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1)

切莫错过预防关键期“医生,我们来预约滚筒课。”“医生,运动课一次是多长时间?”在门诊,经常会听到来预约感统训练的家长这样说或者询问。其实这都是家长不了解感觉统合,误认为感觉统合训练与一般的体育课一样。【妇幼健康科普】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2)

那么,什么是感觉统合呢?感觉统合是大脑必须具备的功能,它是个体在某一环境中,由身体各部分感觉器官从环境中获取来自不同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以及本体觉等)的信息,并将之输入大脑,大脑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如果感统失调,大脑获取各种信息或者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变慢,甚至出现错误。看到这里,家长就会问了,我家的孩子有没有感统失调呢?顺义妇儿医院儿早中心郭鑫指出,如果您的孩子拥有以下的表现,那就要小心了。十分抗拒身体动作,拒绝任何旋转、荡秋千,不喜欢滑滑梯,抗拒奔跑跳跃,反感双脚离地,害怕跌倒。坐不住,经常跑来跑去,精力旺盛,不断寻求活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不会和小朋友进行互动;“怕生”。肢体协调性差、笨手笨脚,手上力量没轻没重,操作小物品有困难,不愿参与运动项目,双手合作性差。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3)

感觉统合失调可以预防么?一般来说,12岁之前是孩子感统训练的最佳年龄,3岁前是孩子感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以预防感觉统合失调。1.母亲孕期保持心情愉悦,适当的进行活动,让胎儿感受羊水的挤压。2.给予幼儿不同材质、形状、大小、软硬程度、重量的玩具,增加触觉刺激。3.鼓励幼儿在学走前进行长时间的爬行活动,并适当的增加爬行的难度。4.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亲子互动代替声光电玩具。5.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让孩子去接近、感受大自然。6.多与小朋友进行互动类游戏。7.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减少包办替代和过度保护。“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训练的区别在哪呢?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大脑处理感觉信息与组织并做出反应的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4)

“我家的宝宝四岁了,我怀疑他感统失调,那我可以不去医院在家里给他做训练么?”不能的。如果怀疑孩子感统失调了,一定要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测评和训练。当然,在医院的专业训练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在家给儿童进行一些简单的感统小游戏。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5)

1.抛接球游戏训练上肢力量大小和方向的控制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方法:开始时需要在较近的距离内进行,鼓励儿童双手接球,让儿童能够完成这个游戏,增加儿童的自信心。家长需根据儿童的表现,逐步把距离拉大。最后可随时改变抛接球的距离,让儿童根据距离的变化调节手臂力量的大小。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6)

2.魔法袋增加触觉区辨能力。方法:准备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在袋子里放各种大小、重量、材质的玩具,家长说出玩具的名字,让儿童通过触摸从袋子里找出该玩具。

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和注意事项(感觉统合训练不是体育运动)(7)

3.小刷子增加身体对外界刺激的感觉,预防触觉敏感。方法:家中可以准备小刷子,如软毛、硬毛的。家长跟孩子沟通后,在孩子的不同部位,如四肢的外侧、后背反复刷,让孩子说出感受,软硬刷子可交替进行。感觉统合是一切的基础,感统训练有助于促进儿童感知觉系统的发育,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认知和言语水平,增强体质,提升儿童的社交能力,对儿童身心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家庭感统游戏并不能代替专业的感统训练,如发现或怀疑孩子有感统失调的表现,应及早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中心儿童保健中心开设了发育行为儿科门诊,有专业的医生给孩子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建议。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感统训练项目。儿童保健中心发育行为儿科门诊包括知名专家:每周一上午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周四上午普通门诊:每周三、周六上午咨询电话:89449107(周一到周日8:00-16:00)就诊地点:顺义妇儿医院保健楼6层

文字|儿早中心 郭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