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应用之谋攻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

写作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这些天,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输出,自己汲取了不少思想和方法,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对《孙子兵法》的精奥敬佩不已。

《孙子兵法》第六为虚实篇,虚虚实实,避实就虚,因敌制胜;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攻必取,守必固。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意思是说,凡先占据站场,等待敌人的就主动安逸,而后到站场仓促应战的就疲惫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够使敌人自动进到我预定区域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缘故;能够使敌人不能抵达其预定区域的,则是设置重重困难阻挠的缘故。

因此敌人修整得好,就设法使它疲劳;敌人粮食充足,就设法使它饥饿;敌人驻扎安稳,就设法使它移动。要出击敌人无法驰救的地方,要奔袭敌人未曾预料之处。

孙子兵法应用之谋攻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1)

孙子兵法虚实篇配图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这段话的意思是,行军千里而不劳累,因为行进的是敌人没有防备的地区;进攻而必定能够取胜,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曾防御的地域;防御而必能稳固,因为扼守的是敌人无法攻取的地方。

所以善于进攻的,能够使敌人不知道该如何防守;善于防御的,能使敌人不知道该怎么进攻。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任何行迹!神奇啊,神奇到听不见丝毫声音!所以,我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

孙子兵法应用之谋攻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2)

孙武画像配图

01 致人而不致于人。

“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争取主动,避免被动,这是本篇的主旨。

致人,是调动敌人;致于人,是被敌人所调动。其实质,是转化敌我双方的虚实,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两军相争,谁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运兵自如,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主动权是战争胜负的关键,怎样才能在战争中“致人”呢?有两点:一是争先机之利,即“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二是通过示形诱敌,迷惑调动敌人,即“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率领下,移师北上,准备渡过长江,与红四军会合。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军队,前堵后追,企图一举歼灭红军。

毛泽东窥破蒋介石的企图后,灵活用兵,依据敌军的虚实情况,调动敌军,多次杀了敌人个回马枪,四渡赤水,最终向贵阳挺近,把敌人数十万大军甩在乌江以北。

孙子兵法应用之谋攻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3)

虚实篇配图

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城内兵力空虚,十分惊慌。他既怕红军方面会合,又怕毛泽东攻打贵阳,便调云南军阀到贵阳。这时红军既不上贵阳,也不下湖南,而是穿越湘黔公路,向云南挺进。

云南敌军已到贵阳增援,中央红军入滇后,云南军阀去救援昆明。红军并没有攻打昆明,而是趁敌空虚,突然袭向金沙江,安然渡过了金沙江。

从此红军逃出几十万敌军包围圈,取得了战略上决定性的胜利。

毛泽东的计策,今天看来还十分高明,战场上不断避实捣虚,牢牢把控住战场主动权,让敌军疲于奔命。这正是对“致人而不致于人”策略的经典运用。

孙子兵法应用之谋攻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4)

孙武雕塑

02 攻必取,守必固。

“攻而必取者,攻其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进攻必胜,是因为敌人没有防备;防御稳固,是因为敌人无法进攻。找准要害,才能攻必克,守必成。

明朝后期,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界。明神宗朱翊钧调集兵马十多万,分路合击,直捣后金都城赫图阿拉。

孙子兵法应用之谋攻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5)

孙子兵法配图

明军总将杜松是名勇将,但有勇无谋,骄傲轻敌。他为夺取首功,长驱直入,到达萨尔浒后,兵分两路:一路在萨尔浒山下安营扎寨,一路进攻吉林崖。吉林崖地形险峻,易守难攻,杜松屡屡受挫。

努尔哈赤在分析了形势后,率领八旗主力抵达萨尔浒,对众将领说:“明军人多,我军人少,我们先攻破萨尔浒山下的明军,吉林崖的明军自会不战而溃。”命令主力骑兵趁明军立寨未稳之机,向明军发起猛攻。在努尔哈赤的猛攻下,明军阵队迅速被冲垮,努尔哈赤的大军冲入明军营寨,将萨尔浒山下的明军全歼。

随后,努尔哈赤挥师围堵,正在攻击吉林崖的杜松。守卫吉林崖的后金军见主力大军的到来,军心大振,奋力发起反攻。杜松前后受敌,因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他也战死于乱军之中。

攻击敌人,就要攻其弱,方可攻必取。防御,就是防守敌人无法攻击之处,才能稳如磐石。

孙子兵法应用之谋攻篇(孙子兵法第六虚实篇)(6)

古战争配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