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教学模式(一起谈谈什么是教学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一起谈谈什么是教学模式)(1)

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考生们想必都知道不论是教学还是德育中我们会涉及到模式的问题,例如我们常见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体谅模式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耳熟能详,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什么是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一起来清楚一下教学模式的概念。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模型及其具体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那我们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哪些呢?

(一)范例教学模式:(代表人物:瓦根舍因、布鲁纳)

范例教学模式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一般从一些范例分析入手感知原理与规律,并逐步提炼进行归纳总结,再进行迁移整合。

“范例教学”主张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地去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一起谈谈什么是教学模式)(2)

范例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用典型事实和现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②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③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相互关系的阶段,通过对“个”和“类”的分析、认识,使学生的认识上升为对普遍性的规律的认识;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追求。

(二)抛锚式教学模式:(代表人物:约翰•布朗斯福特)

抛锚式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件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 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抛锚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确定问题(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②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③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④效果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常见的教学模式(一起谈谈什么是教学模式)(3)

(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又叫问题一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活动找到答案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多见于数理学科的教学。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皮亚杰的“自我发现法”和“活动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等教学原理。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

①问题:教师在创设教学条件、环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②假设:教师尽量在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比较、类推等方法不断产生假设,并围绕假设进行推理,引导他们将已有的各种片断知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加以改组,从中发现必然联系,逐步形成比较正确的概念。

③验证:用其他类似的事例来对照检验已获得的概念的正误及其正误的程度,靠进-步的定性分析使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判断。

④总结提高:引导学生对认识的性质及其发展的过程做出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求在后来的认识和发展中有进步的借鉴意义。

在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因此,教师应该清晰地掌握所有“问题”体系;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材料和场所。

好啦,小编的分享今日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加油备考,取得好成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