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得病预后不好(通过面目)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一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什么时候得病预后不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什么时候得病预后不好(通过面目)

什么时候得病预后不好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一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凡相五色之奇脈,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第十》,我们先来看原文∶“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这段话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非常容易,“凡相五色之奇脉”,自古以来大多数的医家都认为“奇脉”这两个字是可以去掉的。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大多数都是从《黄帝内经》当中截取章节抄录下来,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的体会变成了《针灸甲乙经》。在《甲乙经》里边就没有“之奇脉”三个字,只是“凡相五色”。(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在这个地方咱们就可以直接把“之奇脉”去掉。

接下来就是“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也就是说这个人面黄目青,脸是黄的,眼睛发青。面黄目赤,眼睛发红,脸是黄的等等,还有目白、目黑,但前提都是面黄,这种情况叫做“皆不死也”。皆不是死的征象,也就是预后没有那么严重,是可以治的。

我反复强调过,《黄帝内经》里边所谓的死或者不死是在他那个时代写的,现在这个时代可能有很多当时的死症,现在就没有那么严重,因为在当时没有静脉通路,也没有直接升血压,维持生命体征的这些药物。如果是口中不进食可能就饿死了,但是现在不用,现在可以输营养液,给他输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平衡,维持身体的热量平衡,也可以输蛋白,各种各样的营养都可以通过静脉给入。可能在古代一些严重的病,尤其是濒临死亡的病,现在就能抢救过来。所以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他所谓的死或者不死,从现在看来就是指的病严重或者不严重,是致命还是不致命,预后好还是预后不好,讲的是这个意思。

再往后看,“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目和面的颜色都轮了一圈,这种情况都是死症。《黄帝内经》原文指的是死症。从现在看来不一定是死症,是预后不好,或者病情比较严重的一种概念。这里边我们就会看到“皆不死也”,只要面色黄,眼睛无论是青赤白黑都不会死。为什么呢?李中梓注解∶“黄者,中央土之色也,五行以土为本,胃气犹在,故不死也”。土的颜色是黄色,脸发黄,说明土气尚在,土气尚在说明脾胃之气尚在。脾胃之气就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要有脾胃之气,预后就会良好。要是脾胃衰败了,一定是病情加重或者有生命危险,所以古人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后面一个面青目赤等等,这五条皆死也。什么意思呢?王冰注解∶“无黄色而皆死者,以无胃气也。五脏以胃气为本,故无黄色,皆曰死焉”。这个地方就是没有黄色,面青目赤也好,面青目黑也好,面赤目青也好,都没有黄色,说明胃气衰败了,胃气衰败了之后怎么样?身体的气血生化之源就没有了,后天之本也就衰败了,这时候就是死症。所以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是古代的一个基本的认知,不仅是在面色上这样诊断,我们在摸脉的时候,特别强调的就是“胃、神、根”。胃就是有胃气,神就是脉摸上去有神,根指的是沉取有力,沉取不绝,这就是有根。脉只要是有胃神根就说明脉还是不错的,预后还是可以的。即使得了病将来也能恢复的比较快。如果是没有胃气,又没有神,又没有根,这个脉就叫做真脏脉,这时候就容易预后不良或者是出现危重的情况。(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一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