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每年国家经费(河师大一门课入选全国)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同增 通讯员 冀虹飞 刘吉磊

10月23日,记者从河南师范大学获悉,由该校文学院副教授刘志芳主讲的现代汉语课,继去年入选国家“金课”之后再获殊荣,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21‘拓金计划’”,成为“金课中的‘金课’”!

河海大学每年国家经费(河师大一门课入选全国)(1)

据了解,全国首批“拓金计划”入选课程有100门,我省有3门课程入选。

金课又叫做一流课程。2019年4月9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决定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2019年至2021年建设1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万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

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1559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期间实施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其中,线上一流课程187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728门,线下一流课程146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为了推广国家级、省级金课建设及应用的优秀经验,大力拓展各类金课的示范引领效应,培育更多优质课程,推动建设跨地区、跨学校的“虚拟教研室”,助力优质教学模式的相互借鉴,广泛开展智慧教学经验交流,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启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21‘拓金计划’”,首批从5118门课程中选拔100门示范课程参与计划。

河海大学每年国家经费(河师大一门课入选全国)(2)

刘志芳的现代汉语课,凭啥入选“拓金计划”?

据了解,该课程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上课程侧重知识点的系统讲解,线下课程侧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改变了线上线下“两张皮”的状况,改变了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了线下课程“满堂灌”的现状,为学生创造了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真正实现泛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河海大学每年国家经费(河师大一门课入选全国)(3)

刘志芳带领团队历时3年多,选取了52个知识点制作脚本、录制视频,并陆续把这些资源上传到中国大学慕课网站和APP上,,得到了大学生和同行专家、教学督导组的一致好评。

数据显示,近3个学期,学生评教成绩分别是92.54、94.45和97.83,呈明显上升态势。我国评出的首批“金课”中有128门语言类“金课”,其中现代汉语“金课”共有4门,刘志芳主讲的现代汉语课程是唯一一门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编辑:代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