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如何督导学校工作 教育督导长牙齿

督学如何督导学校工作 教育督导长牙齿(1)

教育部力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近期,多地小升初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新华社 图

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情况。会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透露,教育部已经把修订教育督导条例列入今年的年度工作重点,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初稿近期也将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田祖荫表示,教育督导“长牙齿”是中央领导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提升新时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教育督导,就是要本着问题去,发现并纠正教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教育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行,切实保障教育实效,保护广大师生利益。可不得不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少教育督导形同虚设。

有的教育督导人员作风漂浮,到一个地方不是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而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问题也发现不了;有的作风不实,忘记肩负的职责,把督导变成了请客吃饭,与被督导单位的同志推杯换盏,谈起了个人感情;有的奉行好人主义,回避问题只说好话,把严肃的督导变成先进典型推介会;还有的避重就轻,拿一些零零碎碎的伪问题、小问题凑数,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外,教育督导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督导工作重点不突出、督导方式方法比较落后,整改问责不力无法真正形成震慑等问题,在各级教育督导中也普遍存在。

老虎不长牙,就是纸老虎,纸老虎是没人害怕的。如此督导甚至不如没有督导,因为被督导单位非但丧失了对督导的敬畏之心,反而会变本加厉,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个体的问题变成局部或面上的问题。教育系统中一些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屡改屡犯,与督导不力、不实有很大关系。

教育督导不是请客吃饭,必须长牙带电。

“长牙齿”不是抽象的,而是体现在机构的相对独立和职能的准确履行上,体现在能咬住真问题上。教育部目前已经做出专门部署,要求各地比照中央的做法,组建新的教执委。田祖荫在发布会上也介绍了三个“长牙齿”的具体工作,比如对2019年省级政府履责督导的6个省份一对一发出了督导意见,对发督查发现的问题一一整改,7月底以前报整改结果;就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连发两个通知,要求今年底以前必须完成这项目标任务,各地开展自查的同时,将组织实地检查督查。

“带电”就是要让制度规定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把问责的板子打下去。十次督查不如一次问责。没有执行的制度是纸上谈兵,缺乏问责的督导是自言自语,泛泛而谈的批评是隔靴搔痒……如果言出罚随,该罢官的罢官,该问责的问责,该通报的通报,督导的权威性、制度的严肃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促使问题整改到位。

来源 北京晚报|记者 贾亮

编辑 贾亮

流程编辑 刘伟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