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病是不是不可以吃生的蚕豆(又到了蚕豆病高发季节)

这几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诊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今年2岁,这几天蚕豆开始上市,妈妈变着花样做蚕豆美食,鲜嫩的葱油蚕豆、喷香的蚕豆饭、可口的蚕豆泥……可是,第二天孩子的脸色和全身都开始泛黄,拉出来的小便颜色也很深,呈酱油色,整个人无精打采的,饭也不想吃,就想睡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蚕豆病是不是不可以吃生的蚕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蚕豆病是不是不可以吃生的蚕豆(又到了蚕豆病高发季节)

蚕豆病是不是不可以吃生的蚕豆

这几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接诊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今年2岁,这几天蚕豆开始上市,妈妈变着花样做蚕豆美食,鲜嫩的葱油蚕豆、喷香的蚕豆饭、可口的蚕豆泥……可是,第二天孩子的脸色和全身都开始泛黄,拉出来的小便颜色也很深,呈酱油色,整个人无精打采的,饭也不想吃,就想睡觉。

妈妈带着小朋友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朋友的红细胞急剧减少,在询问病史后,医生诊断小朋友患的是蚕豆病。多亏抢救及时,小朋友现已脱离了生命危险。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蒋春明说,眼下正是蚕豆上市时节,因食用蚕豆而引起的蚕豆病屡见不鲜。每年的这个季节都会接诊到几例因吃了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症患者。

蚕豆病也俗称胡豆黄,是因为人体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婴幼儿吃了蚕豆以及接触了蚕豆花粉等物质,使得红细胞受损、破裂,导致溶血性出血,脸色苍白、皮肤和眼睛变黄、小便颜色变深(红细胞破裂严重甚至会出现酱油色),具有起病急,进程快,不易察觉等特点。此病多发于夏初蚕豆上市时节,其中幼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男宝宝远多于女宝宝。

缺乏G6PD的小孩子除了常见的蚕豆以及蚕豆花粉不能够接触以外,樟脑丸、颜料、薄荷、复发薄荷滴鼻剂等也是不能够接触的。

蒋春明提醒,凡患过“蚕豆病”或家族成员中患过该病,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均应谨慎食用蚕豆。

“蚕豆病”的发病原因

患者食用新鲜的蚕豆以及蚕豆制品,或是直接触摸到其花粉,通常可能于12-24小时内突发溶血性贫血。但是并不会每次接触后都会发病,也有可能数小时或数天后才出现身体不适。此病属于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目前此病症暂无法根治,重在预防。

“蚕豆病”发病的症状体征

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大多食蚕豆后1至2天发病,早期症状有厌食、疲劳、低热、恶心、不定性的腹痛,接着因溶血而发生眼角黄染及全身黄疸,出现酱油色尿和贫血症状。严重时有尿团、休克、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时还可见双眼固定性偏斜。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可于一至二天内死亡。所以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人,应马上送医院诊治。

怎样防治“蚕豆病”?

1.患有此病的孕妇和新生儿可严格按照医嘱服用小剂量的苯巴比妥,来预防新生儿核黄疸。

2.如果宝宝有病史,平时要注意日常护理,不能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如粉丝、豆瓣酱),在就医时一定要明确告诉医生,孩子为蚕豆病患者,请医生合理用药。

3.输血是治疗此病最有效的方法,另外还需多补充水分,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以防肾衰竭或钾中毒。

“蚕豆病”的用药禁忌

1.中草药:如川莲、珍珠粉、金银花、腊梅花、牛黄等。

2.慎用退烧药:阿斯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氯霉素、扑尔敏、秋水碱等。

3.禁用解热镇痛药:乙酰苯肼、乙酰苯胺等。

4.其他禁用药物:呋喃坦啶、硝咪唑、维生素K等。

注意事项:若是孩子是G6PD缺乏症患者,父母日常应做好保护措施。

1.在蚕豆传粉和成熟时,家长要注意避免带孩子到蚕豆地。

2.慎用杀虫剂,其可能含有容易使血液溶解的成分。

3.购买樟脑丸不选择含萘的产品,最好不用其来驱虫,如使用,穿衣以前要曝晒,因为萘也可引起溶血。另外,强力无比膏(无比滴)、冬青油软膏、臭丸、紫药水、颜料等用品也应禁止使用。

4. 对有家族史、高危地区、临床可疑人群要进行G6PD酶活性检测和/或基因检测,并医学遗传咨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