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这首迎接新年的即景诗作,描绘了民间过年习俗贴春联的景象,只是他写的元日,是指初一,我们这儿是除夕这一天一大早就开始贴春联。每家贴完春联都放一串鞭炮。

我家贴对联一直就是个很费时间体力的活儿。我家的门太多,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过每一年到底需要买多少副对联?每年腊月里,我都要抽时间算一下。今年算是买得少,十四副对联,省略了一些门的。

记得有一年我买了三十多副对联,只要有门就贴。几处院落,感觉除夕一整天都在帖对联。买对联的同时,也要买好“门神”,也是指辟邪的桃符,一般只给居家的门买,前门、后门各一对。还有挂钱,也是只买居家大门的,前门一个,后门一个。挂钱,我喜欢买五种颜色的那种,更为喜庆一些。

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1)

每一年都会多出几副对联来,因为我已经按数买好了对联,或者银行或者朋友或者什么单位,总会回馈客户,趁过年的时候送客户一套春联,大概内容包括:一副对联,一对窗花,一对福字,一对吉祥生肖画,今年比往年多了一对红灯笼。恰好,除了对联我都需要。

照例,年三十起床,他就开始催促我准备贴对联的浆糊,别人家一瓶胶水解决的问题,我家要用一碗面粉来解决,这是传统的做浆糊的方法。一碗面粉搅拌在一盆清水里,放在文火上不停地搅拌,直至面汁变得黏稠就可以了。

总有赶早的人家,在我刚起床后,就已经有鞭炮声响起,说明人家的对联已经贴好了。紧接着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人心里就更急了,无奈,我家的门多,贴对联真是一项大工程,不像住高层楼房的城里人,贴一副对联,根本不费事儿。

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2)

一家三口,一个抺浆糊,一个搬凳子,还要分清上下联,哪副对联对应的是哪个门?还要把关,不要贴歪了。看着所有的门都被装扮的红彤彤的,挂钱儿随风浮动,五彩缤纷的,感觉真是喜悦。

辞旧迎新这个词,在每年的除夕这一天被展现的最具有仪式感。午饭过后,小区里基本都贴好了对联,整个小区笼罩在一片红色里,春风虽还有一点寒意,但在阳光普照下,切实的感受到了一点春的暖意。

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3)

2、

很多年以前,我是买印刷体对联,纸质很厚实,只喜欢那种不太喧哗的红纸黑字的对联,不喜欢那种花里胡哨,金色字的对联。但总觉得印刷体缺少了那么点温度和文化气息。

本来我也是会写毛笔字的,在我上中学那会儿,我家每年的对联都是我提笔挥就的,买来红纸,除夕那天我主要的任务就是裁纸、写对联、贴对联。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

最初我甚至都不懂得上联要贴面对门的右边,还按上联左、下联右地贴上去。有文化的亲戚过年串门会问一句:“这对联是谁写的?”我满得意地答:“我写的。”亲戚也不说什么,微微一笑,点头说可以。

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4)

那时候不能领会出那微笑点头的意思来,在我们村子能念到初中的女孩子也就两三个,能写毛笔字已经不错了。现在想来真是羞死人了,就那涂鸦的字儿,也敢拿出来贴在大门上。如今能写对联的人都是文化人了,可以称之谓书法家了,再不及那也是书法爱好者,是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的,是艺术品了。

幸好,我家附近还有一家专门写对联卖的,毛笔字写得也很好,写对联是绰绰有余了,我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给每个门都选出相应的对联内容定制。

因为婆婆去世,我家两年没有贴对联了。我们这儿的习俗是,家里有老人离世,第一年贴白纸对联,第二年贴黄纸对联,这两种颜色的对联应该属挽联的范围,以示对过世亲人的缅怀。第三年才能贴红纸对联,现在很少看到过年贴白纸、黄纸对联的人家了,大概为了省事儿吧。基本都是头两年不贴对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只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曈曈日)(5)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年贴的对联叫春联,关于春联、桃符流传下来很多不同版本的故事,但无论哪一个故事,都离不了纳吉除邪,表达百姓对新一年的美好祈愿。红色本就是吉庆的色彩,是中国特有的代表吉祥的色彩,所以春联皆为红色。

因为传统的节气立春是在春节前后,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表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因此,人们就用贴春联的形式来表达对新春的美好祈愿和渲染春节的喜庆气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