的,人们只用身体展示自己。所以,现在问题变成了:“他很性感。我是不是应该跟他睡一觉?”人和人随时都可以联系,没有等待的必要。这种即时的联系让人变得没有耐心,同时期待更多。

这些都是进步吗?你来判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