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1)

腊月的陕北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候,气温可以低至零下20度左右,漫天的雪花将山峁层层裹住,劲风吹到脸部生生发疼,路上几乎见不到人迹,但枯去的老人的葬礼仪式却并不会因此而简化。

陕西省定边县杨井镇的范元峁村正在冰天雪地里进行着一场葬礼仪式,安葬逝者的前一天需要将棺材从村口迎到家中,棺材、阴阳先生、家属一字排开,家属身穿单薄的白色孝服,正对棺材背对家门,他们一步鞠躬三步磕头,寓意迎接老人带来的福报。悠长的唢呐声被怒吼的狂风绞成了碎片,阴阳先生张开双手用力挥舞,指挥队伍前进,在铺天盖地的悲戚和风雪弥漫的乡路上,他每句呼喊都铿锵有力、每个动作都不容置疑,在人群中万众瞩目。

而这个声势浩大的迎棺仪式只不过是陕北一场葬礼中众多仪式的一个小小环节。

黄土地上应适而生的特殊职业

陕北地处陕西的最北端,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市,榆林距离陕西省会西安坐火车最快也得7个小时。陕北土地广阔,有着92521.4平方公里的面积,但是人口只有562万,人均所占土地面积是全国人均土地面积的2-3倍。广袤的土地为陕北阴阳文化创造了地理基础,土葬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繁琐的丧葬仪式流传至今。尽管移风易俗的号召一再被提及,但丧葬风俗在陕北地区的改变似乎并不是一件易事。

榆林殡仪馆位于偏僻的郊区。乘1路车往北走到三岔湾,脚刚踏下去,司机便发动汽车,地上一寸多厚的尘土再次被车轮搅起,人们被漫天的黄土裹挟,无法呼吸。而这里距离殡仪馆还要转一次车,需要再走15分钟的路程。

2015年11月,经榆林市发改委批准立项的重点民生工程榆林殡仪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据2015年11月3日《陕西日报》报道:“陕北最大的现代化殡仪服务场所——榆林殡仪馆日前建成投用,这标志着榆林的殡葬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已经走在了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前列。”

占地300亩的榆林殡仪馆修建极度阔气,总投资达1.35亿。然而,我去的时候看到,殡仪馆门庭冷落,建筑寥寥无几,院内台阶缝隙里杂草丛生。

在最深处的的一个大型建筑内,我见到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五保户,再就是交通事故,正常死亡不来这儿。”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鼓励人们来火葬,殡仪馆还有丧葬补贴。然而,世代看风水土葬的陕北人并不买账,每年前来火化的逝者只有200人左右,这个数字是八宝山殡仪馆2天火化的数量。而榆林殡仪馆的基本员工有20多个,馆内一年的收入甚至连员工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这个本身就是亏损单位,是便民服务的单位,不是以盈利为主的。” 这和接受媒体采访的部分官员理想的“榆林殡仪馆项目的建成投用,将全面加快榆林殡葬改革进程,对大力推行火葬和殡葬移风易俗及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相去甚远。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2)

■榆林殡仪馆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3)

在奉行入土为安的陕北,没人会理解将自己的父母烧成以碳酸钙为主的灰白色粉末,放进50公分见方的小盒中。

陕北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在历史变迁中,统治者征伐讨略,战争频发,人民生活朝不保夕,导致这块土地生产力滞后,文化闭塞,经济发展迟缓;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又使陕北成为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囿于地理环境,陕北人民虽世代勤奋却又难以改变贫穷的命运,因此他们信奉神灵,并坚信逝者下葬的位置关乎后代的生死存亡、官运财路。谈及坟地风水不佳带来的后果,家住榆林市横山区的阴阳先生王耀武说得斩钉截铁,“有的伤财有的伤人,有的连后也没有,有的穷得‘爬不起来’”。60多年的阴阳先生身份让他对风水命数深信不疑。

职业优势——受人尊敬、“苦轻”

在盛行土葬的陕北地区,往往一个人死了以后,亲属首先要找的,是阴阳先生。在我们发放的调查问卷中,326人中,只有34人未接触过阴阳先生,占比10.43%。然而,这却是个颇具神秘色彩的职业。阴阳先生的存在,到底是迷信的产物,还是有科学依据的古老职业;是人人不可或缺的“平事人”,还是在如今的新时代早就该被淘汰的落后产物,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不好说”。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4)

陕北阴阳先生又称“平事”,含义为平定事情的人,主要从事的工作是丧葬活动,除此之外,还有看宅子、择日子、顺心、安土神,甚至看病、算命、驱鬼等等。新中国刚成立时,一个村子有十几个阴阳先生很普遍,每家每户有红白事都会请阴阳先生看日子,白事阴阳先生要负责下葬,红事则要看男女双方的八字匹配程度。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5)

■阴阳先生在葬礼上

在陕北,阴阳先生的名望很重要。人们在请阴阳先生时,首先考虑的就是阴阳先生的威望和名气。人们普遍尊敬阴阳先生,甚至老人去世后,儿子过来请阴阳先生需要先磕一个头。意为如果生前老人和阴阳先生有过节也就一笔勾销,“逝者为大”。“(去红白喜事)我们坐车坐的好车在前面,我们走哪里第一桌饭都是我们(先吃),抬举人。”王耀武说起这话的时候,笑意立刻在爬满皱纹的黝黑脸庞上舒展开来。

相较靠天吃饭、饱受风霜的农民活计,轻松的工作内容是很多人选择成为阴阳先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用陕北话来说就是“苦轻”。绝大多数阴阳先生只有高中以下的学历,如果没有从事阴阳行业,等待他们的只有庄稼地和体力活。虽说阴阳先生需要四处奔波下葬以及勘察地形,但比起吃苦下地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榆林定边县的滕仲武家族中和他同辈的有十几个兄弟,二哥滕仲基便是一位阴阳先生,他依靠祖传的看风水和看病手艺在定边颇有名气,阴阳先生的身份和独特的针灸手艺使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而滕仲武在18岁就跟随师父当起了吹鼓手在白红事上吹奏乐器,是远近闻名吹唢呐的好手。学习一年后他便已经可以单独去承接活计,滕仲武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定型,但06年的一场大病让他20年的吹鼓手生涯戛然而止。因做了开颅手术,不能再干重活的他已无法胜任吹鼓手的工作,只能在家养羊维持生活。

与阴阳先生共事20多年的耳濡目染让他对阴阳行业十分熟悉,后在滕仲基的引导下进入了阴阳先生的圈子,成为了“半个阴阳先生”。在阴阳先生团队里,他负责比较基础的仪式,平日没有生意的时候就在家养羊,收入也比过去高了不少。“这个就是轻松,以前当吹鼓手太累了,我现在的身体干干这个也挺好的。”

收入不稳定、个人差异大

在很多人看来,阴阳先生在其工作的场合总是“自带光环”,这来源于民间对他们通晓阴阳两界的能力的神化,以及人们想象中的“高收入”。在我们的调查中,有66%的人认为阴阳先生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职业发展现状良好。但根据我们调查所知,阴阳先生的收入并不稳定,一般的阴阳先生收入的多少往往取决于丧事的多寡。不同的阴阳先生,收入水平也有较大差异。

“60年代埋死人是八块钱,谢一下土是两块钱,村里人都眼红,现在不得了,埋个人一万多也有呢,就现在!”横山王耀武干了一辈子的阴阳先生,最多时曾一天埋过37个人,“那会儿国家征收墓地,占公地着,要倒出个(挪出来),早上四点起来,晚上埋到十二点,连个饭也顾不上吃。”较高的收入让旁人分外眼红,尤其是在庄稼地里,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谁掌握了阴阳的手艺就相当于拥有了一门致富的技术。

在二三十年前,农村人家里没有祖传的阴阳先生,拜师也要去学,“多一门手艺多一条活路”。但人们在选择阴阳先生时,普遍会优先考虑祖传阴阳先生,因为在大家看来,很少有人会将自己的全部看家本领教给外徒。陕北有句古话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意思是若对徒弟倾其所有传授本领,徒弟学成后会抢自己生意,因此祖传阴阳先生在陕北更吃香。

由于没有统一的市场定价标准,所以,阴阳先生收费往往带有随意性。一般情况下会遵照当地的行情,但在农村地区,阴阳先生服务的客户,往往带着较强的亲缘关系,出面操办白事,有时仅仅是因为“都是熟人,就当帮忙了”,有的时候甚至客户给多少拿多少。针对经济情况不同的客户,收费标准也有所出入,家境殷实的人家,由于仪式程序复杂多样,收费较高。而对于家境贫寒的人,他们只收一点钱意思一下。所以在大多数阴阳先生看来,他们“吃的是良心饭”。

平均来看,在一场白事中,三天的活动流程下来,一个阴阳先生有500到1000不等的收入。在阴阳先生团队中,根据分工,牵头的“大阴阳”收入更高一些。大多数阴阳先生只把这个行当视为副业,有生意的时候才抽身前往。而有的阴阳先生却只以此职业谋生,因此业务范围比较广泛,除了看风水、办白事,还兼营丧葬用品、取名测算、看病撩拨等。在我们的调查中,大多数阴阳先生并不如实吐露自己的真实收入,但“维持生计不成问题”。

衍生而出的阴阳团队

在陕北,阴阳先生的行事方式主要有两种,单干或者组团。申俊时拥有一个阴阳先生团体,是从父亲的手中接手的。由于定边、吴起等地的丧葬仪式更加复杂,一个阴阳先生完全无法应付,所以团队阴阳先生应适而生。在一场陕北白事上,阴阳先生的数量、场面的盛大、仪式的热闹程度等,也往往彰显着逝者后人的社会地位、财力水平,以及孝顺程度。所以在定靖吴起一带,团队阴阳先生在白事上几乎都是集体出动。

申俊时阴阳团队里有着统一的服饰穿着,共有黑、黄两种颜色,黑色为道袍,黄色为法衣,法衣一次只有一人穿着,为本次仪式的主持者。主持者所干的活比较轻松,所以法衣一般为老师傅穿戴,年轻人负责复杂的仪式以及力气活,皆穿黑色道袍。滕仲武手术过后就在申俊时的团队里负责念诵经文等轻松的活计。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6)

这些规矩都是由申俊时父亲所定,申俊时的团队内除过他的儿子外,其余都是由他父亲亲自传授的阴阳知识,他们相当于师兄弟的关系。老爷子在传授知识方面毫不含糊,“对我们相当严格,有时还会打”,申俊时对父亲的执教方式记忆非常深刻:“干啥都要规规矩矩,要实心实意地去学,每学到一定程度会出卷考你。”得益于老爷子的严格教授,申家阴阳先生团队在定边吴起一代非常出名,“一提起申家,说我们一句不该说的,就是说我们比较正派”。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7)

■丧葬仪式中的团队阴阳先生

受申俊时父亲的影响,这个有着四十年历史的团队在收入分配方面十分公平,并未按照年龄大小或干活轻重分配收入,而是采取平摊的方式,“比如我们九个人挣了九块,就一人一块,平摊,”申俊时认为这种分配方式是他们能在一起愉快合作四十年的重要原因。

团队里的阴阳先生平日里并不聚集,只有在有生意时才会迅速聚集,“主家电话打到我跟前,然后我再一个一个去通知。我父亲还在的时候,我要亲自去人家家里边请,住的分散,通信凭吼,交通凭走,不容易呢,现在打一个电话方便多了。”

团队里的阴阳先生各自有着自己的副业,开车、看病、开挖掘机等等,以填补自己平日的空闲时间。申俊时的二儿子平时就在兼职开挖掘机,目前他还经验不足,只是父亲阴阳先生团队里不起眼的角色,正在学习和积累经验。

规矩与条件

榆林市老街万佛楼的佛具店老板刘成文(化名)在榆林市经营多年,并且请了阴阳先生在他的店里坐镇负责风水方面的事务。刘成文讲究义气。“行艺看的是人的信仰,不是有本事就会被用,阴阳也讲义气,每个阴阳都有自己的户子,有一片区域用了这个阴阳,其他阴阳就不能来这个区域办事。”

每个阴阳先生都有自己的主户,除非主户主动更换或发生意外,一般的阴阳先生会努力守护自己父辈留下来的固定客户,并且世代与这些主户打交道,这成为阴阳职业约定俗成的行规。在以前这个行规极其严格,绝对不能逾越半步,“原来的话,就咱两成亲家了,我是个平事,你还要用你原来的平事,你不能说咱两成亲家了,你把我用上。”阴阳先生王耀武介绍说。

“你下面那么多的客户,你挣钱不挣钱无所谓,人家都跑过来要和你打交道,而且我们那一打交道就是几辈子”。因为父亲不想祖传的阴阳行当在自己手里埋没了,杜发友只读到高二就被迫回家接手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阴阳先生。“像我们这个也没办法,你必须得有一个人接手这个事情。”

因此,很多年轻的阴阳先生走上这条道路,完全来源于父辈的压力。“为什么我儿子被我找回来(继承阴阳先生),门跟前这些人说如果不教你们自己人的话,我就连你也不用了,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接班的,我把你用完的话你干不动我再用谁呢?要换一个阴阳先生的话会给主家带来好多麻烦。”申俊时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必须要有儿子继承,于是二儿子被迫干起了这个行当。

受人尊敬、收入尚可,阴阳先生总是有人去做,但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阴阳先生却不容易。据我们调查得知,成为一名合格的阴阳先生,至少需要具备四点:一是略有文化,陕北有句俗语“秀才学阴阳,一拨就转”,意思就是有文化的人学阴阳知识更容易掌握。最起码要识字,因为学阴阳先生要看很多书,而且大多生涩难懂。榆林市在老街开店铺的阴阳先生李成在入行之前做过教师,所以尽管不是家族传承,但因为他聪明好学,所以入行很快。

二是要手巧,现代的丧葬用品都可以买到,由机器制作,而在早些时候则没有卖的,全凭阴阳先生自己手工制作,王耀武当时就以制作引魂幡而知名:“那个做起来好,比现在好看,我当时做那个可能成了(做得好)。”他撇了撇嘴,对现在的机器制作并不认可。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很多阴阳手持的木鱼、铃铛,身着的阴阳道具服饰,都是自己亲手制作,“市面上根本没有”。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8)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9)

■阴阳先生手工制作的帽子

三是要有脚力,能吃苦。阴阳先生前期需要学习大量的地理知识,跟着师父四处勘察地形地貌,见多才能识广,再加上以前条件艰苦,所以全凭走,没有一定的脚力坚持不下来。即使现在,一场看起来对阴阳先生来说并不吃力的丧葬仪式,一天结束后,我看到微信运动中阴阳先生的步数都在一万步以上,而其余的时间基本都是不停做念打唱,循环往复。

四是要有一定的胆量。阴阳先生要经常和去世的人打交道,逝者都是要经阴阳先生的手亲自下葬,包括以前要是出交通事故,也是阴阳先生和死者家人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死者也是由阴阳先生亲自收敛入棺,所以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仪式简化、角色弱化

具备了学阴阳先生的条件,加上祖上传承的优势,很多阴阳先生走上这条职业道路显得水到渠成。但成为阴阳先生当中的行家,绝不是易事。偏远的地理位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原因,导致陕北保存了非常古老的风俗习惯,传统丧葬礼仪程序繁多,阴阳先生则是这些仪式程序当中的核心人物。

住在榆林市老城区步行街的阴阳先生刘开飞在榆林以埋人而著名,祖传三代的他对于榆林12县的埋人习俗无比熟悉,“12个县12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县有的村和有的村有时候都不一样”。刘开飞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用于记录各地的埋人习俗,黑色的墨水笔已经写满了一整个本子,已经从业30多年的他足迹遍及榆林,但却不敢打包票知道所有村庄的丧葬习俗。

然而,经多年的演变,现在的陕北丧葬习俗已经大幅简化,整个丧葬仪式中所诵念的经文只有以前的1/3左右。这同时意味着阴阳先生的工作内容变得越来越少,扮演的重要角色不断弱化。例如在榆林神府一带,阴阳先生在葬礼中的地位并不如和尚重要。因此,阴阳先生面临着边缘化的趋势。在葬礼中,有些程序的省略与否也往往取决于客户所付酬金的多少和他们的主观意愿。

申俊时是祖传的第三代阴阳先生,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式越来越简化是新时代的趋势,“现在把繁琐的事简化了,上一代比现在这个还要复杂,也是现在人比较忙了,没有那么多时间,我也觉得老人活着时候吃好穿好,没了的时候就简单一点。也好。”

但刘开飞却有更多的不甘,“实际是不能简单,因为古人那东西都是真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三十多年的从业史让他对繁杂的仪式有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样幡、念经、领牲、游食……这些对旁人来说陌生的词汇,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些繁复的仪式中,刘开飞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自身职业的存在意义,而这些流传下来的庄严仪式有一天要被人们简化或摒弃,刘开飞觉得怅然若失。

阴阳先生的商业转型

阴阳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平顺,在“文革时期”曾一度被视为“牛鬼蛇神”而几近覆灭,改革开放后,阴阳先生安身立命的风水学逐步得到认可和发展。

1988年中新社天津12月24日电的报道称“长期被视为封建迷信糟粕的中国古代风水术,如今被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引入建筑设计研究。”陕北阴阳先生重拾旧业,但在新时代的不断冲击下,也面临着转型的危机和困境。

榆林市老街的李成就属于商业化阴阳先生的典型,起名字曾收到过8800的天价,李成在榆林大街上的名气很大,他喜欢人们称他为“李道子”。没开店前,有三家店邀请他坐镇,后来李成在老街的中间自己开了个店面,店面后面就是他的小院,生意淡薄时就躺在院内的躺椅上品茶。

李成将店铺的玻璃门改装成了声控门,每当有客人走进时就自动开门,伴随着机器声音“欢迎光临”。店铺内并不大,墙面用青色砖的壁纸包裹着,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进门左手边是一个柜台,上面坐落着一个大的水晶球,李成介绍是花大价钱买的,用来转运的。右手边有椅子供客人使用,再往里是一个书架,上面零零散散地布满了有关阴阳的书籍,最顶端整齐地码着几个盆栽。书架后面有张小床供闲暇时打盹用。墙面上挂满了弟子赠送的锦旗,其中一个上面写着“神”字尤为瞩目。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10)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11)

■李成的店铺

李成大约50出头,戴一个大金戒指,身着黑色的皮夹克,戴着一副暗色的眼镜。由于眼疾,看手相时需要把眼镜推下来仔细看,岁月将他的头发薅得所剩无几,只能将一旁的头发拨在中间,笑起来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李成早年还常常出去安葬死者,随着经济逐渐宽裕就不去了,“那个比较低下,主要就是这个墓下去以后,简直难受得气也出不来,碰死人那种东西,实在是给人一种不顺畅。”

于是李成从横山来到榆林,开了一家看风水的店铺,广收徒弟,收了11个徒弟,最年轻的有23岁,最年长的有68岁。李成对自己的收徒有收费标准,要学阴阳的理论基础是600块,别的业务一项1000块。

李成的业务范围广泛,甚至可以帮忙寻找失物或者找人,“您实践过灵不灵呀?”“实践过,有的灵验有的不灵,到我这找的都是老婆偷跑了,或者男的让女的挂上(勾搭)跑了,也可以给没对象的测你的对象在哪,在哪个方位。”李阴阳的店内收费都是随缘的:“你可以给,也可以不给,基本都是随心,也叫随缘,上至几千万,下至一文钱都可以。”但没有人会在事关自己命运上吝啬,平时连灯也舍不得开的老太太也会出手阔绰,以讨得一个好兆头。随着生意慢慢发展,李成在横山、榆林、西安都有了自己的店铺,甚至在西安购置了一套房产。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12)

民间诡异实录之阴阳先生讲了什么(陕北阴阳先生为名利奔走)(13)

■李成在看手相

对于阴阳先生逐渐商业化,王耀武表示“那些城里的年轻娃娃什么也害不下(不知道),就会包装糊弄人”,但当谈到城市商业化阴阳先生的高收入时,王耀武满眼羡慕,在农村拥有两栋楼的他在城市商业化阴阳先生面前不值一提。

李成毫不避讳阴阳先生的转型:“不转商业化,他咋赚钱呀,现在官越大越有钱就越信这个,好多政府大楼为什么那么高的台阶往上走,不是平路,这些都有风水讲究。”

头脑灵活、顺应市场的阴阳先生在传统文化衰落的今天,都在努力寻找出路和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更多的阴阳先生,思想保守,恪守前辈遗留的职业法则,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思想转变的时代环境中,面临着后继无人、行业萎缩的困境而无可适从。

相关阅读

陕北阴阳先生群像:风俗、风水和来自现代社会的质疑

作者 | 宋小康 | 榆林学院毕业生

注:本文系榆林学院文学院2020届新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作品,“陕北阴阳先生”系列一共有5篇,因版面有限,我们将选择部分在「贞观」上刊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