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1)

中国有句俗语“穷养儿子富养女儿”,长久以来一直被奉为育儿圭臬。那么在国外,基于孩子性别的不同,也会有类似的养育观点吗?

在美国也有穷养、富养孩子之分,不过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养方式有很大不同……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2)

中美穷养、富养孩子差在哪里?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近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多数美国人很难决定他们的性别差异是否立基于生物学或社会期待。

也就是说,这些成年后的美国人关于他们自己从小的性别意识培养,和目前的状态之间有何关系说不太清楚。

基于此,该中心专门对千禧年后的美国新一代进行了调查,力图展示性别对于成长的关系,希望借此调查性别平等问题,也是能让父母对抚养孩子这件事有更加清晰的认知。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3)

对比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人的养育观点有的时候很特别。

▼关于穷养儿子

在国内,关于穷养儿子的观念还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的。很多父母会在男孩很小的时候对他进行挫折教育,在物质条件上不会像对待女孩儿那样“大方”。

家长希望以此来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能够从小吃苦耐劳,这样长大后也能有责任、有担当,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美国关于物质这块并没有特别的强调,而是在“男孩子该不该哭”的问题上很较真。调查中超过半数的美国人表示,不会鼓励男孩在悲伤或沮丧时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点和国内的“男儿有泪不轻弹”是一致的,看来对于男孩子的坚毅和隐忍,家长都在从小培养和刻意强化,这也算是男孩子性格中的显著特征吧。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4)

不同点在于美国的男孩子不被鼓励考出一个好成绩,这和“唯成绩论”有很大的出入。

但事实上我们也能注意到,美国人不鼓励孩子在成绩上叫板,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的演讲能力、实际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培养却是从小就开始进行的。

我们在羡慕他们可以有个宽松的环境可以成长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看到别人的长处。

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对于小孩子的性别意识教育,美国人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人员发现,绝大多数的美国成年人接受让年纪小的男孩和女儿参与异性的活动,以及玩属于异性的玩具。

一方面因为孩子年纪小,对于性别这块还比较模糊,家长觉得没有必要对小孩子的玩具和活动上做太严格的区分,另一方面很多美国的父母也认为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异性小朋友的喜好,也没什么不好。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5)

▼关于富养女儿

女性和“千禧一代”最能接受让自己的孩子参与与其性别不同的的活动或玩具。刚才我们说到,男孩子可以去参与女孩的游戏,同样的,女孩子也被鼓励去参与男孩的活动。强调一点,这里说的是“一般联系的小孩子的活动”。

国内的“富养女儿”很多都是娇惯女儿,给孩子养出了公主病,对于性别这块儿有时候会过于强调区分,比如说在孩子刚刚大一点就对男女设大防,女孩子玩男孩的游戏会被认为是假小子,而男孩子总是和女孩在一起玩的话则容易被讽刺为“娘娘腔”。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6)

美国的这次调查显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认为偏离传统的性别规范是一个很好抚养男孩和女孩的好方法,在这点上差异还是很大的。

大约81%的“千禧一代”指出,对于父母来说,鼓励女儿参与一般情况下和男孩联系在一起的活动,是一件好事。然而,约有25%的“婴儿潮一代”和“沉默一代”认为,这是一个坏主意。

在这点上和国内的情况比较类似,看来父母生活的年代不同,对于养育孩子的方式差别还是很大的。

美国人虽然主张女孩子多多参与活动,但在问到是否会教导女孩成为领导者时,超过半数的美国人表示,不会过多注重鼓励女孩长大以后要成为领导者。

在“望女成凤”这件事情上,美国人更主张以宽和的姿态陪伴女儿成长,然而并不会捆绑式的要求女孩子有多优秀甚至成为某领域的领导者,反倒更像中国以往“男主外,女主内”的观点。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7)

如何养育孩子,内核才是关键

在对比了中国和美国的观点后,我们的确发现了很多不同,这和国情以及传统有关,方式只是外壳,最关键的是其体现出的“精神内核”,这才是我们需要引起关注的,并不是“国外的月亮就比中国圆”。

可以看得出,在这份调查当中,并没有在物质上进行展示,这也阐明,关于以何种物质形态来养育子女,美国人并不是特别在意,在他们看来,穷养和富养的是孩子的品格,而非一味的物质堆砌。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8)

  • 再来看几个重要分歧

一是小孩子在玩玩具和做游戏上

美国人不愿意因为性别不同而作特别的区分,我们细想一下也是有道理的。

主要是孩子能从不同性别的游戏中学习到各自的优势,比如女孩子更加细心,更愿意遵守规则,而男孩子通常更富有创新精神。也能从小就培养出孩子的同理性,能尝试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当孩子进入到4岁左右的时候,正是性别意识的敏感期,此时家长还是需要多多引导孩子做与自己性别相符的游戏,以便增强其性别认同。

而且做游戏可以,但是父母不要随意扩展这种范围,将玩具延伸至孩子的穿着打扮上来,这样时间长了小孩子容易产生性别混淆的感觉,处理不好还会发展成性别偏差。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9)

二是关于女孩子是否愿意当领导的问题

在中国一向强调“巾帼不让须眉”,特别是家中只有独女的时候,对于孩子的培养和期望和男孩子没有根本性差别,甚至有的希望能压男孩子一头。

有期冀是好事,很多家长也希望将女儿培养成公主,乃至于将来的“职场皇后”,从小在成绩上的比拼也丝毫不敢懈怠。

富养女儿,更多的是要给孩子赋予快乐和幸福,如果一味逼迫孩子成龙成凤,对于任何国家的孩子来说其受伤害的程度都是一样的。

如果女孩子有潜质,有意愿,家长不努力支持她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相反,如果她就想做个小女生,更愿意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寻幸福,父母的强势压迫既没有必要,也没有效果。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10)

★写在最后:

各国育儿观有差距,精神内核却是相同的。现在我们所说的穷养和富养,早已超脱了物质的范畴,而更多的是强调孩子的精神独立。

一个精神独立的孩子,不分男女,从小被很好地教导和悉心呵护,长大后也将是一个感知幸福能力很强的人,并会将这种理念传承下去。

而特别强调形式上的穷养和富养,或者主张用物质养育来区分男女,则是对男孩子挫折教育过了头,对女孩子的富养过了分。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王子和公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他们基础的物质条件和无条件的爱,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待,主张男孩、女孩各自学习对方的优点,并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才是一条相互促进,而又各自独立成长的道路!

富养与穷养的孩子的区别(外国父母也知穷养儿)(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