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最忌讳的卦(易经否卦能否快速走出)

易经最忌讳的卦(易经否卦能否快速走出)(1)

《易经》泰卦之后紧跟着就是否卦,暗含的意思就是:安泰的局面稍不注意就会失去,从泰到否只有一步之遥。因而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不论是家庭还是事业,即便处于安泰之时,也要常保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路,这样不仅能持盈保泰,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遇事而不慌。

也正因为有这些思想的指导,我们中华民族是最具有储蓄意识的民族。

事实证明,我们的这些习惯不论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还是疫情爆发阶段,都给了我们一个缓冲的时间,让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不会限于恐慌。

《论语》讲: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泰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一个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国家和家庭都是如此。

但时过则止,物极必反,从泰卦到否卦也是一个躲不开的宿命。这是天道。

易经最忌讳的卦(易经否卦能否快速走出)(2)

否卦也是由乾和坤组成,不同的是泰卦是天在,地在,而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只是因为位置不同,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就有了天壤之别。

从《易经》卦序来看,从泰卦到否卦只有一步,泰卦之后紧接着就是否卦,而从否卦到泰卦却要经历62步。可见从泰到否往往只是一瞬之间,而从否到泰却要经历很久的过程。

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我们用泰卦代指正月,用否卦代表七月。大自然可以从秋天自然过渡到春天,却不能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公司自然的起死回生,在听天命之外,还有一个尽人事的过程,因而通过我们人为的努力,才可以让否的过程尽快过去。

也就是说,泰卦和否卦只代表了一个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之下能否出现我们想要的效果就靠人为的努力了。

否虽天道所不免。

而救否必因人力。

则君子之责也。

这也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谨言慎行

易经最忌讳的卦(易经否卦能否快速走出)(3)

如果用阴爻、阳爻来比喻小人君子的话,从否卦的构成里我们可以看出,否卦的气氛下也不是没有君子,只是因为世道昏暗、环境否塞,君子失望至极,不再为了国家的安危出谋划策,而是远遁避世而已。

从字形来看,否是“不”和“口”的结合。

不者非也。不然也。代表不,不可以。表示不可以做、不适合做、不能做的意思。

口者。出好兴戎者也。就是说言语是惹祸的根苗,处“否”之时,言行都要谨慎。

人的善恶,从内心生发,从口中表达,心中若有不满,口中话语就会有所显露,所以“行道之士必择言。修身之人必知言”。

《论语》讲:邦有道 危言危行 邦无道 危行言孙

《易经证释》也讲:言为心声。利害随之。吉凶共之。

所以,处否的时候,有智慧的人一定会谨言慎行,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坚守自己的立场

《孟子》说: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就是说自己的立场是不会因为外界的艰难和诱惑而改变。这是君子处否之时,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原则。

易经最忌讳的卦(易经否卦能否快速走出)(4)

在否卦时,虽然是否塞不通之象,但是君子和小人各自为伍,处境虽然艰难,但上面三个阳爻在一起,下面三个阴爻在一起,没有交叉,也就是说君子还没有被腐蚀同化,君子们还维系在一起没有被分割。

君子小人道虽不同,但还能各行其事,各守其命。

初六爻辞说: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这和泰卦初爻爻辞很像,(泰卦初九爻辞: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不同的是泰卦是一个泰和的景象,因而有利于前进努力,因此爻辞说征吉,有利于行动,前进。

而否卦则不同,大环境改变了,此时盲目的行动可能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因而只适合坚守立场,保存实力。因而爻辞说贞吉。

不同的环境要有不同的行动,而不是靠匹夫之勇、一腔热血的硬冲、蛮干。

不仅如此,君子更具有超人的智慧,从细小之处就可以感受到气氛的改变,洞察其中的隐患,所谓一叶落而知秋,履霜坚冰至,看到叶落就知道秋天要来,踩到霜就知道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并且及时做出反应,不仅不会伤害到自己,更有可能亡羊补牢,在事态的初级阶段就果断作出处理。

“拔茅茹以其汇”,意思说拔动茅草之时,连同周围的根须和土壤一起带动,意思就是君子们一起行动的意思。

大势已去,时之所致,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挽回否塞的局面,君子们就会相约一起离开,这不是消极和对抗,是君子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管理者的惊醒,从而希望他们能意识到局面的危险,从而及时作出调整,以使“否”的状态早点过去。

能否很快度过“否”的状态,管理者是关键

易经最忌讳的卦(易经否卦能否快速走出)(5)

五爻通常是一个卦的主爻位置,就像一个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处“否”之时,管理者的做法更是关系着整个环境的安危。

否卦九五爻辞: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就是说,九五是让否卦终结的关键所在,如果管理者能从有志之士的纷纷离开里有所感悟,早日觉醒,那么就会立即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及时调整,救大厦于危倾之时。为了对这个境况的危险程度有一个描述,用了“其亡其亡”的词语,意思是目前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再不及时改变就来不及了。

就像商纣时期,纣王并不是天生就是一个暴君,最初也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跨马定乾坤,但是就是从诸侯国进供一双象牙筷子开始,欲望不断被撑大。最终发展到了酒池肉林的地步。

叔叔箕子、比干都洞察到了危险,进行规劝,但纣王不仅没被唤醒,还变本加厉,愈演愈烈,哥哥微子只好遁国而逃。否的局面最终没能挽回。最终只能是国破家亡而告终。

休字从人。必尽人力。始能致之。

如果想休否,必定竭尽人的努力才可能获得。否则,人们也只能在黑暗之中摸索。

易经最忌讳的卦(易经否卦能否快速走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