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孩子怎么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13岁女孩患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日,13岁的小姑娘茜茜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骨伤二科董黎强主任医师的专家诊室。

茜茜父母告诉董黎强,女儿在2年前就时不时腰痛了,今年开始感觉腰痛加重,尤其是运动后。一个月前,开始出现右腿外侧疼痛的症状,坐着站着怎么都不舒服,到当地医院就诊后服用药物也无法缓解。由于即将读初三,担心影响学习,加上还要参加体育中考,父母希望趁着暑假解决这个“隐患”。

经过系统专科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董主任发现茜茜的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并明显向右侧后方突出,已经压迫到腰5、骶1神经根,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董主任告诉茜茜父母,如保守治疗,突出的髓核在短时间内无法自吸收,且有进一步加重进而压迫到马尾神经的风险,经过商讨,董主任团队决定为茜茜施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微创手术。

术中探查见髓核组织向后方偏右侧严重突出,右侧腰5 、骶1神经根受压、充血明显,手术将突出的髓核予以充分摘除,摘除的髓核体积分别约为2x2x1.5cm³(腰4/5)与2x1x1cm³(腰5/骶1),部分髓核组织老化明显。术后茜茜腰腿疼痛明显缓解,坐立行走都在逐渐恢复正常,已于近日康复出院。

23岁孩子怎么会引起腰椎间盘突出(13岁女孩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

MR影像显示腰4-5、腰5-骶1髓核突出严重(矢状位) 医院供图

小小年纪怎么腰说突就突了

专家释疑:坐姿不正、肥胖……

为什么少年儿童也会腰椎间盘突出?

董主任介绍,腰椎间盘是腰椎之间的“衬垫”,在人体运动时起到缓震作用,随着这个“衬垫”逐渐退化,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衬垫”外周纤维环破裂,内部髓核被挤出来后导致马尾神经或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出现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甚至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属脊柱退变性疾病,多发于20~50岁之间的中青年人群,但近几年来有年轻化、低龄化趋势。

“我接诊过很多20岁左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13岁这么小的尚属首例。”从业近30年的董黎强介绍道。

茜茜一家对于这个诊断也感到很意外。通过进一步交流,董黎强帮茜茜“复盘”了她的发病原因。

原来,茜茜从小活泼好动,做起作业来经常“东倒西歪”,上初中后学业压力进一步繁重,长期不良姿势的久坐是导致茜茜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

“腰椎间盘在坐位时的受力要明显大于站立时的受力,如果姿势不正确会使受力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坐位略前倾时的腰椎间盘受力是所有姿势里最大的,常导致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明显增加。”董黎强还注意到,茜茜身高158厘米,但体重有138斤,体重指数BMI为27.6(最高时曾达到150斤,BMI为30),已经达到肥胖标准(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标准,13岁女生BMI介于22.6-25.5为超重,BMI≥25.6为肥胖),这也进一步增大了腰椎的负荷,加速了椎间盘“衰老”。

除此之外,腰部外伤也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原因,多由不适当或过度的体育活动造成,当腰部损伤、跌伤、闪腰等情况出现时,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或侧后方破裂,髓核向后挤压,而致椎间盘向后突出。

董黎强曾接诊过一位18岁的皮划艇运动员,高强度的训练给腰部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最终发展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来院治疗时腰椎间盘已经严重突出,压迫到马尾神经,出现了轻度尿失禁症状,且弯腰活动已明显受限,也无法正常下地行走。

腰椎间盘突出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必要时须考虑手术

无论青少年、成人,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据统计,临床上约90%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来改善症状甚至治愈,保守措施包括药物、卧床休息、牵引、理疗、针灸推拿等手段。

除了出现大小便失禁的马尾综合征症状或者下肢出现乏力并进行性加重等急性神经根受损症状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如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则可进行手术干预,根据相应病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目前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青少年儿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术式。

术后不“保养”

小心腰椎间盘再度“坏掉”

董黎强表示,腰椎间盘突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治疗同样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管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更多的是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而非从根本上彻底治愈。它既不能阻断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过程,也无法将已经退变的腰椎关节恢复正常。”董黎强指出,“要想达到并巩固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是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工作学习方式。”

因此,患者术后“保养”至关重要。比如上文提到的茜茜,术后需进一步纠正不良坐姿,适度腰背肌功能锻炼,同时要进行减重。

“我平时爱吃炸鸡、热狗,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在与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国家注册营养师陈秋霞沟通的过程中,茜茜透露,自己也尝试过网上的一些减肥方法,“不过,每次轻了几斤,很快又反弹了,实在是太难了!”

陈秋霞表示,自行减肥容易陷入一些误区,特别是选择一些不科学的极低能量减肥法,很多时候体重肉眼可见地降了,但减掉的可能并不是体内的脂肪,而是占很大比例的肌肉和水分。“后续我们将针对茜茜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中医调理及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她达到理想的体重。”

最后,董黎强建议,青少年预防腰椎间盘突出,要保持良好的坐姿,腰背部挺直,避免跷二郎腿,避免久坐,每1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活动一下;一周至少锻炼3次,尤其要加强腰背肌训练,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运动;平时注意合理饮食,保持标准体重。一旦出现腰痛腿麻的情况,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快到医院就诊。

通讯员 郑莎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金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