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代屯村历史名人(冠县蔡庄集写村史纪念)

冠县代屯村历史名人(冠县蔡庄集写村史纪念)(1)

目前仅存的当年除奸团集合、开会的院子。

冠县代屯村历史名人(冠县蔡庄集写村史纪念)(2)

张兴常展示父亲张增华的烈士证明书。

冠县代屯村历史名人(冠县蔡庄集写村史纪念)(3)

《冠县志》中有蔡庄集烈士的记载。

冠县梁堂镇蔡庄集村村民赵云昌,曾在梁堂镇做秘书。8月27日,他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根据地、堡垒村。当年,时任冠县县委书记王志浩在此村居住,直到1945年7月才回到冠县县城办公。

接受采访时,赵云昌深感遗憾,因为了解这段历史的老人都不在了。目前,他正多方搜集、整理相关材料,通过走访相关人员和事件发生地等方式,挖掘当年的革命事迹。

抗战堡垒村,革命情意深

赵云昌的父亲赵金更是蔡庄集解放前第二任村支书。1942年,因汉奸告密,他被日军抓走。走到莘县东田庄时,日军去抓鸡,赵金更被人营救了。施救者是冠县胡阎村人,在伪军里任职,名叫李长友,当时他对赵金更说,“二舅,你赶紧走吧”,遂解开捆住赵金更双手的绳索。于是,赵金更跑回了家,算是捡了一条命。赵云昌说,后来,李长友被判刑,他父亲作证说救过自己,这算是立功,李长友不久即出狱,曾多次来他家表示感谢。

王志浩出生于1916年,原名鹏程,曾用名王心奎,今冠县清水镇柳行头村人。1935年,他在位于临清的山东省立第十一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校党支部负责人。1937年中学毕业后,他在冠县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开展抗日活动。

赵云昌介绍说,1939年1月,王志浩任八路军129师筑先纵队营教导员,当年调回冠县工作,任中共冠县县委宣传副部长、组织部长,1940年3月,任中共冠县县委书记。1945年8月,他任中共冀南(鲁西北)地委委员、组织部长,1947年秋奉命随军南下,途中任南下新兵纵队副政委。

抗战期间,冠县县委、县政府在蔡庄集村办公,后搬到桑阿镇一带,直到1945年7月日军弃城后,才回到冠县县城。时任冠县县委书记王志浩就住在蔡庄集村,他经常与村民促膝相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

谈起与老领导赵健民的交往,赵云昌显得很兴奋。他说,赵健民在世时,每年都会回老家看看,他负责接待,其妻杨瑞波对他比较赞赏,说合个影吧,留个纪念。至今,他和赵健民的合影相片还保存得好好的。

蔡庄集惨案,三人被杀害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为革命曾付出很多代价。

赵丹峰出生于1923年,是蔡庄集村抗日除奸团团长,1944年2月牺牲于蔡庄集村北1.5公里处的杜黄城村南。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1944年2月21日,在汉奸贾金先的勾引下,县城日伪军300余人到蔡庄集“扫荡”,抢走粮食28000斤、耕牛40头,抓走群众140多人,抢走其他财物不计其数。在“扫荡”中,赵丹峰和抗日群众杜少荣、赵桂廷惨遭杀害。在杜皇城一带,回县城的日伪军受到军分区副司令员赵健民率领的二十二团五连和县大队的截击。敌人狼狈逃回县城,伪军小队长韩守镇被击毙。在追歼敌人时,县大队一连指导员王同庆牺牲。

这就是“蔡庄集惨案”,《中共冠县党史大事记》中有所记载。

采访中,赵云昌拿来一摞相关书籍,其中《血火春秋》记载着后来的相关事件。当年,该村也有个别刁钻狡猾的恶霸,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创立之初,假装积极抗战,混入群众团体,甚至掌握了一定的基层领导权,从而躲过了抗战初期的反霸浪潮。随着群众觉悟的提高、党政群团组织的加强和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这些人的尾巴逐渐露了出来。比如,蔡庄集乡长赵丹铭私通敌特,抢掠公熄粮,枪杀村干部及群众3人。在贯彻“五四”指示中,他被揭发出来,经群众批斗后,交由政府司法科处决了。

一村九烈士,后辈当铭记

《冠县志》等史料中记载了蔡庄集村其他几位烈士的情况。

张增华出生于1915年7月,1940年参军,是冠县县大队的一名战士,1944年牺牲于冠县。

赵付成出生于1922年,1943年参军;赵春合出生于1918年2月,1943年参军;赵春轩出生于1912年,1942年参军。三人均是冀南军区新八旅二十四团的战士,1945年同时牺牲于高唐郭庄战斗中。

赵贵堂出生于1920年8月,是村里的一名民兵,1946年解放聊城时牺牲。

赵梅更出生于1918年2月,1946年参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的一名战士,1947年在安阳崔桥战斗中牺牲。

贾金奎出生于1915年1月,1943年8月参军,在二野任排长,1948年牺牲于大别山。

贾跃先出生于1920年5月,是冠县县大队的公安员,1952年在冠县执行革命任务中牺牲。

贾跃先的二儿子贾计朝告诉记者,当年他父亲跟赵健民做地下工作,1938年入党,1948年任村里的治安员负责除匪反霸,1951年农历六月初四,在冠县县城古楼开会时,古楼倒塌被埋,不幸牺牲,当时他还没有出生。

1975年,贾计朝岳父的二哥曾在聊天时说,当年他担着挑子去冠县县城,假装做小买卖,贾跃先往城外送情报,他负责接头,二人是革命工作中的好“搭档”。

蔡庄集村的贾姓人家,是200多年前从莘县朝城一带迁来的。解放莘县时,贾跃先和同村村民高怀忠到莘县朝城镇贾庄村做群众工作。进村后,贾跃先对高怀忠说,在这个村工作办事很方便,村民会保护他们,因为这里是老家。这是1994年高怀忠聊天时告诉贾计朝的一件往事。

张增华的儿子张兴常今年79岁,他的母亲曾跟他说,在他三四岁的时候,也就是1944年,日军攻打冠县,他的父亲不幸在战斗中牺牲。他说,印象很模糊,只记得父亲是个大高个儿,身材比较魁梧。

让人遗憾的是,这些烈士的资料就这么简单,因为村里的老辈人都已不在,当年的实际情况再也没人了解了。此外,抗日自卫团、除奸团,后叫民兵连,之前有不少集合、执勤、开会的场所,后来也都拆了。

因此,赵云昌访问了很多人,整理了家谱,下一步打算写一部村史,以便给后辈一个交代。他认为,老一辈的革命传统要继承,这是一个村的软实力,应该加以搜集和整理。并且,这样的历史回忆起来很有意义,也是一种自我教育。

革命老区村,变身新社区

硝烟散尽,遗址犹存,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如今,这个重点革命老区村着力用好红色资源,又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目前正升级为新型农村社区,曾经的村民也将转型为社区居民。

蔡庄社区于2018年10月份开工建设,为冠县首批市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点。社区覆盖辖区内蔡庄集、常蔡庄、陈蔡庄、许蔡庄、王庄等5个村庄,计划建设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27.0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4.73万平方米,配套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可安置居民1800余户6500余人。社区建成后,预计可拆出建设用地1500亩,借助土地增减挂政策复耕后预计收益可达6亿元。

记者在施工现场了解到,蔡庄社区共分三期工程,计划用时三年打造一处集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卫生院、幼儿园、小学、老年公寓、文化活动广场、漫步公园、大型农机具停放等文体休闲、工作学习、生活养生于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目前,第一幢已于6月中旬完成封顶,第二幢近期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可完工。据介绍,梁堂镇已完成了对5个村庄1837户的逐户调查走访,群众对社区建设非常认可和满意。一期398户的拆迁评估也已全部完成评估,为村民尽快实现社区入住提供了保障。

在社区建设的同时,梁堂镇将利用“双招双引”发展新型高效农业产业项目,结合“赵健民老家”建设发展“文化 旅游 生态观光”融合产业项目,打造乡村振兴鲁西新样板。全媒体记者 张目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