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

在我们实际垂钓活动中很多时候需要钓钝,比如目标鱼是老花鱼、小杂鱼多或遇走水等,但因线组在水中,多数钓友不知道究竟钝到了什么程度,而不同程度的钝对浮漂产生的信号影响很大,与最后的渔获自然也息息相关。

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1)

很多钓友在调低钓高时会使子线弯曲程度大,八字环或铅坠着底,甚至会使主线弯曲,总之和自己想调整成的状态相差甚远,出现浮漂没有信号却提竿中鱼,错失了很多鱼的吃口信号,但如果知道线组在水底的真实状态,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方法,可以让你对在水底的线组状态心中有数。

一、判断双子线的弯曲程度

我们在调高钓低的具体操作中会发现一个特殊现象,有一个上推浮漂而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不发生变化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子线弯曲程度逐渐增大的过程,直至八字环触底。

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2)

这个过程的长短是由双钩重量和子线长短决定的,双钩重量能拉下浮漂的目数越多,子线越长,这个过程越长。

比如双钩能拉下浮漂目数2目,当调2钓4的时候,浮漂目数大于2小于4目时,下钩着底上钩悬浮,当浮漂大于4目时说明两钩着底,然后再上推浮漂,浮漂的目数会有一个不变化的过程,这个上推浮漂不变化的距离就是子线的长度。

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3)

当浮漂露出目数不发生变化时,你上推浮漂的距离越大,子线弯曲的程度越大,这样我们是否就可以心里明白了子线的弯曲程度了?

二、判断八字环是否着底

从判断子线弯曲程度的方法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仍以双钩能拉下浮漂目数2目,调2钓4为例,当浮漂露出水面目数超过4目时,证明八字环着底。

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4)

超过的目数4目比原来调目多出2目,而这2目正好是双钩拉下浮漂的目数,我们可以这样举一反三,调低钓高时高出调目的目数如果超过了双钩下拉浮漂的目数,那么就断定八字环着底,是不是很简单就能知道八字环是否已经着底了?

三、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这个办法在实际运用中会遇到特殊情况,最为常见的是浮漂漂尾粗,比如用夜光漂,双钩重量小,比如用小钩或秀钩,这样会导致挂子线双钩与不挂子线双钩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数变化不大,或者说用肉眼观测不到变化,那么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呢?

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5)

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挂饵调漂,把饵料的重量代替上述的钩重,空钩状态下的浮漂目数和挂饵后浮漂目数差就是我们上面说的“2目”,当钓目超过调目这个差就证明八字环着底了。判断子线的弯曲程度同上道理。

只是用这个办法做判断时,要求每次上的饵料要一般大,一次多一次少就判断不准了。另外在小杂鱼多的水域,在饵料下降过程中会受到小杂鱼的吞食,饵料重量会发生变化,这样也会出现判断不准的情况。

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6)

写到最后

任何一种调钓方法都有其特殊情况和缺陷,我们判断线组在水底的状态也一样,要求钓友们每次搓出的饵料一般大不太现实,所以这个方法如果在上述的特殊情况下也只能测出个大概,如果是在自然水域野钓,对调钓要求并不需要多么的精准,这个方法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我在钓鱼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

钓大鱼调低钓高好还是调高钓低好(调低钓高钓钝时不知道钝到了什么程度)(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