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名人比例(古代广东潮汕人才辈出)

提起广东潮汕地区,你最容易想到什么?

是如今这里发达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还是上个世纪前半叶这里熊熊燃烧的革命烈火?

是这里充满地域特色的潮汕歌舞,还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牛肉丸、烧鹅?

这些无疑都带有明显的潮汕印记,然而卢侗、达信、林大春和周光镐这四位古代名人更是潮汕重要的历史文化痕迹。

广东潮汕名人比例(古代广东潮汕人才辈出)(1)

一、北宋“不知名”大儒卢侗

卢侗,字符伯,海阳(今广东潮州市)人。虽然《宋史》并未给卢侗留下太多纸面,但在卢侗家乡的《潮州府志》,以及成书于清代道光年间的《广东通志》,卢侗的大名都在其中。且关于他的记载,最统一也最亮眼的就是卢侗的才学。

卢侗的才学,首先是“博习经术而易学尤粹。”作为一名传统知识分子,他博览群书,并尤其精通易学。这让卢侗与孙觉(苏轼好友、黄庭坚岳父)等北宋易学爱好者交往甚好。王安石变法期间,孙觉因反对变法而被贬外地,卢侗即是唯一的送行者。

广东潮汕名人比例(古代广东潮汕人才辈出)(2)

同时,卢侗还极善书法。北宋书法名家苏轼在看到卢侗的笔墨后,曾惊呼:“卢直讲(指卢侗)一帖不类近世笔迹,可爱,可爱!”后来嘉祐二年平民进士罗恺辞世,与其同年的进士窦卞为罗恺作了墓志铭,最后的书写则还是由卢侗负责。

然而如此有才华的卢侗,最后却并未成为北宋重臣,这也是他“不知名”的重要原因。卢侗的才华曾博得名臣蔡襄的青眼。蔡襄曾多次力荐卢侗,在卢侗从地方小官到知州、太子中舍的一路上给予了巨大帮助。但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卢侗最终还是和孙觉一样遭遇贬谪,最终只得请辞回乡发展家乡教育和慈善。是故卢侗虽并未凭借才学成为一代北宋名臣,倒是在家乡至今受人敬仰,享人祭奠。

广东潮汕名人比例(古代广东潮汕人才辈出)(3)

二、客居他乡的君王达信

达信,又名郑信,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开国君主。达信一生基本都待在泰国,在泰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达信的父亲郑镛来自广东潮州。在青年时期南下去泰国奋斗后,郑镛与泰国女子洛央相恋,最终有了达信这个儿子。所以论籍贯,达信仍旧是潮州人。

据说,当达信成为了泰国的新任君主,潮州的老乡们还派代表向达信送出贺礼。达信随即回礼——十八缸“咸菜”。因为只看到咸菜,还是十八缸,潮州老乡便丢了十七缸入海,只带了一缸回国。结果回到潮州,人们才发现咸菜之下是沉甸甸的黄金。原来是达信担心老乡们在回国途中遇到海盗,才在黄金之上盖了咸菜。

广东潮汕名人比例(古代广东潮汕人才辈出)(4)

如今,在郑镛、达信父子的老家,还有一座达信的衣冠冢。上世纪末,泰国诗琳通公主访华,还专程去拜谒了这座衣冠冢,并向当地政府赠送一顶绢制王冠。

三、文美德高的乡贤林大春

清人曾评价:“有明一代,潮州人才之盛,足以凌跨中州,为山川增色”。这些人才,有明代潮州唯一一位状元林大钦,也有贤名在外的林大春。

林大春,字井丹,嘉靖年间进士。因为才学过人,眼光颇高的权臣严嵩也曾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林大春婉拒不受。后来几经沉浮,林大春官至浙江提学副使,深得太宰杨傅赏识。至隆庆三年(1569),因与重掌大权的高拱交恶,林大春被排挤回乡,并一待就是十八年。

广东潮汕名人比例(古代广东潮汕人才辈出)(5)

在乡十八年间,虽不再为官,林大春却依然参与了诸多地方政务:从组织乡里抵御倭寇,到阻止政府诏安海盗;从结交当地士绅,到给官府建言献策;从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到编修《潮阳县志》……林大春虽然不在朝中,但朝中时常有他的“传说”。他虽居家十八年,却依旧是明代中后期潮汕地区赫赫有名的乡贤。

四、走遍天下的治世能臣周光镐

虽然潮汕地区在明代只出了一位状元,但进士却不少。比林大春晚一辈的周光镐便也是一位进士。自隆庆五年(1574)中举后,周光镐先后赴浙江、江苏、四川、宁夏等多地为官。且虽是文官出身,周光镐干的更多的却是武官的事。相比于一般的读书人,他在监军、练兵、抗敌等方面成就更显著。

广东潮汕名人比例(古代广东潮汕人才辈出)(6)

万历二十四年(1596),周光镐辞官回乡,如卢侗、林大春一样在家乡参与公益活动,并推动家乡的教育发展。事实上,退休后建设家乡是宋明以来许多潮汕士大夫的选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在岭南的这片沃土上才形成了一个文化宝地,今天的潮汕才仍旧充溢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

参考资料:

[1]黄敏捷.北宋进士罗恺事迹考述——兼及嘉祐、熙宁间“另类”官员群体[J].史林,2014,No.151,43-54 184.

[2]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46 9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