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散烧综合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深读清远打赢蓝天保卫战)

“露天焚烧是违法行为,不但污染环境,还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禁止露天焚烧禾秆、花生藤、垃圾等废弃物.....”10月30日,在清城区横荷街道办青山村委,流动的宣传车在田间地头不断播放着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宣传语。

金秋丰收季,淡淡稻谷香,农田里各种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忙碌,村民们抓住晴好天气陆续开始收割晚稻,这时也是露天秸秆焚烧的高峰期。日前,记者走访部分乡镇发现,禁止露天焚烧的宣传和巡查行动成了当前基层环保所和村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但露天焚烧秸秆仍禁而不绝。

今年,清远市生态环保局制定印发《清远市禁止露天焚烧工作方案》,明确建立健全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长远而言,依旧任重道远。打赢蓝天保卫战,该如何啃下露天焚烧“硬骨头”?

燃煤散烧综合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深读清远打赢蓝天保卫战)(1)

10月30日,在清城区横荷街道办青山村委,流动的宣传车在田间地头不断播放着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宣传语。 记者 曾亮超 摄

现状

前三季度引起357起火灾

秋冬时节,风高物燥,干旱少雨,气象部门不时发布森林防火预警。由于野外比较空旷,焚烧秸秆引发大片火灾。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

报道显示,去年9月,佛冈县迳头镇井冈村委某山场发生山火,过火林地总面积为325亩,此次事故就是由村民用火烧杂草时意外引起。同年11月,连南三江镇西北山山场发生一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364.5亩,此次事故也是人为燃烧杂草而意外引发。

“露天焚烧秸秆,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这也是我们在向村民宣传时,特别强调的一点。”清城区横荷街道办公室环保所所长肖广辉说,随着宣传和巡查的深入,村民对禁止露天焚烧的意识也逐年提升,大面积的焚烧禾秆少有发生,但田间地头小面积的菜地、玉米地、花生地里的秸秆等,仍有个别村民冒险用焚烧解决。

据介绍,10月24日以来,横荷街道办共扑灭露天禁烧23起,其中,有村民在地里直接焚烧玉米杆和花生藤。幸好该街环委会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火苗并及时扑灭。“村民认为这些菜地干草面积小,好控制,而且烧的时间短,不会有意外发生。”肖广辉说,因此,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若看到村民在翻菜地的干草、处理玉米杆或花生藤时,就会及时提醒禁止焚烧,不会等看到烟火了才赶过去。

据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通报的前三季度数据,草地、田地等非构筑物火灾发生数较多,共357起,占火灾发生总量36.1%,仅次于居住类火灾。

除了引发火灾外,露天焚烧秸秆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污染空气环境、破坏土壤影响生产等。根据官方环境检测部门公布的数据表明,在秸秆焚烧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通常可以达到高峰值,均超出平时水平的好几倍。

“往年每到秋冬季节都会闻到烧秸秆的气味,非常难受,感觉呼吸不过来。”居住在清远大道附近的市民曾先生说,他对气味比较敏感,这两年感觉烧秸秆的气味少了。

燃煤散烧综合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深读清远打赢蓝天保卫战)(2)

禁止露天焚烧的宣传和巡查行动成了当前基层环保所和村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但露天焚烧秸秆仍时有发生。 记者 曾亮超 摄

困境

“平时都有焚烧秸秆的习惯”

10月27日,接到群众反映连山太保镇老寨新村有村民露天焚烧秸秆,太保镇相关工作人员和打火队员发现后,及时上山灭火并对马先生进行批评教育。

尽管加强了宣传和巡查,但露天焚烧秸秆并没绝迹。例如,飞来峡镇开展秸秆和垃圾露天焚烧专项检查行动,截至到今年10月中旬,全镇共检查出动人次共774人次,共查处露天焚烧33 宗。

“平时都有焚烧秸秆这个习惯,把秸秆作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方便明年的春耕。”马先生在接受批评教育时如此辩解,而他的这个习惯也是很多老一辈村民的习惯。

秸秆焚烧由来已久,有些农民凭多年种田的经验认为,焚烧后的秸秆是富含钾肥的草木灰肥料,对来年种庄稼有好处,烧荒种地也是习惯使然。其次,如今农户家中液化气、燃煤等能源已经替代了秸秆,对农民来说,秸秆已成为农业垃圾,无论是从田拉出来处理,还是直接在田里将其打碎都会增加处理成本,不如原地放火焚烧省时省力。

“我们进村入户宣传时,很多上了年纪的村民也会说,以前都是这样烧的,方便快捷又能做肥料。”肖广辉说,因为观念影响,一些年老的村民仍对烧秸秆这种生产方式深信不疑,加之综合回收利用需要一定成本,因此,村民为贪图便利,仍抱着侥幸心理选择焚烧。

除了传统观念作祟外,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巡查员认为,露天焚烧禁而不绝主要原因之一是对露天焚烧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据了解,在加强巡查情况下,一旦发生露天焚烧,巡查人员一般能及时赶到并将火扑灭,因过火面积不大,往往以现场教育村民了结。除非情况较严重,过火面积较大,才会将其带到环保所、派出所批评教育并写保证书等。

记者留意到,《清远市禁止露天焚烧工作方案》在处罚方面,着重对辖区政府严格考核问责,明确以卫星扫描热(火)点为依据,将其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全年热(火)点最多的县(市、区)政府,要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讨,并对分网格长进行问责。

此外,有些农民对秸秆采取的是不处理。10月30日,在清城区东城江陂洞新村附近的一大片稻田里,记者看到有部分水稻已经收割,剩下厚厚的一层禾秆。“这些禾秆我们不会焚烧,也不会搬走,直接留在田里,等田有水就能把它们泡烂。”一位正在忙活的村民告诉记者,除了焚烧,对于秸秆的处理办法就是不做处理留田。

强管

“每一个村都是一个网格”

10月27日,秋高气爽,清城区横荷街道大有村民正埋头收割稻谷,此时村委干部向正在忙活的村民宣传露天禁烧。

“要是以前,我们收割完稻谷之后,会把禾秆草摊开晒干,再一把火烧掉,留下一层灰,为来年开耕作准备;现在这些禾秆就这样铺在田里不管了,来年开春了,直接打进田里。”村民潘叔跟前来宣传的村干部说,“我们都知道了,不会烧的,昨天也有两个人来跟我们做过宣传了。”

“每一条村都是一个网格,所有村组长、村干部都参与宣传和巡查。村组长、村干部对自己辖地情况熟悉,哪些地方容易发生露天焚烧的他们更清楚,巡查也有重点。”肖广辉告诉记者,横荷街道办属于城乡接合部,共有200多个村,为高效落实禁烧工作,该街办不但建立网格管理,还制定了《横荷街村(社区)露天焚烧巡查制度》,成立巡查队伍,组织村(社区)露天禁烧巡查员每天不间断在各村(社区)进行露天禁烧巡查。

早在今年7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的通知》下发,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禁止露天焚烧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管理机制,压实压细市县镇三级政府露天焚烧属地管理责任。

今年,清远市生态环保局制定印发的《清远市禁止露天焚烧工作方案》也明确,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村民小组(自然村)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各级网格之间要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要求、奖惩措施等内容,压实各级网格监管责任。完善网格员“五定”方案,即“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目标任务具体、奖惩措施到位。

除了网格化管理体系,该方案还提出,建立健全禁止露天焚烧巡查机制,实现禁止露天焚烧巡查工作常态化。在城市建成区,重点巡查焚烧垃圾行为;在农村地区,重点巡查焚烧秸秆、田间杂草等行为。

探路

整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不能露天焚烧,直接扔在田里又影响下一造的生产,像玉米秆直接留在田很占地方,也不容易腐烂。”很多村民抱怨,不能露天焚烧的秸秆,难以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露天焚烧也只是无奈之举。

秸秆并不是污染物,而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有专家学者认为,想要彻底解决秸秆污染问题,就得把秸秆综合利用起来,变废为宝,既能节省基层人力,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这才是秸秆污染治理的优先选项。

实际上,针对露天焚烧秸秆,除了围堵,主管部门也有疏导。其中,《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的通知》提出,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5%的目标。《清远市禁止露天焚烧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推动创建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点)等举措加快推进农业秸秆的综合利用。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今年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清远市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开展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7月至9月,该局在连州、清新、阳山、连南、清城区召开五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现场示范和工作推进会议。现场展示了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主导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规范、秸秆还田腐熟培肥效果以及下茬作物化肥减施等技术。

在清新龙颈镇会场,该局相关负责人还提到,要开展整域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示范工作,其中北部县(市)单片连片示范面积需达500亩以上,南部县(市、区)需达1000亩以上。重点引导农民开展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覆盖还田、腐熟还田等措施,建立和完善秸秆资源台账。

据了解,目前,清远在连州市西岸镇冲口村建设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1个,示范面积2000亩,结合连州市畜牧业产业,大力推广秸秆氨化、青贮、微贮、膨化等技术,通过发展秸秆饲料养畜、过腹还田,推动农牧有机结合,使示范区内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示范带动全县的秸秆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和转化增值。通过项目示范和推广带动,预计新增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1万吨,转为饲料利用的新增产值550万元。

燃煤散烧综合整治打赢蓝天保卫战(深读清远打赢蓝天保卫战)(3)

横荷云定村,村口挂着的禁止露天焚烧的宣传标语时刻提醒着过往的村民。 记者 曾亮超 摄

一线

清城横荷街办:

包片包组包户 24小时严防

横荷街道办公室制定了《横荷街村(社区)露天焚烧巡查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村(社区)露天禁烧巡查员职责要求和处罚办法。该制度落实乡联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包片、村民组长包组包户,按照“空间覆盖无空白、责任落实无盲区、监督管理无缝隙”的工作机制,实行24小时巡查和值班制度。

同时,强化露天禁烧工作的宣传。该街充分利用高音喇叭、宣传单张、微信群等在群众当中大力宣传露天禁烧的政策规定、露天焚烧的危害以及处罚规定等,并组织各村(社区)两委干部深入本辖区各村小组召开会议进行宣传,致力让禁烧工作家喻户晓。

连州市连州镇:

禁烧工作纳入村(社区)年终考核

10月26日,连州市连州镇召开禁烧秸秆工作专题会议,对连州镇2020年度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此次会议强调源头防控、标本兼治、属地管理、综合治理,明确镇村分片包干主体责任,全面施行禁燃网格化管理各项举措。在全镇范围内高频次、不定时进行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纵火者依法顶格惩处。同时,把禁烧工作纳入村(社区)年终考核,实行“奖惩并举”,强化镇村组干部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他山之石

人防 技防织密露天禁烧网

河北省河间市景和镇采取技防 人防工作措施,对秸秆禁烧工作严格管控。该镇境内安装了红外视频监控点位,对全镇露天秸秆焚烧情况进行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监控。所有火情报警与火点准确定位信息能立即通过APP反馈给网格监管人员。同时,该镇还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对村庄及周边地块进行飞检,巡查着火点情况,抓现行、抓典型,对秸秆禁烧工作保持动态监控。

创新模式让秸秆变废为宝

湖南湘乡推行“5 14”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各中心收储站及临时收储点主要依托当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临时收储点自行收集或通过其他经纪人收集的秸秆,可以直接销售给附近的加工厂或养牛户,也可销售给中心收储站。

在秸秆终端处理环节,依托草制品加工企业以及秸秆制肥与畜用发酵饲料加工企业、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消耗。在秸秆粉碎还田方面,大力推广相关农机具,购机补贴范围和补贴标准向带捆草机的半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生物质制肥机等5类农机具倾斜,提高农机大户、合作社购机积极性。

【记者】黄剑琴

【作者】 黄剑琴;曾亮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