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

衢江区风景名胜[贰](古村落)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大洲镇美景

“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

《衢州近城果园》(宋)杨万里

(A)楼山后古村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楼山后古村(景一)

古村落位于全旺镇南部,是明代宪宗帝朱见深的孝贞皇后故里,又名“娘娘村”、“楼峰”。孝贞皇后,本名王钟英,其善良贤慧的品行与事迹在当地广为流传。古村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底蕴浓厚,目前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生态环境良好,仙泉溪绕村而过,一年四季水流不断,水质清纯甘冽。村内古树环绕,古樟参天,流水潺潺,娘娘山上四季常青。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现存骏惠堂和国舅厅(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积庆桥(衢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等古建筑十余处,讲述王皇后故事的《癞痢娘娘的传说》、“楼山后米酒”等被列入衢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古村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在“山水古村促发展,皇后故里兴旅游”的总体指导下,以改善村落生活设施,提升村民居住环境为核心,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挖掘村庄特色,引导促进休闲旅游业发展,将楼山后村打造成以“楼峰古村,皇后故里”为品牌的衢江区特色文化第一村。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楼山后古村(景二)

迄今,古村先后获得浙江省级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市级科普村、市级卫生村先进单位、市级特色文化村等荣誉称号。2017年11月,楼山后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骏惠堂是为纪念明宪宗孝贞纯皇后于明成化年间而建,俗称“娘娘厅”,现存面积约五百平方米。

骏惠堂(娘娘厅)是衢州市境内唯一一座由皇家建造的祭祀性宗祠建筑文物。古建筑北依青山,南临绿水,景色优美。厅的前方一道高耸的砖砌坊门牌楼。牌楼正面的“淛(音浙)水名宗”四个苍劲书字,为康熙年间进士、吏部右侍郎兆鳌所题。跨进坊门是宽广仪场,由青砖鹅卵石铺成,正门为三层结构的辕门,层层雕有龙凤百鸟图案。上有“圣旨”二字,正中匾上书有“钟英”。辕门内一对石鼓,雕刻精细,“康、福、寿、宁”四字印在门梁顶端。娘娘厅为三进明堂,九卯穿梁结构,四周有七门进出,圆柱粗梁,紫红油漆,堂眉正中挂着明世宗钦赐的“骏惠堂”牌匾,皇后及四个宫女的塑像在堂匾下方。

(B)东坪古村

古村地处峡川镇千里岗山脉的深处,目前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中文化底蕴深厚,东坪李姓为皇族后裔,相传系唐朝宗师后代子孙隐居之地,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村中尚有保存完好的《李氏宗谱》。东坪村拥有千年历史的“东坪古树群”等一系列文化古迹资源。古村中有1118级台阶的古道、参天的枫香树和柿子树,堪称历史“活化石”,并以“三古”(古道、古树、古村落),“三红”(红柿、红枫、红辣椒)而闻名遐迩。东坪村共有两千八百多棵柿子树,其中三百年树龄以上的就有约六百棵。村里的“柿子王” 已有五百岁高龄。东坪古村素以一条古道闻名,正如诗句“古道古树古村落,红枫红柿红辣椒”一般,村内一条绵延了千年的东坪古道蜿蜒穿过,被一大片千年古树群环绕着,到了红枫季节,一抹红色亮丽而绚烂。古道于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人文古道之一,更是有着“浙江最美森林古道”的美称。夕阳下,橙红的光芒照映在这块村落,古旧的居民楼房古韵清华,自成一派风华。据《衢县志》等史料记载,唐代武则天在位时,为防武后残害,一批宗室外迁。高宗李治第七子李烨(音叶)从长安远避福建古田长河麻团岭。中宗时从麻团岭转迁峡川东坪,后又修建了东坪岭,即“东坪古道”。古道从山脚蜿蜒盘曲直通山顶,以青石板铺就,宽约两米,两旁千年的古树群与崖上的巨石静静伫立。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东坪古村

(C)明果古村

位于杜泽镇的明果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村落形成、地名沿用至今达千年以上。村名因村中有唐代名刹明果禅寺而得名。寺庙为佛教名刹,根据《衢州明果禅寺志》记载,始建于唐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曾赐“明果寺”额,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据《衢州姓氏》、《衢县姓氏志》等古书记载,庙前乡黄源胡氏,在唐代建明果寺时,就居寺旁。 历史上明果古村名人辈出,明果禅寺为唐代大彻道场,有大彻禅师漆布真身,旧有白居易《传法堂碑》石刻,又有唐代杨光弼记《元和证真塔记》(已圮),俱存《浙江通志碑碣》。除此之外,武则天、白居易、赵抃(音遍)等人都与古村有着不解之缘。村落古物尚存、物产丰富,历史上虽曾遭遇兵燹(音显),但村中清代朱氏宗祠、民国传统民居等古建筑依然保存完好。2021年,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千年古镇(村落)名单。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明果古村

(D)盈川古村

作为衢州市唯一一个入选浙江省首批千年古镇(古村)的村落,盈川古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村落位于高家镇,面临衢江,与龙游县小南海镇接壤,从唐朝武则天执政时的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开始设(盈川)县,到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撤销,历时整整一百二十年。两宋时期,盈川改为乡,明清以后,为盈川村,千年光阴流转,无数朝代更迭,盈川之名却始终不变。盈川第一任县令是号称“初唐四杰”之一的神童杨炯(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籍)。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年仅十岁的杨炯应弟子举及第,并于次年进入弘文馆,成为当时声名大噪的神童,风头一时无两。此后数年,杨炯经历宦海沉浮,始终未得重任,直至武则天如意元年冬(公元692年)四十二岁的杨炯离开大雪纷飞的洛阳城,与好友张说依依惜别,前往盈川赴任。彼时的张说才二十五岁,是唐帝国当之无愧的青年翘楚,灿烂辉煌的政治生涯才刚刚开始。而那时的杨炯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接近生命的终点,盈川县令这一七品官的调任将成为其人生最后的升迁。杨炯到任后,励精图治,恪尽职守,深得百姓爱戴。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杨炯都要到附近28都68庄例行巡视,所到之处,粮草丰茂,六畜兴旺。唐证圣元年(公元695年)盈川遭遇罕见大旱,庄稼枯败土地龟裂,百姓求神拜佛未果,眼见旱情难解,杨县令心急如焚。农历七月初九,绝望之际的杨炯,仰天长叹“吾无力救盈川百姓于水火,枉哉焉!”遂纵身跳入盈川潭,以身殉职。霎时间,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当地百姓感念杨炯恩泽,为其修建了一座祠堂,香火千年不衰,一直留存至今。祠内旧有对联“当年遗手泽,盈川城外五棵青松;世代感贤令,泼水江旁千秋俎豆”。旧时的盈川码头曾是衢江水路运输的重要节点,也是古代衢州粮食、木材、木炭等特产的重要集散地。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盈川古村

(E)涧峰古村

位于莲花镇的古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一百个“特色村庄”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农民丰收节衢江区系列活动举办点。并入选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建村历史逾千年的涧峰古村,曲径通幽、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现有古建八十余幢、一座古堰坝、千米古街道、一座古墓、三条古水系等,是衢江区古迹保存最完善的古村落之一。风景秀丽的村庄,三面山水环绕,长期以来形成了平行河流的带状居住区。遵循古代建筑风水学原则,涧峰村素有“上有清潭绿水,下有贞节绕墩;东有水清杨墩,西有凤凰晒月”之美称。古村内古景点众多,有雷鼓山、神通寺、赖公山、上摊堰、凤赖墩、涧峰大田畈、护水双峰、水中央墩等“涧峰八景”。并有两幢古祠堂“徐氏大宗祠(明)和余氏祠堂(民初)”,在众多古建筑中,徐氏大宗祠保存年代最久、最完整。现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涧峰古村人丁兴旺,名人学士众多,有清代著名进士王恩锡,近代有革命烈士王多祥以及革命家王恒等。2019年3月,由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仪式在北京举行,涧峰村获评“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涧峰古村

衢江区著名人物(四)

徐徽言,北宋抗金忠烈。字彦猷,全旺官塘人。少怀大志,刻苦学文练武,元符三年(1100年)中进士,官御史,大观二年(1108年)诏赐武举绝伦及第。历任保德军监押,总领河西军马讨伐西夏,屡建奇功。靖康初(1126年)金兵围攻太原,率援军三千渡黄河,一战破敌。后调任武翼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金兵攻破延安府,下绥德,陷青涧,进而围困晋宁军。徐徽言启奏朝廷,建议动员当地军民参战,但高宗正向金人乞和,拒不采纳。晋宁军处于孤立无援境地。徐徽言坚守危城,屡出奇兵袭击金军,金将娄宿强攻不克,即利用降将折可求至城下劝降。折可求本徐徽言妻舅,金人想以私情说降,而徐徽言却以爱国大义呵责之。折可求道“你与我何太无情?”徐徽言挽弓怒道“你与国无情,我与汝尚有何情?不独我无情,此箭更无情!”言罢射中折可求。纵兵追击,斩娄宿之子而回。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四周皆陷,金兵攻城益急并断粮绝水。徐徽言自度难守,毁机炮器物,一无遗敌。入夜监门官石斌叛变启外郭引金兵入城,徐徽言积薪纵火焚妻、子于室,回大堂使剑自刎,左右强救之。金兵至,徐徽言率部拚杀,终因众寡不敌被俘。娄宿以封官加爵劝降,徐徽言怒斥道“我恨不尸汝辈,此膝岂为汝辈所屈,我荷国恩,死得其所”,终被射杀。朝廷追封晋州观察使,再赠彰化军节度,谥“忠壮”。墓葬于全旺五坟头,其族人于石室建徐忠壮公祠,有朱熹题匾“忠贯日月”。遗址尚存。

陈满土(1932年—1952年)革命烈士。高家镇坎高村缪家人。1951年4月入伍,同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曾荣立三等功一次。1952年10月在福建省南日岛牺牲,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83师253团战士。

徐以新(1911年—1994年)知名革命家、新中国外交家。生于岭洋乡。原名徐一新。在衢州第八中学(现衢州第一中学)读书期间,1926年12月上旬,北伐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师胜利进驻衢州城。十六岁从军参加北伐。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中央军委机要秘书。1927年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参加了八一南昌武装起义,在赴广州途中任第二十军第三师师长周逸群的机要秘书。9月,任起义代总指挥贺龙的机要秘书。10月到香港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2月赴苏联留学。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苏联总参谋部学习。是历史上知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半个(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从苏联回国,任共青团沪中区委书记。后任鄂豫皖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参谋主任,参加了长征和西路军,抗战中任鲁艺政治部主任、统战部干部科科长、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等职。1931年11月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鄂豫皖苏区外交委员会主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军委参谋主任。1932年12月,随军向川陕地区进军,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主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长、中共川陕省委委员。1933年5月至7月以红四方面军参谋主任身份与西北军杨虎城将军的全权代表孙蔚如谈判,达成秘密协议,为受围的红军开辟出一条红色交通线。8月,因反对张国焘分裂党的路线,被逮捕关押。跟随部队三过草地,两过雪山,直到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方获自由,担任红四方面军高级参谋。1937年3月任西路军干部团政治部主任。西路军失败后,12月经兰州、西安回到延安。1938年4月至1939年4月任鲁迅艺术学院训育处主任、政治处主任。在抗大、鲁艺、陕公、女大等学校讲授《社会主义概论》等课程。1939年7月至1940年7月任中央统战部干部科科长。1941年7月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兼宣传部长。1942年5月任中央整风学习委员会秘书主任。1943年1月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兼中央管理局政治部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候补代表参加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委书记、沈阳卫戍区政治部主任。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徐以新先生

1950年5月,调入外交部,历任苏联东欧司副司长、司长等职。1954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派,出任驻阿尔巴尼亚首任大使。此后,曾出任驻挪威、叙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大使。1966年以后,任外交部副部长。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徐以新、陆红夫妇及孩子在延安窑洞前

王钟英,明代“孝贞”皇后。全旺镇楼山后人,民间传说称“瘌痢娘娘”。王钟英父亲中军都督(后追赠阜国公)王镇在明景泰三年(1452年)王钟英三岁时到上元(今江苏省南京一带)任职,十三岁时被父亲接到上元。次年,通过层层筛选,名列第一而中选,入选东宫。时宪宗为太子,父皇英宗为其择配,从十二人中选出王氏、吴氏、柏氏三人留于宫中。1464年,十六岁的皇太子宪宗即位后,改年号“成化”,先立吴氏为皇后(后废),王钟英被册立为皇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宪宗卒,皇太子朱佑樘(孝宗)即位,被尊为皇太后。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卒,武宗即位,上尊为太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钦尊“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逝,六月葬“明十三陵”中茂陵。

陈家华(1928年—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又名陈林祥,杜泽镇宝山村人,中共党员。1949年5月参加革命,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随部队赴朝作战。1952年11月在朝鲜上甘岭牺牲,时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一营电话员。

毛自知,南宋名吏、历史上江山首位状元。西安(衢县)人,祖籍广西富川(今贺州市富川县)。随其祖父迁居于全旺镇毛家村,出身书香门第仕宦之家,是清漾毛氏第三十一代裔孙。嘉泰四年(1204年)二十七岁的毛自知,乡试中举。开禧元年(1205年)乙丑科状元,为江山第一个状元。在廷试对策前,毛自知以“出兵抗金,恢复中原”作答,合韩侂胄之意,并得韩大力推举,获宁宗皇帝嘉许,亲点一甲一名,状元及第。并诏封为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后在韩侂胄策动下,朝廷追封抗金名将岳飞为鄂王,夺秦桧王爵,用毛自知策,正式兴兵伐金,以图恢复中原。“开禧北伐”失败后,韩侂胄被杀,“韩党”遭清洗,毛自知与其父毛宪俱受牵连。嘉定元年(1208年)毛宪被罢官,毛自知被剥夺状元称号,降名第五甲,降官“监当”。以后数年毛自知一直郁郁不得志,终逝于嘉定五年(1213年)年仅三十六岁,自高中榜魁至逝世只有短暂的八年,逝后归葬毛家村回龙山。

叶廷芳(1936年—2021年)著名作家、翻译家。笔名瞿江、夏叶。出生于峡川镇一个偏僻的山村,幼小时不幸跌伤,使其失去了左臂,在艰难困顿的生活和精神磨难的人生中,与命运进行抗争。叶廷芳好学、自强、善思索,不怕挫折、不自卑,乐观处事、豁达大度,始终以昂扬的情绪,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心智敏捷,心理健康,在个人性格自我完善的同时,面对人类几千年浩瀚的文明,从事德语文学、戏剧、建筑等方面的研究,硕果累累。此外叶先生还是个业余歌手。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是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中国残联评委会副主任,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历任北京大学教师,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研究员。夫人黄曼玲是《中央电视台》法语高级编辑。叶廷芳先生著作等身,著有专著《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论文集《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论文《论悖谬》、《论怪诞》、《泛表现主义论》、《抛入世界的陌生者》、《论迪伦马特的戏剧美学特征》、《传递现代审美信息的春燕》等近百篇,随笔集《美的流动》,散文集《遍寻缪斯》、《异域徜徉》等,译著《迪伦马特喜剧选》、《假尼禄》(合译)、《卡夫卡文学书简》(合译)、《卡夫卡致密伦娜》(合译)、《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合译)等,另编著《论卡夫卡》、《20世纪艺术精神》等三十余种。译著有《迪伦马特喜剧选》、《假尼禄》(合译)、《溺殇》。戏剧集《老妇还乡》等。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叶廷芳先生

叶廷芳先生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6年,叶廷芳等二十九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要求尽快停止执行独生子女条例,该提案成为著名的“叶廷芳提案”,引发官方民间极大讨论热潮,调查显示多数网民赞成政协叶廷芳委员提案,“只生一个不好”渐成共识。在学术研究上,凭着对卡夫卡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这位孤独作家的体悟,成为国内无可争议的卡夫卡研究的权威学者。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1)

叶廷芳先生与著名学者梁从诫先生夫妇在太湖

罗永祥(1942年—1966年)烈士。高家镇湖北村人。1961年9月入伍, 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在中越边境牺牲,时任空军高炮第3师9团8连排长。

邱伟芬,生于1979年。知名女书法家。出生于岭洋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衢江区书协主席。学书法近二十年,从一名小学书法教师,到浙江省内县区级书协主席中唯一的女性,不仅用书法传统文化影响学生,还把书法文化带进了社区、消防营队、山区村落……用自己的行动、自己手中的一支笔展现时代女性的力量。现为衢江区第四小学一名平凡的书法教师,但坚持着自己不平凡的书艺之路,先后入国展两次,省展获银奖一次、入展十八次,见证了三十年的历程与跨越。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2)

邱伟芬女士隶书书法作品

谢高华(1931年—2019年)“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横路乡贺邵溪人。初中文化。1951年3月加入共青团,任横路乡团支部书记,次年2月参加工作,在铜山源水库下乡。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杜泽区委副书记、书记。“文革”后历任龙游县龙游镇委书记、区委书记、衢县县委副书记、书记,衢州市委(县级市)书记。八十年代历任义乌县委书记、金华地委农工部部长、衢州市常务副市长,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分管计生工作后,使衢州的计生工作实现了他提出的“一年抓基础,两年摘帽子,三年上水平”的目标。1995年5月退休,定居衢州。2017年4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谢高华荣获“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终身贡献奖”。2018年11月,谢高华入选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奖。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谢高华“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2019年9月,获得“最美奋斗者”荣誉。10月,谢高华先生去世。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3)

谢高华先生

林招发(1959年—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高家镇划船塘村人。1976年3月入伍,197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立三功一次。1979年3月,在中越边境自卫防御作战中牺牲,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5215部队5分队战士。

黄雅琼,生于1994年。优秀女子羽毛球运动员,现为中国国家羽毛球队队员。峡川镇人。曾获得2012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冠军。2017年在亚洲羽毛球锦标赛混双决赛中,首次加冕亚洲冠军。2018年12月10日,混双名将黄雅琼荣膺最佳女运动员奖。2019年在世界羽联巡回赛总决赛中获混双冠军。2020年11月10日获全国羽毛球锦标赛混双冠军。2021年7月30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合双打决赛在两对中国组合之间展开,郑思维/黄雅琼以总比分1—2不敌王懿律/黄东萍,夺得亚军。同年9月17日,获得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羽毛球混合双亚军。

衢州古村落挖掘(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4)

羽毛球运动员黄雅琼

“人文铸就古村落,灵山秀水偕渊薮。美景笼罩氤氲气,英豪飒爽走五洲”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