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词(柳永最受苏轼赞赏的一首词)

平中见奇,不减唐人高处。

高中诗歌鉴赏会遇到许多柳永的词,每当读到柳永的词,便会想起他《雨霖铃》里咏唱不衰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雨霖铃》里的这一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喜欢的原因是这句在凄婉柔美的意境下透出一种苍茫辽阔之感,平淡中蕴藉着奇崛,于婉约风格中见出一丝豪放。在柳永的另一首作品《八声甘州》里也有这样的名句“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苏轼赞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词(柳永最受苏轼赞赏的一首词)(1)

一曲一调,皆能抒怀咏志。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天性浪漫,极富音乐才能,他生活的时代适逢北宋安定统一,城市繁华,都城汴京的歌楼妓馆林林总总,流连在这里的文人雅士和歌妓被流行歌曲吸引,利用也喜欢和伶工、歌妓为伍,谱写了很多俗曲歌词,因而遭致当权者挫辱,个人志向不得伸展。于是,他浪迹天涯,用词抒写羁旅之思和怀才不遇的痛苦愤懑。《八声甘州》即此类词的代表作。

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词(柳永最受苏轼赞赏的一首词)(2)

八声甘州,不忍关河冷落。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词(柳永最受苏轼赞赏的一首词)(3)

体物见性,妙在语近情遥。

本词融写景抒情于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上片写所望之景色,以“潇潇”暮雨、“凄紧”的霜风、江流展现了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以“冷落”的关河、夕阳“残照”描绘了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充满了萧瑟、肃杀的悲秋情调,江野暮秋萧瑟寥廓、浑莽苍凉。“苒苒物华休”比喻青春时光的短暂,只剩下“无语东流”的长江水,暗示词人的惆怅和悲愁无处诉说。下片写登高远眺的感想,抒写了思乡怀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一方面“望故乡渺邈”,因而“归思难收”;另一方面以对写之法“想佳人”深情凝望,盼己心切,误识归舟,可见相思太苦。

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词(柳永最受苏轼赞赏的一首词)(4)

临时起意,设题启悟智慧。

在柳永的多篇写羁旅行役的长调中,本篇最富意境。词的写景层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尽致,写尽了他乡游子的羁旅哀愁。全词语言通俗,将思乡怀人之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然感情真挚而强烈,跌宕起伏。词中“渐霜风”几句为千古登临名句,苏轼赞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根据这一点,我临时起意,给学生设计了一道鉴赏题:上片“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笔墨平淡,却极有表现力,连一向鄙视柳词的苏轼也称赞“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请简要赏析。设计的参考答案是:首句以一个“紧”字突出了雨后傍晚的江边寒风渐冷渐急。接着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骤雨冲洗后苍茫浩阔、清寂高远的江天景象。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点染了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情景交融。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可与唐诗媲美,在柳词中不多见。

柳永最经典的一首词(柳永最受苏轼赞赏的一首词)(5)

一题一法,常思点石成金。

在给学生讲解这道题时,我从题干要求中凝练提取题目的意图,将审题方向确定为:这几句是如何做到“平中见奇”的。根据学生课堂演板内容和上面的参考答案,为给学生梳理总结的思路是“平中见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中见多,二是简中见繁,三是景中见情,四是情中更见情(情感的多层次表达),四是情、景中见手法。具体内容要结合对词句的分析进行丰富。

关注“语者微文”,获取更多学习指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