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

9月7日公布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11部税法同时亮相第一类项目,拟在本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提请审议。很多媒体以《房地产税5年内有望提请审议》为题报道了此事。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1)

房地产税最新报道口径出来后,立刻引发了社会热议,有房产类媒体直接喊出《房地产税5年内提请审议,房产短期不会下跌》的口号。文章认为,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平稳期,有城市暴跌,有城市小跌,有城市平稳不变,有城市微涨,所以房地产税的出台也就没那么急了,房价上涨的压力现在是很大的,而且楼市的调控政策也是从紧的。而房地产税提出5年内提请审议,会让很多开发商、房产投资者、房产持有者等等可以安心一会,有时间搞定手头上的事。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2)

针对房地产税的最新口径,知名房地产专家谢逸枫表示:放心大胆的买房吧!老谢准确预判房地产税五年搁置期! ​​​​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3)

持有房产股的股民也坐不住了,有股民表示,房地产税推进慢于预期,是好事!这条消息对地产股是利好。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4)

更有股民在股吧发帖,称地产股行情要来了!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5)

也有对这个时间表感到悲观的网民在微博表示,指望房地产税降房价,这下该失望变绝望了吧?五年时间,女朋友愿意等么?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6)

事实上,有关房地产税的出台时间表,近几个月媒体时有报道。

今年8月,经济观察报询问了一个值得信赖、接近税法系统的深喉。对方给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吃惊的消息:房地产税今年一定会跟大家见面。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7)

这个报道出来后,立刻引发轩然大波,诸多媒体纷纷跟进,有媒体将其解读为,今年内房地产税或将审议或出台。

9月1日,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多个部委释放出加快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信号,与此同时,多方消息显示房地产税立法进程将加速,年底前可能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8)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经济所所长贾康在受访时表示,现在市场上议论纷纷,按照工作安排,房地产税已提上立法日程,但是何时启动审议还要等待官方公布。只有等人大一审之后,房产税草案才会公布,征求社会意见。 “房地产税法与个人所得税法还略有不同,个人所得税法是修法,房地产税是立法。是否可以提速到今年审议还没有官方消息。”贾康补充道。

更有自媒体喊出《房产税年底见面?留给你卖房的机会不多了》,不过通篇文章并无新意,多是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渲染情绪抓眼球。

房地产税试行最新消息(从年内出台到5年内提请审议)(9)

在诸多媒体报道房地产税年底或将有大动作的背景下,华夏时报给出了进一步的解读。

该报记者获悉,目前房地产税仍在完善草案阶段,尚没有进入审议阶段。

“如果《房地产税法》要和公众见面,至少需要进行到公示阶段;如果要落地,则需要走完全套立法程序,包括公示、一审、二审,甚至可能三审、四审,这需要大量时间,年内不可能完成。”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不过,文章也提及房地产税“不排除今年年底前进行第一次审议的可能,但是要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今年是不可能完成的。”上述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表示。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几家主流媒体和官方最新的核心观点:

经济观察报:房地产税今年一定会跟大家见面。

澎湃新闻:房地产税草案有望年底审议。

华夏时报:房地产税尚在完善草案阶段,尚未进入审议阶段,但不排除年底前进行第一次审议的可能。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新立法规划:房地产税5年内有望提请审议。

对比上述几家媒体报道内容和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房地产税未来肯定要征,但草案尚在完善,尚未公示,至于何时审议?媒体给出的最快可能时间是,年底一审;

二:纵观几家媒体的报道,经观最肯定(一定会见面),澎湃和华夏留有余地(有望、不排除),谁对谁错,留待时间验证。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表述最严谨,用词“拟”,“5年内”范围更广,今年、明年或者后年都属于5年内范畴,所以未来5年内(包括今年)任何一年都可以提请审议。

四:很多人误读了5年内有望提请审议,这里分两种情况:想卖房的,会故意引导吃瓜群众,尽量把5年内理解成5年以后,让大家放心买房(例如前文的地产自媒体和部分所谓房产专家);

还有一类,就是自己看标题只看到“5年”,没看到那个“内”字,想当然理解成5年后才审议房地产税(前文股吧发帖的股民和微博发悲观言论的网民属于此类)。

五:周末这个“5年内”的表述,既体现人大立法层面表述的严谨,也确实给市场留下了一些想象的空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