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过秋风起秋雨落(清风明月两相和)

秋分过秋风起秋雨落(清风明月两相和)(1)

秋分 ·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秋分,昼夜均而寒暑平,三秋过半

此时阴阳相半,秋色平分,不冷也不暖

金风送爽,菊黄蟹儿肥,丹桂正飘香

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节

人到秋分,心境也应如旷野里的一棵树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秋分,是农历廿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秋分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视太阳到达黄经180°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古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秋分这一天恰好是在秋季的90天之中,不早不晚,平分了秋季,也意味着秋天最清爽的日子到了。

这也是一个反映昼夜平分的重要节气。汉时《春秋繁露》里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今天的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使得昼夜相等,不冷不暖。这份通透的舒爽,让我们的身心能够不再受到任何束缚,尽情舒张。

秋分时节,哪怕在马路上那么一站,忽然吹过来一阵凉爽的风,也可以让人瞬间感受到:所有的美好仿佛都如约而至,熨帖人心。

秋分过秋风起秋雨落(清风明月两相和)(2)

秋分物候 · 天地静美,生生不息

秋分,是一年中最清爽宜人的时节。它的千般美好,你只需走出门去,放眼便看:天地静了,虫儿隐了,秋水平了……

天地之静,并非沉闷无趣,而是不会再有惊雷震颤,人心也安稳如水,不惊不悸;虫儿匿回洞穴,不再能轻易寻到它们的身影,但是只要侧耳细听,在墙角草丛隐隐处,总有它们细细密密的歌声,予人贴心陪伴;秋水渐渐无寻,而你站在大河边,依然能感受到它们静守的力量,等候岁月轮回……

秋分时节的静美,看似没有大起大落的繁华,所有的不言不语,却都沁润进人心,生生不息,何其壮阔。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雷也入地收声,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秋分后,虫类受到寒气驱逐,开始在穴口用细土垒一小高堰穴藏起来,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古诗有云:“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

三候水始涸:“水始涸”,涸是干竭,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到秋冬干涸。秋分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过秋风起秋雨落(清风明月两相和)(3)

秋分农事 · 互道一声,丰收快乐

秋分时节,万物以丰硕回报农人一年辛劳。

若在此时的乡间,可以随手掂起一个雪梨,抚摸树上火红的石榴;也可以一边走过稻田,一边低下腰用双手滑过稻谷,那小小针尖的扎手却是最盛大的快乐。

百果挂树,万谷归仓,所有的一切,都让人充满暖心的喜悦!

古时,民间往往将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定为“秋社日”,即一年一度的丰收节。这一天一般都是秋分前后,视为对土地神的报答与感恩。

人们在家中或田野间,摆上糕点、瓜果、酒水,点上香火,祭拜土地神。同时,手持稻穗,在庙宇前唱歌打鼓,酬谢社神,庆贺丰收。

大自然对人类勤劳予以馈赠,人们亦投桃报李,绝不会辜负上天的膏泽,并沉浸享受于收获的乐陶。

秋分这一日,也被确立为当代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在完成秋收、秋耕、秋种时,扬起汗水的笑脸,庆贺五谷丰登。今天,请互道一声,丰收快乐!

因为,只有被一年此刻的丰收慰藉过,我们的心中才能更有希望,更有力量。

秋分过秋风起秋雨落(清风明月两相和)(4)

秋分习俗 · 说秋念秋,人间无忧

秋分祭月丨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就太煞风景了,所以人们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分竖蛋丨为了庆祝秋天的来临,早在四千年前,中国便有了“秋分立蛋”的传统。在古老的传说中,秋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秋分到,蛋儿俏”,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俏的是什么?是这个季节太美好了,竟能让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也有这样的平衡之美呀!

高放风筝丨秋分时节,天朗气清,凉风习习,是放风筝的好时候。这一天,大人们会和小孩一起,糊出各式各样的风筝,更有甚者还会制作出庞大的风筝,有会飞的嫦娥、海底的神龙……在秋风里,肆意奔跑,放飞风筝,舒畅心情。

乐吃秋菜丨“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在田野中搜寻采摘秋菜时,多见的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的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民间相传:“一碗秋汤,平安健康” “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静气养收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分时节,万物趋向收敛,起居、饮食要以“养收”为主。此时,宜早卧早起,以顺应阴精收藏,阳气舒长;宜多食滋润清燥之物,如苹果、秋梨、柿子、杏仁、莲藕等时令蔬果;宜平心静坐,安宁神志,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秋分过秋风起秋雨落(清风明月两相和)(5)

秋分雅事 · 赏心秋乐,处处清欢

诗人说,“秋是第二个春,此时,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或许我们总觉得秋天是萧瑟又苍凉的,其实,秋天也可以是另一种花开。花谢了,真的终结了吗?当落叶纷纷,万物真的凋敝了吗?这零落的秋意,有它叶落归根的生命轮回,也有它当季的菊香榴甜蟹儿肥。所以我们要快乐地走出去,去享受这种美好和幸福。一年好景最宜人,世间美色皆在手,何必忧愁?

菊花黄|秋分时节,草木零落,唯有菊花黄得清丽,花瓣层层叠叠在阳光下舒展开来,绽放出秋天最美的颜色。一朵朵菊花在山野盛放,如秋日暖阳熨帖人心,于是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元稹徘徊于花丛叹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桂花香|中国人历来视桂花为吉祥之花,“犹喜故人先折桂”,寓意中榜登科、仕途得志。此时江浙气候仍有闷热,催得桂花盛开,古人称为“木犀热”,虽催蕊零香,仍有文雅之乐。因此,农历八月,雅称“桂月”,秋分时节恰是桂香之时,正宜与家人欣然赏桂,怡怡熏醉。”

蟹儿肥|“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风一起,捎来一阵蟹肥膏腴的鲜甜,一只只红澄澄的蟹披着仲秋的月光被端上了餐桌。人们一边赏菊,一边饮酒,折蟹脚,开蟹斗,品蟹黄。讲究雅致之人,还会用上“蟹八件”,精心挑剔出每一块细小的蟹肉,慢慢品尝。

嗜蟹如命的李渔,曾说螃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所有食物可以他人代劳,唯螃蟹需自己动手才有味。相比而言,苏东坡一句"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则让美食平添了几分诗意。遥想红楼蟹宴,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家埋单,请贾府上下、老幼女眷,在大观园中吃蟹、赏桂。大家在席间饮酒、谈笑、赋诗,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俱全。今日秋分,大家也不妨试一试“吃蟹这件风雅事”,学习古人“蘸取姜醋伴酒吟”。

石榴圆|秋分至,石榴圆润,籽粒饱满。杨万里说它“水晶为粒玉为浆”,剥开绿底透红的外皮,抓一把晶莹剔透的石榴籽咬在嘴里,玉浆丰盈,酸甜的滋味炸裂开来。在人们眼里,石榴“多子多福”,所以常将它放置在新房案头,给予新婚夫妇最真挚的祝福。

秋分过秋风起秋雨落(清风明月两相和)(6)

秋分 · 节气中的感悟

苦乐各半丨秋分的哲学是一半,一半。杭州灵隐寺有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意的事情,能一半顺遂心意,就很满足了。人生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一旦生了完美之心,人也就患得患失,焦虑偏激。

秋分的半字,是知足,更是境界。弘一法师去世的时候,回顾自己一生,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人生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心中只有平和喜乐。所谓的大团圆,合家欢的大结局,都只是在电视剧里的。真实的人生,只要未曾终止,就一定有笑有泪,有悲有喜。所以,半字,是极高明的中庸哲学。看懂了这一点,人也就放下了执着。

花看半开,饮酒半醉。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万事只求半称心”,是一种宽容和大度,更是一种格局和修养。

一叶知秋丨一阵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过后,再来几场秋雨,气温迅速下降,树叶枯黄凋萎。春夏秋冬,人生四季。少年如春,青年如夏,中年如秋。人生走过几十年,早已进入不惑之年。经历过世事沧桑,人情冷暖,繁华落尽,人生终于归于平淡和天真。

古人说:我言秋日胜春朝。春日乍暖还寒,夏日烈日炎炎,冬季寒风刺骨。秋日气候凉爽适宜,让人心旷神怡。少年如春,跳脱不稳,青年如夏,灼热逼人,中年如秋,成熟稳重。看过人情冷暖,早已世事洞明,所以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内心却宽容温厚,不愿戳破,不愿责难。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岁月轮回,春华秋实,辉煌过后又是一季耕耘,以平和的心境面对未来,默默耕耘,做好自己!

知福惜福丨秋分的时候,古人有迎寿星的活动。古人认为“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所以南极星是寿星的象征。而我国在北半球,只有秋分之时才能看到南极星一闪而过。所以,古时候历代皇帝都会去城外南郊举行迎接南极星的仪式。除此之外,古时有在秋分日“祭月”的习俗,所谓“春祭日,秋祭月”。只是因为秋分的时候,月亮未必正圆,所以逐渐就改到了中秋节。

无论是迎寿,还是祈月,其实都是中国人的祈福活动。盛极而衰,衰极必复。自古以来,世间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平衡,都在不断变化。人们总是在遗憾中寻求完满,在失去中学会惜福。秋高气爽的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寒冷的冬日即将到来。月有阴晴圆缺,人也有悲欢离合。在拥有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珍惜。

今日秋分,据说住在赤道的人们,一年只有两天中午低头,看不见自己的影子。这是没有阴影的一天。在北半球的我们,阳光依然。不要害怕秋叶由绿变黄,不要担忧秋声渐低渐远,且明媚且柔情。就像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秋分至,且随心意,赏风赏月赏秋香,事事明媚且秋安。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