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

“雨字家族”的首领“雨”字,我们在《双法字理·文部》中已经把它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的演变讲过一次了,它就是天空在下雨时,雨滴落下的样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形字。

今天呢,我们重点讲“雨字家族”的“需”字一家,那么,首先要学会这个“需”字,它随后再造的一堆字也就好学、好记了。

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1)

“需”字,其结构为上面一个“雨”字,下面一个“而”字,读音为“xū”,和“雨”字同韵(都是“ü”韵)。“需”是“雨字家族”里的一个大家长。它是用“雨”做音符的音意字。

大家看“需”字下面是个“”字,思考一下:它和雨有什么关系呢?

“而”字的古文字有多种解释,一说指天垂之象,一说指植物的根系,一说指人的胡须,等等。这也使“需”字有了多种解说。

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2)

图〡传说中的“美髯公”(髯:胡须)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需”为一个人在下雨的时候避雨,不能行走而需要在那等待。

从古文字看,下面这个“而”是指人,像一个“大”字的变化,指一个有胡须的男子在雨天尚需外出劳作或办事。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这时需要等晴天再办事。

另一种解说则是,从“需”的古文字形来看,天上有雨水降落时的样子也像“而”字,似天雨垂落,万道而下。

天雨能滋长天下万物,使之生根于大地,植物、动物如没有雨水提供水源,也很难生存,雨水实为生命所需。我们认为这个解释可能更合理一些。

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3)

下雨了,树叶对水分的吸收是次要的,主要是树根需要雨水,我们把“需”字下面的“而”看作植物的根,应该更符合生活中的常理。这样古人就把“需”字造了出来,意为植物的根需要雨水。

那么下了雨以后的地面就软了,后又引申出软弱的意思。地面集水以后,人踩车行不断搅合而变得泥泞,使之黏着,似糯米的粘性

那么“需”字再造的字,也就多有需要和柔软的意义了,它们的读音也尽可能地涵盖两者。

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4)

今日汉字主角:儒、孺

“儒”为什么读成“rú”呢?

其实是暗指乳汁,跟“乳”同音通意,雨水如从天而降的乳汁滋养大地万物。

人需要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除了吃喝拉撒睡,更需要文化和精神。“儒”就专门表达了像提供乳汁一样,提供只有“人”才能具有的一种文化精神。为人提供所需的文化食粮,这就是儒者。

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5)

”的读音也为“rú”,以子做旁表示跟小孩子有关,小孩子需要乳汁。

有个成语“妇孺皆知”,就是指妇女和儿童都知道。

鲁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牛是小孩子(孺子)都可以使唤的牛,表达了先生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们今天都道是鲁迅先生写的“孺子牛”,其实“孺子牛”三字出于《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历史典故:

齐国景公有一个庶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疼爱他。在他小时候,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齐景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像牛一样让荼牵着走。不料,小子不慎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

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6)

后来,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尽管如此,荼最终还是被废除了帝位,不久也殒命于世。

所以,最早“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今日的父母们,为了儿女的幸福之操劳,更是如牛如马。引人深思啊!

所以“孺”用子做旁,就表示儿童、小孩子,力气小且身体柔软,需要母亲的乳汁和父亲的爱护。“需”来主管读音。

带雨字头的字和什么有关一年级(雨字家族需)(7)

“孺”字仅仅是说了孩子,“儒”则表示了大人。在历史上,中国文化的“儒家”是做什么的呢?从儒家的整个发展来看,儒家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今日的大思潮。

儒家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给的定义,不是专指孔子一类的思想家“儒”最早是指人类生活当中专门做文化事业的人,或从事思想文化的一个职业,后来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文化学派的代名词,自成一家被称为“儒家”。

学完这两个字,你对“儒者”和“孺子牛”是否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呢?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看大型识字教育艺术片《汉字宫》,识字不仅有文化,还倍儿有趣!点击可试看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