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处暑在伏天前(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

#三农高质量创作大赛#

前言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2021年的秋天,时值农历七月下旬,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眼看就要进入农历八月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老话说:“要吃来年饭,八月初一看”。在民间,到了八月初一,是仲秋季节的开始,也是白露节气到了,人们进入收获的季节。别小看这一天,根据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来看,事关明年的粮食收成,要想吃饱吃好明年的粮食,八月初一这天非常关键!到底这天看什么?有什么预兆呢?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一起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俗语。

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处暑在伏天前(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1)

1、八月初一晴,皮匠婆娘嫁得成

在民间,八月初一还是天医节,也叫天炙节,在山东等地还流传着“点百病”的习俗。在这一天,人们喜欢天气炙热,而不喜欢出现降水,据说会出现春旱。为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谚语云:“八月初一晴,皮匠婆娘嫁得成”。一看这句谚语,就知道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粮食喜获丰收,家家粮食富裕,人们才能娶得起媳妇,养活起一家子。大家想想,过去农耕时代,人们靠天吃饭,只有风调雨顺了,才能实现颗粒归仓,五谷丰登。可见人们喜欢八月初一这天天气晴朗。

还有的说:“有钱难买八月初一晴”。其实,道理基本相同。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如果八月初一这天晴,则预示着秋天干旱少雨。到了中秋时节,人们并不盼雨,而且希望天气晴朗,好收获粮食作物,无论是地瓜、玉米、高粱,还是大豆等等,都要进行晾晒,保证粮食入库。

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处暑在伏天前(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2)

2、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间。

因此,人们希望八月初一这天晴天,不希望下雨,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信!我们继续来看看。

上面,我们分析看到,八月初一晴,预兆着秋天会出现雨水偏少的日子,这样恰恰利于人们秋收、秋晒和秋藏。但是,如果长期干旱少雨,那势必物极必反!不利于庄稼作物后期健康生长,尤其是不利于冬小麦越冬和春天生长,可能还要举行抗旱保丰收。

正如农谚所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间”。看到了吧!这正是老百姓所担心的,从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来看,如果八月初一下一阵雨,预示着整个冬天和明年春天都是干旱少雨。农村老话都说:“麦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还有的说:“春雨贵如油”!这个时期是冬小麦恢复和生长时期,需要雪花和雨水的滋润,才能实现粮食大丰收。

因此,人们不希望这天下雨,更是对来年丰收的渴望和期盼。正如下面谚语所说,八月初一晴天,才是个好年景、好兆头,是人们所期盼。

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处暑在伏天前(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3)

3、明年年成熟不熟,八月初一一场露。

我们重点看看“一场露”有什么含义?看看代表了什么天气。

老话说:“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可以直接看出来,如果早上出现露水,说明今天一定没有雨,那是不是晴天呢?继续畅谈交流。还有的说:“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好吧!如果从夜晚开始就出现了露水,清晨露水浮动,晶莹剔透,闪闪发亮,那就预兆着是个炎热高温的大晴天。

我们来看看农谚,说:“明年年成熟不熟,八月初一一场露”。明年年成好不好,丰收与否,通过八月初一这天的天气情况就能看出来。如果八月初一这天清晨出现一场露水,将迎来大晴天,那么预兆明年是个丰收年,五谷丰登好年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处暑在伏天前(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4)

4、八月初一向东看,预知来年晴与旱。

在过去农耕时代,劳动人们为了提前判断和预测来年天气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相关的参考,通过在重要的时节和日子进行观测。而在八月初一的时候,老祖宗留下非常重要的谚语,一起看看。

谚语说:“八月初一向东看,预知来年晴与旱”。那到底看什么呢?向东口看,应该是与日出东方有关,答案是:观云。通常,在八月初一的清晨,在东方日出之时,寻找空旷的地方,面向东方,观看太阳周围的云彩,判断结果是这样的!

有句话说得好!说:“八月初一早看天,红了哪边旱哪边”。这时候,如果朝霞满天,红红火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火烧云”,则预示着明年春天干旱少雨;那如果是黑云环绕呢?则恰恰象征着明年春天雨水充足。如果风轻云淡,白云飘飘,天象比较平常,则预示平平常常,没有大旱和大涝。还有的说,如果东方雾气腾腾,云雾飘渺, 则可能是有疫情的征兆。

老祖宗留下的谚语处暑在伏天前(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谚语)(5)

结束语

正如老话所说:要吃来年饭,八月初一朝东看”。看什么?我们已经看到了吧!就是看天气,看看八月初一是晴天还是下雨,事关明年夏粮的丰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这天有雨,则预示着干旱时间长,影响冬春季节的农作物生长。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当然,谚语有一定的地域性,经过朋友们参考,欢迎指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